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如何学会爱?从父母的亲密关系中

我们似乎都以为,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都是大人的事情,跟两人与宝贝之间的亲情并不是一脉相承的。真的是这样吗?今天达妈请到了儿童心理学家教育专家邵珊老师,她认为父母之间亲密关系的状态对宝贝的影响极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邵珊老师怎么说。l8S中文字网

曾有这样一个调查:“在你的心中,谁最重要?”90%的中国父母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宝贝”,而90%的西方父母却会回答说“伴侣”。而事实上只爱宝贝的家庭, 宝贝并不幸福,而夫妻恩爱的家庭,宝贝反而更快乐。 l8S中文字网

另外还有一个调查,问宝贝爱是什么。我们的宝贝会说爱是妈妈抱我,爱是奶奶给我做很多好吃的,爱是爸爸带我去游乐场。但同样的问题问西方的宝贝,答案却是“当妈妈给爸爸冲咖啡时,在给爸爸之前她都先尝一口,以确保味道是好的”,“爱就是当妈妈看到爸爸上厕所时都不觉得恶心”。这就是西方宝贝眼中的爱,他们是从爸爸妈妈身上看到,学到什么是爱的。而我们中国的宝贝对爱的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父母对自己的爱上。 l8S中文字网

l8S中文字网

在亲子关系中,矛盾最凸显的时候是青春期,但很多家长不知道青春期往往是问题的爆发期,而问题的种子一定是播种于童年期(0~6岁)。 l8S中文字网

在0~6岁这个时间段里,很多家长会特别关注宝贝的智力发展,报各种早教班、兴趣班,弹琴、学画,但收效甚微,甚至有的宝贝还出现了挤咕眼、抽鼻子、不爱说话等一些怪癖。 l8S中文字网

其实宝贝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家庭教养环境出了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中80% 是因为父母间的亲密关系出了问题。不是每天硝烟弥漫地吵架,就是离婚前长时间的冷暴力。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宝贝是缺乏安全感的,安全感不好的宝贝是会有很多问题的。 l8S中文字网

父母吵架,宝贝会很纠结,因为宝贝身上一半流淌着妈妈的血液,一半流淌着爸爸的血液,宝贝心里本能地渴望就是与爸爸妈妈都连接。可是大人一吵架,爸爸妈妈的两股内力在宝贝心中就发生了冲突。冲突的结果是宝贝会不自觉地用他的“不好”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有的宝贝会生病、发烧、有炎症;有的宝贝会出现一些怪癖的动作;有的宝贝会表现得非常愚钝。宝贝无意识中的这些自我伤害、自我牺牲会让父母把注意力转移到宝贝的身上,从而忽视了他们自身的矛盾和冲突。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海灵格形容说: “宝贝是家庭的保护神,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持家庭的平衡。健康的家庭宛如平地,宝贝会成长为挺拔的大树,而有问题的家庭宛如悬崖,宝贝会成长为奇形怪状的树。当宝贝为我们的婚姻做出这样巨大的牺牲时,我们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要调整自己,而不能再去责怪宝贝。” l8S中文字网

l8S中文字网

很多家长一想到家庭教育就是周末陪宝贝上各种早教班,家长在外面候着。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0~6岁这个阶段宝贝重点要学的并不是知识,而是各种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l8S中文字网

我们的家就像一棵大树,父母是大树的树根,宝贝是树叶和果实,我们要想让大树枝繁叶茂,一定要在树根上浇水,而不是在果实上浇水。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把太多的目光集中在宝贝身上,而忽视了作为父母的我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你想想看,如果树根都动摇了,果实还能丰硕吗? l8S中文字网

中国的父母看似特别操心,管吃、管穿、管学习,一直在给果实浇水,但他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身的优秀和彼此关系的和谐与亲密。 l8S中文字网

l8S中文字网

但是每个家庭有的时候都避免不了吵架,万一让宝贝看见了,告诉宝贝,爸爸妈妈吵架就像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吵架一样很正常,今天吵了明天就和好了,不用担心,尽量把宝贝往美好的方向引导,降低吵架对宝贝的负面影响。 l8S中文字网

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宝贝才会有爱的能力,而这种爱的能力可以培养出他良好的“应对机制”,而“应对机制”恰恰是面对困难、窘境时最需要的能力和心态,具有这种本事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l8S中文字网

l8S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