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教育宝贝的义务,也必须把宝贝教育好。但是在教育的时候需要掌握好方法。那么教育宝贝时错误的方法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自古以来就有“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在许多传统的家庭中,父母对宝贝的教育过于严苛,丝毫不考虑宝贝的感受。宝贝长大可能一副坚强的面孔下却是一颗脆弱的心。
虽然有的父母说自己就是靠这样的做法才让宝贝出人头地,但是宝贝的自尊心早就受到了伤害。
那么父母在教育宝贝过程中哪些原则绝不能违背!否则是在害宝贝:
一、父母动不动就打骂宝贝
有的家长脾气火爆,宝贝做得不好或者做的令他们不满意的时候,就会对宝贝进行暴力教育。想必大家都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宝贝说当自己考80分的时候是被爸爸打,考70分是被妈妈打,考60分是父母混合双打。
虽说这是一个笑话,但却折射出家长对宝贝教育方式不当的问题。作为家长没有正确地引导宝贝,却用暴力的方式解决,这不仅没有起到教育作用,还会伤害了宝贝的幼小心灵,给宝贝的童年留下阴影。
二、张口闭口都是“别人家的宝贝”
毫不夸张的说,有的父母张口闭口就是“别人家的宝贝”如何优秀,对自家宝贝从来都是责备的态度。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的父母一直拿“别人家的宝贝”来和我们作比较,这对我们的自信心是不是打击很大。
即使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了激起宝贝的好胜心,但是父母们却不知道宝贝对这样的做法十分反感。宝贝的成长需要的更多是父母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一味地比较。家长应当树立宝贝的自信心,盲目比较只会让宝贝妄自菲薄,不利于宝贝的成长。
三、不分场合地爆宝贝的糗事
有的父母在这一方面的把握确实不得当,这不仅让外人看了宝贝笑话,还让宝贝的自尊心受损。无论是大人和小孩,肯定都不希望自己的糗事被人当做笑料口口相传。
晨晨就说自己小时候因为贪吃,把家里假的盆栽橘子咬了一口又一口。自此就被妈妈当做笑料说给街坊邻居,这下每次邻居们碰到晨晨都会调侃他,这让晨晨觉得十分没面子。
晨晨也跟妈妈说过不要把这个事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但是晨晨妈并没有意识到晨晨的自尊心收到了打击。于是晨晨只好尽量避开邻居们,这件事导致晨晨的性格变得很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家长们,这些教育宝贝的原则你们有违背吗?宝贝都有独立的思想是需要家长们从小的尊重与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