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宝贝的未来 父母的改变决定宝贝的未来

我很喜欢这样一个比喻,家庭如果象一棵树,老人就是树根,家长是树干,宝贝则是花朵,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和树干有问题。在亲子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中,有一种常见现象,家长常常看到的是宝贝的问题,随着咨询的深入,发现问题的根源在家长,是家长的问题在宝贝身上“开了花”。因此,要做好亲子咨询,单方面咨询宝贝,效果往往有限,我认为,对家长的咨询,才是改变亲子关系的重点。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宝贝,只存在有问题的家长。 XHy中文字网

XHy中文字网

谁制造出了一个有问题的宝贝?从遗传角度来看,宝贝是父母所生,传承着父母身上很多秉性,从成长环境角度来看,父母是宝贝人格形成最有力的影响者,如果宝贝有问题,基本上是家长的问题在宝贝身上的投射。如同看到银幕上有瑕疵,需要先检查投影仪镜头有没有问题一样,先在家长身上寻找问题根源。 XHy中文字网

家长的问题,常见于哪些呢?从咨询案例分析来看,内心有恐惧的家长,容易“培育”出问题宝贝。因为,家长恐惧越多,家长眼中宝贝的问题就越多,对宝贝要求就越多。恐惧导致控制,家长越恐惧,就越倾向于去把握住某种东西,以让自己获得安全感。这使得家长越想驾驭和掌控宝贝,比如:责备和批评宝贝,命令宝贝必须怎样做;或苦口婆心讲大道理,让宝贝“明事理”;或反复唠叨,不断要求,等等。 XHy中文字网

这时,宝贝的感受是什么呢?人的本性是会反感被控制、被强迫 的,不管其出发点是否是“为自己好”。如果家长恐惧和担心宝贝成绩不好,就容易命令和“劝导”宝贝去学习,宝贝就会产生,学习并非自愿,而是被强迫的感受,结果是让宝贝在学习中感到不舒服,难以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宝贝自然就会不爱学习。记得几年前,我在武汉东胡沙滩浴场游玩,看到几个小孩用湿沙子挖地道,做城堡,做得非常认真和开心,试想,如果他们的家长手中拿着棍子,口中命令道“必须好好玩沙!”,否则将受到惩罚,宝贝还会喜欢玩沙吗?所以,有些家长常打着“爱宝贝”的旗号,干着满足自己安全感需要,而让宝贝痛苦的事情,其本质是自私。从这个角度来看,家长恐惧什么,宝贝就拥有什么,如果是个恐惧的家长,就会有个问题的宝贝。 XHy中文字网

当成为一个完全无惧的家长时,宝贝才能天然成长。按照人本心理学的观点,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象一颗种子,都有自我现实的需要。玫瑰的种子,终究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松树的种子,终于成长为了参天大树,这就是自我现实。如果家长将玫瑰按松树来培养,结果也难成松树,玫瑰会痛苦,也开不好花。正因为人与人的这种差异性,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不同领域才有各领风骚的精英巧匠。如果让宝贝按照他天性本然的样子成长,他长大后,其智慧和潜能将会最大化。如果不是那样,而是特别有意识地去培养或训练他,成年后,或许他在某方面能力不错,但其优势和潜能将发挥不足。 XHy中文字网

放一匹小马,在辽阔草原上自由奔放地成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马的主人需要巨大的勇气和信任!主人会担心小马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会担心如此放任小马,以后会怎样,长大又如何,等等。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过度的担心就是希望。当家长对宝贝要求越多、期望越高、控制越狠、越想负责时,家长就越爱宝贝吗?这不是爱,这是控制,这种“爱”是恐惧的替代物,目的是使自己感到安全,这样的教育,是为了弥补安全感的,是恐惧的一种化身。当家长越强调教育,其背后的不安就越大,教育变成了一种控制,它建立在家长对未来恐惧的幻觉基础上。一个人越恐惧,就越需要控制别人,一个人越恐惧,就似乎越需要教育和被教育。在宝贝的自由形态上,可以看出家长无惧之心到底有多大。拥有一个恐惧焦虑的家长,宝贝就无法享受纯然快乐的童年。 XHy中文字网

怎样处理亲子关系,才比较合适呢?这是前来咨询的家长,最容易问到的问题。我经常的回答是:永远去体验自己的行为,给宝贝的感受是什么。当把答案找到了,宝贝的问题原因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自然就有了。处理宝贝遇到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先问问宝贝,他怎样看待这样问题,他准备怎么面对。如果宝贝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是合理的,鼓励宝贝按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和解决,如果宝贝的看法和解决方式不很合适,家长可以说出自己的另一种观点,交流另一种解决办法,供宝贝参考,最终选择哪种方式,让宝贝自己决定。一旦决定,告诉宝贝,他将承担这个决定的后果。总之,自由不等于放纵,家长远观着宝贝就可以了,让宝贝自己处理遇到的问题,只是在需要时,家长才提供适当帮助。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宝贝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宝贝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XHy中文字网

“家长是爱宝贝的,照顾或要求宝贝,是为宝贝好!”这是做心理咨询的家长常说的一句话,果真如此吗?我感觉,在宝贝面前,家长似乎常扮演上帝的角色。知道什么东西对宝贝最好,什么道路对他最有利。家长习惯以自己的“知道”来控制宝贝,要求宝贝按照自己喜欢的道路走,把自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宝贝,生怕宝贝走弯路,这其实是一种挟持和剥夺,在剥夺宝贝的生命自由。如果家长真的是上帝,那就像上帝一样去做,彻底撒手让你的“宝贝”自然成长。天地众生——老虎、蚂蚁、蜜蜂、树木、花朵,哪一个不是它们自己在成长,上帝可没有操控它们的生命道路。所以,家长常将“对错”告诉宝贝,我认为,让宝贝独立思考,让宝贝尝试错误,是成长必经之路,控制不是爱,其本质是恐惧。从人生的长远角度来看,一切捷径都将是弯路,一切弯路都可能是财富,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 XHy中文字网

当宝贝变成家庭中的“人质”时,宝贝能得到真正的良性教育吗?宝贝被放在了整个家庭或社会恐惧波涛之上,就无法获得生命中真正需要,无法发展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当家长恐惧时,宝贝是能感受到的,即使他很小,宝贝是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他在感受家长的声音和信息。从咨询案例总结来看,家长管得越多,宝贝越成为家长不希望那个样子,宝贝象家长一样,控制欲也越强。家长管得越少,宝贝才会发展出家长身上所没有的新的部分。我从不怀疑家长不爱宝贝,家长真正缺乏的是:爱宝贝的方式,家长如果不能理解宝贝的感受,这样的“爱”,可能只能给宝贝带来痛苦。 XHy中文字网

真正的爱是什么?真正的爱是一种无为。它没有要求,它里面没有任何恐惧的阴影,它不存在任何控制的企图。就像太阳给予万物的方式,给出本性的能量,不期待和要求万物,不试图改造或修正万物,真正的爱是完全无条件的。如果把这个标准称为真爱,那么家长对宝贝的期待,会形成宝贝的压力,这对宝贝的成长是不利。我认为,对宝贝没有期待的教育,并不比有更多良好期待的教育差。媒体报道和咨询案中都可以看到,因为压力过大,而“走极端”的宝贝,几乎都是家长高度期待的牺牲品。 XHy中文字网

没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就不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宝贝。要解决宝贝的问题,先解决家长的问题。宝贝只是家庭之树上的花朵,它开出了家庭的优点,它同时把家庭隐藏的问题也带了出来。教育宝贝,更多是家长的自我教育,是家长的自省。宝贝是家长的投射之物,教育是家长的投射手段。心理咨询是家长自醒的一种途径。人们常说,宝贝是家长的未来,我认为,家长更是宝贝的未来。 XHy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