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表扬宝贝的态度和语气有时候比说的话更重要。夸奖宝贝时一定要真诚,要发自内心,实事求是,不能明夸暗讽、言不由衷和夸大其词,宝贝非常敏感,父母一次的虚伪会让宝贝不再信任你的言辞。有时,一个爱的眼神,一个紧紧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美国社会一直奉行赏识教育,适时地表扬和夸赞有助于增强宝贝的自信,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但是夸奖宝贝也有一定的原则章法,如果夸奖被滥用,不仅达不到鼓励宝贝的目的,还可能让宝贝变得骄纵和自大。要使夸奖真正能够打动宝贝,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原则一:表扬要具体。
父母要很具体地指出宝贝什么地方做的好,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不能走过场一样泛泛地说道:你做的不错,要继续努力。表扬得越具体,宝贝就越清楚什么是好的行为。比如客人走了之后,妈妈可以对宝贝说道:“今天叔叔给你东西的时候你马上说谢谢了,真有礼貌。”宝贝写完字后挑出几个写的比较好的对他说道:“妈妈喜欢你写的这些字,每个都干干净净,没有出格。”他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告诉他:“你让小朋友玩你的玩具了,你肯和小朋友分享你的东西真是好宝宝。”
宝贝对于真诚的有内容的夸奖是来者不拒的,具体的表扬会让宝贝明确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产生真正的满足感。
原则二,表扬宝贝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而不是表扬结果。
如果宝贝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夸奖宝贝:“你真聪明!”是不合适的,应该夸宝贝用心看书、很用功、考前做了充分准备。因为一个人聪明与否是天生的,宝贝自己无法改变,而努力认真却是宝贝可以通过自律做到的,表扬强化了他认真准备的行为,下一次他会再接再厉。
过多强调宝贝的聪明,宝贝会自忖聪明,而不去努力,甚至以卖弄聪明的方式来讨大人的喜欢,久而久之,宝贝会变得自大浮躁,进而看不上不聪明的同学,而当遇到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时,又会产生自卑感。如果大人的着重点放在奖赏宝贝认真努力的行径上,他会意识到好成绩是由踏踏实实的准备而来的。看到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夸她漂亮就不如说“你笑得真甜,你很有礼貌。”因为外表不是她能决定的,大人过多的在意外表,会让宝贝以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进而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宝贝,会使宝贝在观念上产生混淆,对她的成长不利。而微笑有礼貌这都是她能够通过努力做到的,外界的表扬强化她的礼貌行为,她就会成长为一个总是面带笑容的有礼貌的宝贝。一个小孩数学不及格,父母要鼓励他下一次考及格,如果他真的及格了,父母要和宝贝讨论的是成绩为什么提高了,从中找到他努力学习的痕迹进行表扬,对宝贝付出的心血进行赞赏,不能单单去强调“及格了”这个结果。父母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给宝贝设立的目标不能超出宝贝的能力之外。每个宝贝的能力都不尽相同,表扬能够让宝贝做一件事更有热情更有兴趣更加努力,但是最终结果却不会超出他的能力之外,父母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你设立的目标宝贝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达到,最终会使宝贝陷入沮丧和自我贬低之中,到最后破罐子破摔,管它什么表扬还是批评都不会管用了。夸奖、赞赏最适合用在培养宝贝好的习惯、好的性格特点上。在学业上专长上,要看到宝贝的长项在哪里,因势利导,鼓励宝贝在他擅长的方面做得最好。
原则三,在宝贝失败后鼓励。
很多父母的习惯定式是宝贝取得了成绩给予表扬鼓励,失败了要批评责难。实际上当宝贝失败了的时候,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和肯定,这是培养宝贝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时刻。
有一个宝贝参加一场很重要的柔道比赛,他竭尽全力了最后还是在最后关头以微小差距输了,宝贝下来了累得都要虚脱了一样。这时候,他爸爸没有露出丝毫失望之色,上来使劲搂住他说道:“儿子,好样的!和对手拼到了最后一秒钟,我为你勇敢顽强的精神而自豪!”这个宝贝因为爸爸的鼓励在比赛场上变得越来越敢打敢拼,后来得了州少年比赛的冠军,而最大的收获是他在做其它事情时也是充满了不畏失败,坚韧不拔的精神。父母要鼓励宝贝不害怕失败,不追求完美,敢于尝试直至成功。从失败中的建立起来的成功会让宝贝变得自信强大。研究显示,在竞赛中后来居上者一般比一路领先者更体现出一份自信来。原则四,公开场合表扬宝贝好的行为。中国父母常常喜欢在人前夸别人宝贝,贬低自己宝贝,这是最损伤宝贝自尊心的做法。想让宝贝有自信,一定要在人前表扬他,诚心诚意地把宝贝性格中的闪光点,行为上、习惯上让人欣赏的地方提出来,让宝贝感到你为他骄傲。人前表扬,即使是很小的一点点小事,比如宝贝很贴心,出门会帮妈妈拎东西,对强化宝贝的良性行为的效果都极大。
要注意的是,在公开场合表扬的一定是宝贝性格与行为上好的地方,不是宝贝取得的任何成绩或者荣誉,若是后者,性质就变了,成了炫耀,同时也违背了原则二,夸奖宝贝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同时,“人前表扬”和“人前表演”也绝不能混为一谈,有的母亲喜欢让宝贝在人前把“特长”表演一番,这有作秀及与人攀比的嫌疑,容易让宝贝变得虚荣。原则五,不要事先赞扬。有的父母在宝贝考试前对宝贝说道:“我相信你,你肯定能考好,爸爸妈妈等着听你的好消息。”这样表面看似鼓励赞扬的话实际上会给宝贝增加压力。经常听到某某考生临场发挥不好,都是宝贝心理承受了太大压力所致。父母的态度应该是告诉宝贝:考试就像平时做作业一样,要有平常心,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即可。
原则六,少用物质奖励。
不少家长喜欢采取物质奖赏的办法,许诺宝贝如果考试得了高分,或者弹钢琴考过了级,便给宝贝买贵重的物品或者领宝贝去旅游等等,可结果却往往不令人满意。
为什么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挑选了一些喜欢绘画的宝贝,将他们分为两组。老师对A组的宝贝们许诺,“只要画得好,就给你们奖品”,而对B组的宝贝们只是告诉他们“我想看看你们自己创作的画”。两个组的宝贝们都画了画,但是心理学家通过暗中观察,可以看到A组的宝贝们大多都是被动地画着什么,他们绘画的兴趣明显地被降低了,而B组的宝贝们却都是兴致勃勃地在创作。最后检验画作,B组宝贝的画充满了创意,平均水平明显高于A组。这个实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龄组里都进行过,得到的结论完全一样。
按常理推断,对宝贝们的绘画成绩给予奖励,会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和水平,然而事实却正相反。心理学家解释说道:奖品虽然可以强化某个行为,但它会使人的兴趣集中在奖品上而对被奖励的行为为本身失去了兴趣。画画属于短暂的一次性活动,物质奖励尚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对于需要宝贝长期努力才能见效的行为,比如学习,物质奖励就更不适宜了。如果家长告诉宝贝期末考试考进前十名就给宝贝买台电脑,那么宝贝暂时会为了奖品会冲冲刺,但是这种刺激会使宝贝渐渐丧失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属于釜底抽薪的行为。真正想让宝贝学业上有长劲,就得培养宝贝的自主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对探索未知世界、解决难题本身有兴趣才行。最后要说的是,大人表扬宝贝的态度和语气有时候比说的话更重要。夸奖宝贝时一定要真诚,要发自内心,实事求是,不能明夸暗讽、言不由衷和夸大其词,宝贝非常敏感,父母一次的虚伪会让宝贝不再信任你的言辞。有时,一个爱的眼神,一个紧紧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