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眼里,宝贝的学习成绩是高于一切的,只要学习好,那就说明教育成功了。
可在知名教师看来,教育成不成功不能只用学习好这一点概之,关键还要看家长做没做好这2点!
你嫌宝贝又蠢又笨,是你教育没耐心
“乐乐,妈妈有事要出门,你吃完饭把碗洗一下,很好洗的。”吃完中饭,乐乐妈妈急匆匆地对宝贝说。
下午4点钟,乐乐妈妈回家了,一边拿出手提袋里的菜,一边检查儿子洗的碗是否干净。还没等拿碗,乐乐妈妈就发现洗碗台上一片湿漉漉的,零星还有一些油渍和饭粒,很明显乐乐洗碗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擦过。
乐乐妈妈又拿出放好的碗,表面还是光溜溜的很干净,可反过来看碗沿上沾着一片黄油,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大声把儿子喊了过来。大声骂道:“你是怎么洗的碗,这底部还有油渍呢!你都多大了,连个碗都洗不干净,就这样我还能指望你把学习搞好吗?”
看着低头不说话的儿子,乐乐妈妈又说道:“你看隔壁的小明,人家比你小一岁,碗洗的干净,地也会扫,哪像你这么没用。”
听着妈妈接二连三的职责,乐乐也生气了,对着妈妈嚷:“我又没做过,洗不好就洗不好嘛,你又不教我。”因着洗碗的事,母子俩足足冷战了一个礼拜,见了面也互不理睬,搞的像是仇人一般。
可能在做惯了家务活的妈妈眼里,洗个碗不过是闭眼都能做的活,可在宝贝眼里,却是他们从没接触过的新事物,能做到完美真的太难。
可没有人天生就是做家务的好手,也没有人用眼看两眼就能得心应手,大家都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做到完美的。更何况现在社会的宝贝除了学习,基本上是两指不沾阳春水,哪里做得好家务啊。
如果家长想要培养宝贝的生活技能,一定要耐着性子教宝贝,不要轻易凭一次失败就论英雄,更不要生气就对宝贝发脾气,以免伤害宝贝的自尊和加深母子之间的隔阂。
而且这样的粗暴教育对宝贝来说,是一种压力束缚,会阻碍他们接触新新事物,不敢尝试害怕失败,极易养成一个极端冷漠、胆小自卑的性子,对于他们的成长有害无利。
别人的宝贝太聪明,那是家长会引导
你知道老师对宝贝教育的作用吗?传道、授业、解惑!
老师可以教会宝贝文化知识,可以替他们解开书本难题,却唯独不能发现宝贝的特别之处,引导他们成就自我。因为这一点,必须由家长来做,也只有家长能做到!
记得儿子刚上学那年,班上要培养宝贝的特长,规定每个宝贝要选择最少一个兴趣班。我见宝贝总喜欢在家写写画画,就给他报了个美术班。
可不到半个月,老师就打电话给我,说宝贝静不下心来,总在上课时走动,一朵小花别的宝贝画一会就出来了,可他一节课才能画完,没有美术天份。
看到宝贝被老师批评那不开心的样子,我买了一块小黑板,每天吃完饭花上一个班小时陪他一起乱画,鼓励他画爸爸画妈妈,画他喜爱的卡通人物。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宝贝的画画速度变得很快,而且从最初的乱涂鸦变得图画轮廓有形,好几次在美术课上被老师点名夸奖,现在画画特别有自信。
我想如果当时听从老师的话,让宝贝放弃美术换一门特长,可能今天就看不到宝贝在美术上的天分了。
学习注定是枯燥的,没有哪个宝贝愿意放弃玩耍选择读书,那些爱学习的宝贝,不过是家长用心引导教育的结果。其实,每个宝贝的学习天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学习受阻没有及时得到家长和导师的疏通,从而丧失掉原有的自信,这才自我放弃。
宝贝在遇到难关时,如果家长不是打或骂,而是多花点心思鼓励宝贝继续学习,引导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我想宝贝一定会在这方面有所成就。
教育在细节,润物细如声
教育,从不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只需要两点:有耐心、会引导。
不要一看到宝贝的错误,就用放大镜成倍的责骂宝贝;
不要一看到宝贝的差距,就妄自否定宝贝的努力奔跑。
不要一看到别人的优秀,就硬是套路在自己宝贝身上;
不要一看到别人的排名,就颐指气使的数落宝贝的伤。
天气时阴时晴,变幻莫测,而宝贝,也有成长的快或慢。作为家长,一定要牢记,教育宝贝永远不要只看到别人的辉煌,而忘了自己宝贝的汗水。毕竟宝贝教育的好坏,归根结底是家长用心的多和少。
一对耐心教宝贝的父母,就会有一个用心学的宝贝;一对引导宝贝学的父母,就会有一个好学习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