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拼音: shǔ , 笔划: 12
部首: 五笔输入法: twiu
基本解释: 

shǔ
〔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笔画数:12;
部首:黍;
笔顺编号:312343424134

详细解释


shǔ
【名】
(形声。从禾,雨省声。本义:植物名。亦称“稷”、“糜子”)
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broomcornmillet〗。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黍,禾属而黏者也。――《说文》。按,今北方谓之黄米。
天子乃以雏尝黍。――《礼记・月令》。注:“黍火谷。”
黍白芗合。――《礼记・曲礼》
无食我黍。――《诗・魏风・硕鼠》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论语・微子》
又如:黍离(喻覆没;衰败。西周亡后,周大夫过故宗庙官室,只见满目黍离,十分荒凉);黍酒(用黍酿制的酒);黍醅(同黍酒);黍月霍(一种杂有黍米的肉羹);黍谷生春(比喻厄运有了好的转机)
糜稷一类草本植物〖panicgrass〗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宋・王安石《后元丰行》
古时建立度量衡的依据〖base〗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虞初新志・魏学ァず酥奂恰
黄米做的饭〖millet〗
其镶伊黍。――《诗・周颂・良耜》
又如:杀鸡为黍

黍子
shǔzi
〖broomcornmillet〗一年生草本植物(Panicummiliaceum),叶子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叫黄米,煮熟后有黏性。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相关词语、组词(黍组词、黍字组词、黍怎么组词):
黍子 角黍 蜀黍 玉蜀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