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龄阶段的宝贝不能打?3岁以内的宝贝能打吗?6岁以后的宝贝能打吗?青春期的宝贝能打吗?接下来看看下文了解一下关于这3个年龄段的宝贝千万不能打,否则影响宝贝一生。
很多人认为面对调皮捣蛋的宝贝就要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尤其是对于男宝贝来讲,你冷静下来给他讲道理,他是听不懂的,有的家长就选择了一顿暴打来解决这一切,其实这样是大错特错的。
尤其是对于这3个年龄段的宝贝可千万不能打,父母再生气也要忍忍,家长别不当回事,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是哪三个年龄段吧!
3岁以内的宝贝不能打
3岁以前是宝贝心理成长最重要的时期。
3岁前的宝贝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
这一阶段,宝贝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
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宝贝处于自主性与羞怯、疑虑之间摇摆的状态。如果这个时候对宝贝进行打骂,不仅没有警示作用,还会让宝贝对自身的行为感到疑惑,进而感到羞耻。长此以往,就会养成胆小的性格,影响宝贝的心理发展。
最重要的是,3岁都不到的宝贝怎么能经受住成年人的“巴掌”呢?娇嫩的皮肤,即使下手很轻,也很容易造成伤害。
家长要怎么做?
首先可以冷处理,当宝贝无理取闹时,家长可以不去搭理他,慢慢地,他就会形成一种意识:这种哭闹的方法是没用的。
家长千万不要对宝贝的无理取闹予以积极回应,这会让他们在自己哭闹和大人满足要求之间建立联系。
家长还可以用生气的表情告诉宝贝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这一阶段的宝贝已经学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了。你把愤怒生气写在脸上,宝贝看到了自会停止。
6岁以后的宝贝不能打
6岁以后,宝贝的独立自主意识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也越来越强,开始渴望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得到父母和他人的认可、赞赏。
在这个阶段,无论是行为暴力或是语言暴力,都会很容易伤害宝贝的自尊心,很有可能发展出懦弱自卑、自我认知低下的性格,对宝贝的人际影响造成不利影响。
而且,在这一时期打骂宝贝,宝贝能够清楚地记住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不仅形成长时间的心理阴影,而且宝贝还会有样学样,一言不合就对他人恶言相向。
宝贝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打骂很容易抑制宝贝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变得畏手畏脚,缺乏好奇心和热情。
家长要怎么做?
这个年龄段的宝贝已经听得懂道理了。首先我们要给宝贝说话和解释的机会,弄清楚他的心中所想,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行为。
当我们认为宝贝不可以再有下次的时候,就要看着他,严肃地指出他的错误。情绪要稳定,语言要简洁,千万不要喋喋不休地唠叨。
很多时候,我们和宝贝唠叨一堆,却说不到点子上。这样不仅不能让宝贝心服口服,相反还让宝贝有逆反心理。
我们要一定要记住一点,责备的是宝贝的行为,而不是宝贝,千万不要批评宝贝的人格或人品,对他是一直尊重并爱着的。
最后,我们要告诉宝贝,虽然犯了错,但是我们对他的爱不会减少一丝一毫。犯了错就批评,无关乎爱与不爱。改正了,这事就翻篇了,既往不咎。
青春期的宝贝不能打
青春期的宝贝就像长了犄角的小马,既倔强又刺儿头。
他们不想被家长管过分呵护,难以忍受家长的管教,想独立,总是用家长不喜欢或不习惯的方式和家长说话、相处,处处顶撞……有时甚至会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
面对这样的宝贝,很多家长都会忍不住一巴掌打下去。这样做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他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因为从青春期一开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他们的身心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所占据和控制,想法和行为都将产生巨变——这股力量就是荷尔蒙。
青春期的宝贝爱发脾气,易怒,不听话,并非故意和家长对着干,更多的原因是身体里的荷尔蒙在作祟。
家长要怎么做?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少一分责怪,多一体谅,多一点耐心和包容。和青春期宝贝建立良好关系的最好途径就是平等、尊重,父母要努力和宝贝站在同一阵营,保持亲子沟通的顺畅。
以上这3个年龄段是宝贝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位宝贝从幼年到成年,都会经历3个特别的时期,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家宝贝的特点,采取具体的措施,去引导宝贝走出困扰,更好的帮助宝贝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