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做错事是该惩罚宝贝,还是用轻言相劝的方式教育宝贝?做错事就该采取惩罚吗?所谓不打不成才,给宝贝打一顿让他长记性吗?
所谓“不打不成才”,历来都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一种方式。大多数家庭还是遵从宝贝不听话,应该打的教育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真的有用吗?大家对此都各执一词。接下来就来谈谈小编的看法。
现在大多数家庭因为只有一个宝贝的缘故,大多都把宝贝宠上天,不舍得打骂。宝贝说什么就是什么,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宝贝因此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家长又因为工作繁忙,疏于管教。所以小编觉得,适当的体罚对宝贝的教育来说是有用的。这里的体罚不是只是一味地打骂宝贝,而是在宝贝犯错时,给宝贝讲道理,并辅以适当的体罚,比如罚站、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并且以身作则,让宝贝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虽然有些家庭觉得宝贝还小不懂事,一些小事不应该跟宝贝计较,其实这往往才是最大的错误。因为大多数小宝贝在5-6岁就已经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宝贝只要长辈们好好管教,就能改正错误,切不可让小错成大错,宝贝还是从小教育为好,如果等到长大,习惯已经养成,那将更难以管教。
还记得前几年疯传的一件事情:一位父亲正是利用棍棒教育,让两个宝贝一个考进了北大,一个考进了清华,一时众说纷纭。虽然很多人觉得这样的教育对宝贝来说,可能太过严厉,但是在当今的中国,年轻人承受着太多的压力,有些就是因为没有较高的学历,较好的家庭背景,更是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如果我们在小时候就让宝贝明是非,讲道理,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在未来经得住事儿,在困难面前不易被打倒。所以适当的体罚教育对宝贝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首先,可以让宝贝更快的知道事情的对错,宝贝知道疼了或是知道累了,才能体会更深。
其次,适当的体罚当然一定要配合一定的道理,寓教于理最为重要,宝贝接受之后,心智方面也会成长的更快,成熟的更早,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就是这一原因了。
最后,记住,体罚一定要适度,还要奖惩分明,宝贝错了该罚就得罚,宝贝对了,该表扬还是得表扬,这样更能让宝贝深刻认识到做错事与做对事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