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庭也许在家庭生活的其他方面气氛是宽松的,但一涉及到宝贝的学习,似乎突然降了寒流,一切趋于凝固,变得沉重起来。
“我们家啊,什么时候都好,就是不能讲到学习,爸爸。妈妈一讲到我的学习,就一脸严肃相,沉重得不得了……”
“你问我在家最怕什么?最怕爸爸、妈妈问我的学习,有时像审犯人似的,凶巴巴的;有时又像遭了大难似的,急得那个样子,我实在受不了!”
不同的家庭有其不同的生活风格,不能强求一致,但是,有一点则是要共同注意的:父母需要从小让宝贝知道和体验到学习不是苦事,而是乐事,特别重视宝贝在学习中的情绪体验,特别重视保护宝贝与身俱来的探究欲望。我们需要尽量做到,在轻松的气氛中和宝贝讨论学习问题,感兴趣地、投入地、站在宝贝的立场地和宝贝讨论他的学习问题。
良性的家庭学习氛围的创设,恰恰是要保护宝贝对学习的好奇感和新鲜感,保护宝贝想炫耀自己“长大了”的自尊心。所以,我们要注意避免两点:
第一,从小到大,对宝贝进行惩罚性学习教育。
“又玩了!给我好好去读几遍书(写几遍作业)!”
“看你这个字写的!给我好好重写几遍!”
诸如此类,把学习作为惩罚手段,读书、做作业成了父母手中的“鞭子”。
“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去扫马路!”这是用惩罚性后果来威胁宝贝。
第二,从小到大,对宝贝进行抽象道德性学习教育。
“你现在是学生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你看你的字写的,这是个学习态度问题,做人的问题,你要认真啊!”
“学习就是要刻苦,要不怕困难,越是难题,越是要努力做出来。”
这是一些超理智型父母常用的话,没有一句是错的,绝对正确,就是太过抽象,太过理智,意义太重大了。历史的使命、做人的责任,用不着老挂在口边,举在手里。古语说“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宝贝们的肩膀尚未冶炼成铁,背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和责任去上学、去做作业、去考试,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感受,他能承受得了,轻松得了吗?进一步的问题是,学习的欲望和行为倾向很难成为他的人格特质。
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家庭学习氛围,家长要做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型的人,建设一个学习型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