九头郎君 【作者:羽阳人】

引序 7gK中文字网

嘛是江湖,嘛是武林。 7gK中文字网

末世一来,嘛也不是。 7gK中文字网

紫禁之巅,我一刀向天笑。 7gK中文字网

公元一六四四年,初春。后金大破山海关,杀我同胞千千万,毁我寒舍千千座,一生挚爱也死于非命。当自立下誓约,定要当选武试一甲,文试一甲的殿前金科。只为刺杀成功,便隐居雪山十八年。这一切还得从头回忆…… 7gK中文字网

曾几何时,一段由江湖传闻且价值连城的天下第一砚,龙鼎方砚浮现于江湖。据悉,此乃出自前朝第一砚匠孙彻之手,根据司母戊方鼎为原型所刻而成。他用的了八十一天寻找石材,用了八十一天刻砚,又用了八十一天洗砚,贡砚最终顺利完成。传闻使用此砚台写出来的字画,不仅仅价值连城,而且里面还藏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可惜大器初成的龙鼎砚,在一天夜里被盗。大元皇帝闻讯后龙颜大怒,下旨缉拿归案并斩首孙彻。孙彻死后,龙鼎砚被几经辗转,至今为依旧是止下落不明。 7gK中文字网

公元一六四四年,初春。 7gK中文字网

江南初春三月雪,姑苏茶馆三千客。繁花似锦的姑苏城,车水马龙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商品,南来北往的行商。叫卖声,鞭炮声,声声入耳。时值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街边处一袭白衣长袍,两颊双侧长发黝黑,伴随着春风飘荡。细看此人为大方脸,高鼻梁,一字眉,桃花眼;唇薄微宽,脸颊微收,身高大约六尺半。只因其右手天就没有小指,故而自小被人调戏。孩童们戏称他为九头虫,长大后索性自封九头郎。平时除了舞文弄墨外,就是把玩着随身携带的司母戊箫。 7gK中文字网

一位中年商人,走到书画摊子前,看了看字画“苏先生给我来幅画吧,留个纪念。” 7gK中文字网

苏鹿顺手拿出一幅《游西山红》,平铺在桌面上。白发老者看了看后拍手称赞,目不转睛的观赏着画作,不由自主的陶醉其中。 7gK中文字网

忽然间旁边来了一对高矮胖瘦,衣着打扮懒散的街头浪子。醉醺醺的吆喝着“我出黄金一百两”另一个晃了晃头“我出……无数两”苏鹿抬头一看,原来是两位童年玩伴。忙接过来话来“你俩啊还是哪凉快哪凉快去吧,我这小庙可蹲不下两位大佛!” 7gK中文字网

高个子醉醺醺的指着字画“废话少说,晚上喝酒去,咱哥仨有段时间没喝过酒了吧?” 7gK中文字网

苏鹿点了点头“改天吧,改天杏花山见。” 7gK中文字网

傍晚时分,夜幕降临。灯火阑珊的乌冬街道更是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杏花山酒馆亦是如此。两位少年座于此间,一个瞧着二郎腿,圆头圆脑身形微胖,一个单手托腮,长脸肤黄身形消瘦,二人边磕着五香瓜子边扯闲,此间店铺并不大,约两间房大小,前门到后柜台不过八九步,五六张桌椅了了。一位白衣少年跨过门槛,步入酒馆后座于其间。 7gK中文字网

严氏兄弟看到鹿老大来了,其中一个翘着二郎腿的少年,端起酒壶往苏鹿面前的杯子里倒酒“鹿哥这次又迟到了,嘛也别说,先罚一杯。” 7gK中文字网

苏鹿拍了下严农的肩膀“你们俩就喝酒最用功,既然二弟都说了好吧,我认栽,我自罚一杯。” 7gK中文字网

酒过三巡,屋外传来一阵喧哗,一辆马车飞驰而过,路人连忙躲闪。 7gK中文字网

身旁的严朝放下酒杯,拿起筷子夹了一粒花生米“两位哥哥可曾听说价值连城的龙鼎方砚,最近又重出江湖了,恐怕这平静一时的江湖又要有一场腥风血雨喽。” 7gK中文字网

严农端起碗喝干了一碗酒“怕啥子哦,来了干就完了,哎对来,鹿哥的家里头,平时用来画画的那个砚台是不是那啥?” 7gK中文字网

严朝不屑一顾“二哥,是龙鼎砚。” 7gK中文字网

严农恍然大悟“啊,对对对。” 7gK中文字网

苏鹿听闻后哄堂大笑“天下的砚台千千万,即便如此相像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7gK中文字网

不知不觉已经到深夜,苏鹿晃晃悠悠的漫步回家,途经一座石拱桥,站于桥中央望着正前方的河面中行驶的花船,沉醉其中。隐隐约约间看到一位紫衣姑娘,头戴纱,紫长衫,长发随风,双手抚琴盘坐于船尾。琴声悠扬婉转动听。不时让人心胸开阔,不时让人脚踏青云。只因那位姑娘背对着他,所以无法看清楚她的面容。花船渐渐远去后,苏鹿转过头来一阵晕厥后栽倒在地,一醉不醒。7gK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