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管理宝贝的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
1.宝贝有情绪别担心,这恰恰是正常的表现。
情绪如同浪花。大家可以想一下,浪花是怎么起来的?通常需要在外力的刺激和影响下,比如有风刮过、有石头扔进来才会激起。不过一旦这些过去,就会逐步平息下来,恢复平静。
情绪和浪花的相似之处就在于(1)情绪的产生一定是有某种刺激所引起的,(2)正常的情绪会像浪花一样欺负波动的,会来也会自然离开。所以你的宝贝有情绪是正常的。这恰恰说明宝贝发育正常,因为情绪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础,一个整天不苟言笑看不出情绪的人,估计一般人你都不愿意和他深交,所以宝贝正常的情绪不需要进行管理,只需要简单接纳,或者让他自然生发流转自己消化就可以。
2.什么情况下宝贝需要管理呢?
A. 情绪的起伏波动太大,如果宝贝的情绪爆发的程度过于猛烈,猛烈到了严重的损害身心健康,影响他人的程度。比如生气,宝贝可以生气,但如果因为生气而气晕过去,或者是愤怒之下拿自己的头撞墙、把值钱的东西给摔了,那显然就是不合适的,这种情况是需要管理的。
B. 宝贝因为某件事情生气是正常的,可是如果一个星期一个月之后,他还在生气,那就很不正常了。这个时候,家长要及时的帮宝贝将情绪排解出来。
二、如何正确看待宝贝和面对宝贝的情绪?
我给大家两个建议:1、消除偏见 ;2、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消除偏见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都想想在宝贝身上出现最多的是什么情绪呢?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这几种,害怕、生气、难过、高兴,大家可能马上会想,高兴是好的情绪,其他三个都是不好的情绪,我希望我的宝贝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其他三种最好都不要出现,可能吗,答案是不可能、也不正常。
举个例子:比如说宝贝小的时候说得最多的就是“怕怕怕”的一种情绪表达,于是很多家长就会不假思索给宝贝贴个标签,这宝贝怎么这么胆小啊?问题是胆小真的都是不好的吗?其实恐惧、害怕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因为害怕,所以宝贝会远离让他害怕的东西,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屏蔽了被伤害。比如说怕陌生人,所以不会随便和陌生人走,吃陌生人的东西等。家长要做的不是不让宝贝害怕,二是慢慢的要让宝贝明白,哪些人和食物是必须要害怕的,哪些人是其实不用害怕的。
所以要想管理好宝贝的情绪,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消除偏见,接纳宝贝的任何情绪表现,无论他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都要毫无芥蒂的去接纳他,因为我们相信他们最终都会有助于我们宝贝身心的成长与成熟。而不是宝贝一哭闹就大加训斥或者是烦躁不安,要宝贝马上闭嘴。
接下来的说说第二个原则,要知道宝贝都是有样学样的。你让宝贝不要发脾气,不要打人,可是宝贝发脾气打人的时候,你被他激怒,忍无可忍,开始发脾气,甚至打宝贝,那么请问宝贝学到的是什么呢,是不是就是发脾气、骂人、打人呢?但有爸妈要说了,我控制不住怎么办呢?这宝贝实在是太气人了。下面我就教大家几招自我情绪控制的简单的小技巧。
在你情绪上来的那个瞬间,可以试试以下三个办法:
1、深呼吸:深深地吸气,把气吸到肚子里,然后慢慢的吐出来,这会有助于减慢你的血循环和心跳,让你逐步地冷静下来。
2、微笑:你可以回忆一些宝贝之前的比较可爱和优秀的表现,对着镜子提拉一下自己的脸部肌肉,努力让自己能够笑得出来;
3、语言的暗示:比如在心理默念不要生气不要生气,不可以发飙不可以发飙,来帮助自己用理性战胜感性的小情绪。
如果你发现这些小技巧对你来说已经不管用了,自己马上就要爆炸了,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迅速把你和宝贝隔离开来,离开宝贝离开现场。你可以跟宝贝说对不起宝贝,我现在很生气,等我离开冷静会,我们再谈这个问题好吗。
离开后,我们该怎么做?
· 心态调整
1、通过身体的动作来发泄情绪,比如说跑几圈、快走几圈等,通过身体的运动出汗,让负面的能量快速地释放和排解出来。或者用一些替代物来进行直接发泄,但是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不伤财,也不伤身,这个财和身,包括自己的和别人的。
2、你试着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件让你很生气的事情,比如,你可以这样来问问自己:宝贝这样做一定是不好的吗?
举个例子,比如说像你的宝贝真的是在无理取闹、又哭又闹,但是相比那些生闷气的宝贝,你至少应该庆幸你的宝贝懂得发泄和表达出来,不会把自己憋坏。凡事总是有两面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你可能看到宝贝问题的那一面,但是你能确保自己看到宝贝好的一面吗。
再比如你的宝贝老是顶嘴、很不听话,那么换个角度,说明你的宝贝有主见,思维和口才肯定是不错的。你的宝贝很倔强,听不进任何建议不撞南墙不回头,那么是不是也正好说明其实他的韧性很足,坚持很够很有恒信。当然我也要特别建议那些情绪容易失控的家长平常有空,可以多做一个小小的练习,那就是冥想打坐,你可以配合一下空灵的音乐来让自己的身心彻底地放松。
三、宝贝不满足就发脾气哭闹怎么办?
请看一个例子:有个妈妈跟我说,自己的女儿三岁半了,最近几个月不知道怎么形容他的个性才好,动不动就是发脾气跺脚,摔东西,有的时候还拍桌子打人,要不就是生气自己一个人跑到床上睡觉去了,反正是她错了你不能说我应该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完全用5个步骤来解决:
1、制止宝贝的不良行为。比如说他在打人或者摔东西的时候,家长需要快速地控制住宝贝的手,告诉他这是不对的,这样会把妈妈弄疼,会把东西摔坏,但是不要给宝贝贴标签,不要说“怎么这么不讲礼貌、不讲道理”。
2、告诉宝贝你很理解他。可以问“你现在是不是很生气?妈妈理解你。”切记,这个时候别急着解释你的理由,因为宝贝的情绪没有平息的时候,你越解释越坏。
3、引导宝贝用更合理的方式来发泄他的情绪。你可以提出建议:要不要试试打一下枕头或者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喊几声“我很生气”,这样你就会觉得好多了。妈妈生气的时候呢,也经常用这些方法。如果可以,你最好把这些可供发泄的材料及时递到宝贝的手里,甚至可以做做示范,基本的原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不伤身、不伤财。
4、宝贝情绪平静之后告诉他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比如说“因为家里已经有三个类似的玩具,然后才不能给你买。但是爸爸妈妈依然爱你。”要认真地告诉宝贝理由,不然宝贝还是会心存不满,甚至会留下心结。
5、教宝贝用语言来表达需求和感受。比如“妈妈我很喜欢那个玩具,你不给我买我真的很生气“。告诉宝贝发脾气哭闹并不能产生任何作用和效果,而好好说出他的想法和理由能够得到大人更多的回应和帮助。
总之,不能满足的一定要坚持原则,有的家长经不起宝贝的哭闹随意地满足这就相当于变相的对宝贝的行为给予奖励,久而久之,宝贝会把哭闹当成要挟与控制他人的手段。
也有一些情绪激烈、个性比较直的宝贝,上面的前四个步骤可能需要重复几次才能够逐平静下来。
大家一定要相信每个宝贝都能够管理好自己,每个宝贝都有潜在的自制能力,这种能力需要父母用最深的爱、最温暖的肩膀和最温柔的坚持。慢慢的,宝贝就会明白家长的底线,学会遵守规则,并且放弃这种发脾气哭闹的方式。
不同年龄的宝贝在发脾气无理取闹的时候应该如何来区别对待
在五个基本步骤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年龄段,处理方式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1、两岁以下的宝贝
这个时候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安抚转移宝贝的注意力,配合非语言来帮助宝贝去理解你的意思。在这里要呼吁大家对于两岁前宝贝千万不要迷信什么哭声免疫法,这是西方的曾经很流行的一个非常错误的育儿方法,哭就不抱,不哭才抱,两岁的宝贝其实还理解不了。最好的做法是将宝贝抱在怀里亲拍和抚摸她的后背,温柔地对他说,宝宝很生气对不对,妈妈知道了,妈妈爱。你不断的重复这个动作以及这句话,安抚宝贝的同时用别的事物来快速转移宝贝的注意力,通常宝贝就能够比较快地平静下来了。
比如我的女儿兰兰哭闹的时候,我最常用的转移他注意力的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抱着他去客厅里的照片墙,让他指认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妈妈;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对她说,我们去看大卫以及汤姆。大卫和汤姆是她比较熟悉和喜欢的回本当中的主人公的名字,这两个办法屡试不爽。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宝贝自然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呢,通常都能够看懂一些大人的表情,听懂一些语言,所以如果宝贝除了哭闹还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你想要制止,建议大家配合一些语气和表情,来让宝贝理解你的意思,比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严肃冷静地看着他的眼睛,用低沉缓慢的语气语调告诉他,宝宝你错了,不可以这样,妈妈生气了,然后你可以适当的沉默几秒钟,通常这个时候喊宝宝就会安静下来,看着你。那么你要继续保持严肃的样子,继续沉默这样连续几次之后呢,宝宝就会知道这个行为是不适合不可以的。
2、两岁到六岁的宝贝
我们的办法是什么呢?叫做温柔的坚持,从两岁左右的第一叛逆期到五岁左右的第二盘叛逆期,两到六岁儿童的冲动期,像发脾气的挑衅,其实是非常常见的。有意思的是,其实愤怒恰好证明宝贝的智力正在快速的发育,他们并不是被宠坏了,或者就是所谓的品性恶劣,他们只是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愿望都是立马可以实现的。当宝贝无理取闹的时候,你可以拥抱他,用友善平静的语气跟他说话来安抚他的心情,告诉他无论怎么样都爱他,你可以一直重复这些动作和语言,但是绝对不能松口答应他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温柔的坚持。
温柔坚持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呢?来看一位妈妈的反馈吧:昨天晚上宝贝哭闹得很晚,坚持要吃巧克力,我抱着哭泣的他,告诉他妈妈爱他,但是不会给他那么晚吃巧克力,因为会长蛀牙,他一直哭啊闹啊,抱着我,对我又锤又打的,那么我一直抱着他、亲吻他、安抚他,我老公当时就忍不住要吼他了,我连忙要我老公回避。我对儿子说道:哭出来好受些,那你就哭吧,妈妈陪着你,但是巧克力必须到明天才能吃。就这样我们坚持了一个小时,他终于不哭了,突然说妈妈我爱你……
在处理宝贝的无理取闹时,冷代表的是原则,热代表的是安抚。两到六岁这个阶段是宝贝多项心理品质塑造与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冷热均衡,冷中有热 ,热中有冷。
如果你的宝贝已经到了6岁以上,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应对仍然会无理取闹的宝贝呢?通常六岁后的宝贝应该有一定的自制力了,所以这个阶段的宝贝如果还无理取闹的话呢,大家除了温柔的坚持,还可以适当地采取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叫做冷处理。比如当宝贝对你的友善安抚和提供的建议帮助无动于衷,你可以马上离开他的房间,把他隔离开来,让他自己去冷静的消化一下。
四、如何让宝贝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一般来说,宝贝暴躁易怒或者动不动就哭,总是比较容易引起爸妈的关注。但其实总是很乖、很安静,不哭不闹也不着急的宝贝,有时候需要爸妈更多的注意,他们很有可能长时间压抑自己的情绪,时间一长,负面情绪积累多了,就会超出宝贝的承受极限、容易奔溃。所以,无论哪种性格特质的宝贝,都需要提升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尤其是负面情绪的管理能力。
有妈妈说,宝贝三岁,有一天和其他小朋友在幼儿园里面玩。眼见着,有一个稍大一点的男孩要踩到我宝贝了,那个男孩的妈妈就连忙跑上去,把我家宝贝猛力拖开了,然后大声叫着你这样会被哥哥踩到的。我儿子显然吓了一跳,还没得我上去沟通,那个妈妈就拉着她的宝贝走了。我走过去的时候,宝贝就呆呆站在那里,无论我和老师怎么邀请他,他都不敢再玩了。后来我们回家,一路上他都没怎么说话……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帮宝贝疏导呢?通常可以采取三步骤:
1、帮助宝贝排解情绪。你可以温柔地抱着宝贝,描述你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比如那个阿姨帮你拖开,你很不开心对吗?如果宝贝确认,你可以接着问他,对于这件事,你有些什么感受 ?如果宝贝还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情绪,也可以帮助他讲出来,并加以确认,比如阿姨突然拉你是不是把你吓到了?
让宝贝把情绪和感受说出来本身是一个疏导排解的过程,这和我们成人在心情郁闷痛苦的时候,找个死党和洋酒吐吐槽道理是一样的。除了倾诉,你还可以教宝贝一些简单的发泄情绪的方式。
· 语言暗示。比如我女儿脾气急,如果一件事情她做不好就会很急躁,我就用很慢很柔的语气提醒他,不着急慢慢来。因为这样的话说过很多次,她久而久之就理解了,只要我一说不着急,她就会马上接一句”慢慢来不着急,稍等一下”,你经常对宝贝说的暗示语言会让他学会等待,延迟满足。
· 让宝贝用绘画来发泄情绪。这个方法对于比较内向或者敏感的,不太善于表达自己情绪的宝贝是最可行的方式,你可以在家里准备一面发泄墙,或者配上各种颜色的笔,几张大白纸,或者是废报纸之类的,让宝贝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随时用不同颜色的画出不同的内容,来表达和宣泄的情绪。
· 让宝贝去运动运动。宝贝情绪压抑的时候,不妨带他出去运动一下。
· 发泄枕。给宝贝准备几个柔软的抱枕,告诉他这是专属的发泄枕,不高兴、难过的时候都是可以随时拿这几个枕头去狠狠地砸墙发泄一下的。
必要的时候告诉宝贝:要哭就哭吧,哭完舒服很多。如果宝贝不愿意说出来,可以说道:宝贝,我要怎么做,你才感觉更舒服呢?
2、让宝贝学会反省自身。当宝贝情绪平复之后,和宝贝说,阿姨这么做是不是也有道理啊,她本身并没有恶意,她怕你被大哥哥踩到,是为了保护你。你是不是也该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光顾着玩了,没有注意到跟哥哥靠得太近了有危险。
3、补救、预防,而不是一犯再犯。上面说的这个案例,因为对方已经离开现场了,而且也不认识对方,所以这件事情来不及补救了。但是作为爸妈,我们还是可以引导宝贝思考一下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宝贝可能就会说我要谢谢阿姨的提醒,我以后也要小心点,但我也要跟阿姨说,别这样拖拉我。
爸妈也要记得,预防也总是比补救更好,所以可以问问,下次怎么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啊?宝贝也会思考,会跟你交流,以后他就知道怎么再玩乐中注意安全了。
五、 理解宝贝不良情绪
如果宝贝有不良情绪,可能是生理因素:
1)正常口欲期:一岁以前。吃手,咬人,品尝物品,正常。
2)长牙不舒服。
3)手部力量的发展。咬人,摔东西。判断:实施的时候是快乐的笑呵呵的,就是生理因素。
建议:两个办法。一、寻找代替物,如提供食品,满足咬、打、扔。二,严肃制止,不要过度反应。宝贝可以看懂表情。不要高声大叫,这只会强化他的行为。要皱着眉头,表情严肃,说道:宝宝,你这样不对。慢慢宝贝会意识到不对。
也可能是心理因素:
1) 发泄自己的不满、负面情绪。
1岁以后到2岁,强烈的自我中心。所以不满就会咬人、打人之类。或者被忽视、冷落、分离等。如果出现愤怒的表情,那就是发泄情绪。其实这个时候他们需要更多的爱,所以应该温柔的引导:妈妈知道你不高兴了。轻轻的安抚,亲吻等,或者转移注意力。平静后告诉他这样不对:别人也会疼,也会难过,这样别人就不愿意跟你玩咯。
2) 不良的模仿。
模仿其他的小朋友咬人,打人。在幼儿园学习不良行为。咬完我还笑,我说道:妈妈疼。她赶紧安抚。我让她道歉。她说不了。我说道:以后不许这样。说这样不说咬人,是为了淡化。告诉宝贝第一时间道歉、安抚。
当然也可能是能力因素:
因为词汇系统不发达,不好表达自己,所以用本能手段来表达:比如推拉打闹等。一般表情轻松、甚至快乐。家长:先制止。再提示。比如:你是不是很喜欢毛毛?妈妈教你。我很喜欢你,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吗?合理的表达友好意愿。要多多利用绘本、儿歌,教会宝贝正确的沟通。好的绘本:小熊宝宝;手不是用来打人的。
除了以上因素,还有性格原因:蛮横、霸道。确保宝贝懂得表达,但还是要欺负人,那就是要高度重视。让宝贝道歉还要设定奖励惩罚。
小结:爱就是深深的接纳,不论是负面情绪还是不良行为。要接纳他们所有的行为,接纳越多,越能处理这些行为,越能够感染宝贝。一定要接纳宝贝!
课后答疑环节1、宝宝刚2岁,现在大人跟她说话或问问题,她只挑愿意听的回答,或者在有求于大人的时候回答,其它时候任凭说100编,她都不搭理,我行我素,听说进入叛逆期,请问如何引导?
答:我们对宝贝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接纳,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宝贝讲话的态度。就算宝贝是真的不搭理你,其实关系也没那么大,但需要注意的就是多采用一些小技巧。
2、我家宝贝4岁3个月女生,喜欢在人多的时候调皮,俗称人来疯。请问如何处理?
答:我们可以给予宝贝一种参与的机会,让宝贝帮忙做做事情啊等;如果她看到人多很亢奋,很喜欢表现,那就给予表现的机会。
3、 我女儿在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多半属于被欺负的那种,就是她拿什么玩具,别的小朋友就要抢她手上的玩具,她有时即便是不情愿,也会选择把玩具给别的小朋友,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答:宝贝属于性格内向和害羞的,不太懂得主动去表达自己的反抗。你需要做的就是,教会宝贝如何用语言来合理表达自己的反抗,以及教会宝贝在必要的时候需要用她的肢体动作来进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