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男孩成长过程中的关心和陪伴不可缺,因为他们需要从父亲身上观察和模仿男性的言行,对父亲和丈夫的身份建立认同感。如果父亲的家庭责任感缺失,会给儿子树立一个自私自利、没有担当的影子,在长期耳濡目染的影响下,会逐渐复制其秉性,长大后也可能会变成一个对家庭冷漠、对配偶没担当的人。
研究显示,成长过程中与父亲相处较少的宝贝,普遍存在心理焦虑、自尊心低下、意志力弱等问题,经常情绪化处理问题,青少年时期更容易出现逃学、早恋等行为。专家认为,宝贝的抗挫能力低下和父教缺失有直接关系,父亲身上的勇敢、坚强、进取等男性气质能促使宝贝人格发展更为健全。
母亲给予宝贝的多半是情感需求,而父亲则是培养宝贝的思维方式和待人处事的能力,缺少父爱的宝贝,社交能力和处世能力容易受到限制,父亲是家庭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是宝贝通向外部世界的引路人,他们可以教会宝贝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扩大交际圈、如何妥善处理问题等等。
由于宝贝一直和母亲呆在一起,却缺少父亲的陪伴。很多男孩会在心理和行为上更偏向女性化,缺少阳刚之气。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宝贝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缺席脱不了干系。父亲陪伴多的宝贝与父爱缺席的宝贝的性格往往也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