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宝贝!”作为父母,谁也不想宝贝落后,但教育也讲求重点培养,不能人云亦云。尤其在6岁前这一阶段,如何教育是影响宝贝一生的关键。
然而,不管哪个层次,总有一些父母用一些错误的方式教育宝贝而浑然不觉。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对各阶层家庭中的5000位妈妈做的访问调查数据显示,有5件事在宝贝6岁前父母做了以后最为后悔。
给予宝贝过多关注
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父,所以总不可避免将自己的目光放在宝贝身上,衍生出对宝贝的关注过多到呈“病态”的状态 ……宝贝一旦在公园、广场等空旷地方或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即使没有危险也会说不要碰、别过去等警示性语言,不仅阻止宝贝行动,也毁了宝贝乐于探索的好心情。其实,对于2~4岁宝贝而言,即使宝贝摔倒了你也不必着急去扶,因为他会学着自己站起来。
另外,在没有危险情况下就放任宝贝自由玩耍吧,你需要做的只是给宝贝选择一个合适的绝对安全的区域。
父母做不到以身示范
有的宝贝是独生子女,身边没有年龄相仿并遵守规则的同龄人作榜样,所以他们唯一能模仿学习的只有爸爸妈妈。因此,特别是宝贝6岁前,爸爸妈妈在宝贝面前尽量应做到以身作则,让宝贝学习与其他人如何相处,以及了解社会上各种规则礼仪等。比如:妈妈带宝贝打疫苗时,跟护士阿姨打招呼说道:“您好”“谢谢”等礼仪用语,久而久之宝贝也将变得懂礼貌。
避免宝贝做这5项运动
运动对宝贝的成长和骨骼生长都有好处, 但6岁内的宝贝,有很多并不适合他做。比如拔河、长时间奔跑、倒立、掰手腕、玩成人滑板车等等。因为这类运动会加重幼儿肢体的负荷,影响身体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身高发育。6岁内的宝贝,爸爸妈妈应该多引导其进行弹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足球、游泳等运动。
不要呵斥宝贝“帮倒忙”
妈妈在劳动,宝贝突然变得爱插手了,便预示着他要迈出自立这第一步了。比如,当宝贝有想法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时,哪怕做不好,妈妈也千万不要呵斥,只需要一边暗中帮他一边默默观察就好。当然,如果他可以自己做到的话,就让他自己做。在做的过程中,宝贝的动手能力和自信心都会增强。
4岁前慎用挫折教育
很多家长听风就是雨,听别人说挫折教育好,就不明就里的使用自己理解的“挫折教育”。你知道吗?年龄过小的幼儿并不适合挫折教育,尤其4岁以内的宝贝们,都处于安全感建立和完善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给予太多挫折,反而会让宝贝失去对外界的信任、甚至失去对世界的好奇与兴趣,并不利于宝贝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