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应该畏惧的感到畏惧,不免有点可悲。对应该畏惧的毫不畏惧,则更为可怕。最近8岁的女儿经常在挑战我的权威表达自己的诉求,表达自己成长的诉求,表达自己对我制定各种规则的不满。
也会在生活中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等待我打破规则,然后用我打破规则的事情来教训我,或者表达她对某种规则的藐视。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战斗,直到我的改变,她才开始改变。
在生活中我们喜欢给宝贝制定规则,天下的家长都一样,但是我们的宝贝会反抗,会一次次的挑战并打破我们制定的规则,这让我们恼火。
于是我们开始朝着开始开火、教训他们、让他们意识到错误。
但是很遗憾,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家长只是让宝贝感觉到了不舒服,却没有让宝贝意识到要去改正错误(或者不要总是打破一些规则)。
为什么会这样呢?举2个简单的例子。
场景一
宝贝打破了爸爸妈妈制定的规则时,大部分爸爸妈妈的状态是愤怒、咆哮,然后想着给宝贝点教训让他们知道破坏规矩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武力、权威面前我们的宝贝可能会被驯服,但是大部分时候他们的内心是对抗的。
场景二
爸爸妈妈制定一些规则时会把自己拉进来,让宝贝监督自己制定的规则,家长也不允许犯错,但是我们的家长也会经常挑战规则,会自己犯错。
这种错误被宝贝挖掘出来之后,我们的家长都会找出各种理由(借口)来搪塞自己的错误。
大部分家长都不会因为自己犯错而道歉(或者整改),而是想着如何把难缠的宝贝赶紧糊弄过去拉倒(很多时候我就是这样子的)。
从这点上来说,我们的家长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自己犯错可以,为什么宝贝就不行呢?
当我们的宝贝打破规则,或者对某些规则有一些蔑视的行为时,家长要怎么办?
很长时间的战斗后我终于理解:
不管家长如何的不满,我们的宝贝需要的是有价值的指导,惩罚很重要,但是宝贝会感到困惑或者有很多的误解,或者表现的更积极的去打破规则,或者更消极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不合作”的态度,这绝对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不是吗?
我们的宝贝需要是健全而平静的沟通方式,他们需要在生活中被指导如何打开一扇合作的大门,他们需要理解如何建立信任和相互之间的合作,他们需要更多的了解自己反思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而家长的一些建议则应该是被宝贝认为的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来源,而不是时刻扮演一个负面的惩罚者的形象,这绝对于事无补。
我需要做的是帮助和引导,但是绝对不是惩罚,有时候宝贝学着去打破规则,这种反抗和叛逆的精神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他们的小聪明。
我需要和宝贝合作,学会和宝贝合作,我的宝贝需要学会和我合作和更多的人合作,这才是最积极的状态。
纪律的重要性在于教导和引导,而不是试图用我们成人的权威让宝贝感到不舒服。
第一
宝贝如果打破的是小规则,冷静的让他们知道这是个小失误,需要重视,但是不能再做。
第二
听宝贝说他们如何解决自己的错误,耐心的聆听是父母了不起的能力之一,让宝贝自己解决问题。
第三
在宝贝需要时,帮助他们修复错误。帮助宝贝修复错误的态度不是固定的,要让宝贝感觉到不仅仅我们能帮助他们修复错误,他们自己也可以,他们自己也有能力这样做。
第四
规则要在,态度要坚决,明确合理的限制,以让宝贝了解我们真正的意图,千万不要让宝贝猜测我们的脸色。
第五
宝贝需要尊重和鼓励,犯错和打破规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不破不立,很多时候家长要反思我们的规则是否真的合情合理合法。
第六
规则不要太多,减少规则的数量,宝贝犯错后或者打破后需要练习如何修复错误。
第七
调整家长的期望,宝贝不可能十全十美。
理解了这几点,在宝贝犯错时或者挑战我的权威时,或者故意的打破规则来刺激我时,我都能微笑着平静的看着宝贝,然后让她自己来表达要怎么改错。有时候宝贝的改错的方法确实还很有创意。
当然大部分时候我还是战战兢兢的在要求自己,千万不要被宝贝抓住小辫子,千万不要打破自己制定的规则,千万要自己先做到先做好,然后才能理直气壮的要求宝贝。
从这点意义上来说,宝贝也是我们的老师,在督促我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