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因为这样,宝贝的娘就面对了很多压力,以及来自四面八方指导与指责:
都是因为妈妈不常带宝贝外出走走,所以宝贝认生。
都是因为妈妈喂母奶,所以宝贝只黏妈妈。
都是因为妈妈不常带宝贝回婆(娘)家,才会连自己人都不认得。
都是因为妈妈!OOOOXXXX。
对!都是妈妈的错,妈妈在家里照顾宝贝已经够疲惫了!还要面对这样的指责,这些指责的声音,有些是来自于长辈/亲戚;有些则是根本就很少照顾宝贝的猪队友。(真是欠扁)
于是他们问我,同样正在面对分离焦虑严重的荳荳,遇到这些指责,该怎么回应?他们真的听到白眼翻无数次了,好希望有个说法可以堵住这些人的嘴。
于是皮蛋传授了我的大绝招给他们,我告诉他们,育儿的方法有很多,但适合别人的,不见得适合你跟宝宝。最了解宝宝的,其实是每天相处的你,所以就选择自己认为好的,去遵循去尝试,其他那些觉得对你没帮助的建议,又或者是指责,就请你关上耳朵,在心里默念,甘你屁事就好。
对!就这么简单,哈哈,朋友听了我的话后通常都是一阵大笑,这真的不是开玩笑,而是这四个字一想起,你会因此无视这些责骂。
长辈跟亲戚给予的建议很好,多带出门也许会有帮助,但认人本来就是宝贝成长阶段的一环,从六七个月大开始,会依附主照顾者,然后去探索环境,遇到不常见的人或者是觉得有危险的环境,宝贝们当然会巴着主照顾者,这不是很自然的吗?
别说宝贝了,就连身为大人的我们遇到不熟悉的人,就算是亲戚,如果彼此不常见也不熟稔,对方马上热情的抱抱你,亲亲你,你能接受吗?而这就是宝贝普遍会遇到的状况。通常亲戚或长辈看到宝贝时,因为实在太可爱,总会想要马上抱起来玩,然后宝贝因此惊吓得大哭找寻熟悉的主照顾者。你却怪宝贝认生,怪宝贝只黏着主照顾者,到底是宝贝有事?还是你有事?
所以真心觉得不用在意这些人的批评,要说就让他们去说,不痛不痒才能在育儿路上常保好心情呀!
至于宝贝认生,主照顾者可以做什么协助,让宝贝情绪好点,家里如果有亲戚朋友来访,我都会第一时间跟大家说,先不要抱宝贝!然后我会抱起宝贝跟眼前的人互动,让他们彼此熟稔一点,要抱再抱。
通常这样,宝贝比较不会产生极大排斥,若还是不愿意,我也不会逼他,有时候认生是好事,毕竟现在的环境也不比从前,偷抱宝贝的新闻也常看到,宝贝本身有危机意识,其实也不错。
那天带Q宝外出,有个热情的导览员就一直想抱Q宝,当下Q宝已经有做出拒绝的动作,不断跟那个人摇手说掰掰。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玩乐已经被打扰,急着想要跟那导览员说掰掰,于是我避免尴尬,跟那个导览员说,宝贝生性害羞,他不想讲不给抱也没办法!
没想到那导览员反过来说道:一定是我们主照顾者给予的教育,导致宝贝的害羞;是因为我们限制了宝贝的行为,宝贝才会那么内向。听到这里,我已自动关闭耳朵,不再搭理对方。说实话,倘若今天Q宝随意就被第一次见面的你抱走了,我才要担心咧!我反而很激赏Q宝,懂得用挥手掰掰来拒绝陌生人,当下很想给个赞!
除了不要去在意别人令你不舒服的批评与指责外,也不用太担心宝贝会黏你一辈子,分离焦虑只是过程。
Q宝以前也超黏妈妈,后来会玩发现世界更宽广后,像在外出跟野放一样,跑得比什么还快,就是不喜欢给妈妈牵,(牵手也是需要训练的,努力中)形影不离,死巴着你的阶段,过了,你反而会回味。人生中有一个这么爱着你的人,真的辛苦,却也幸福呀!
最后要鸡婆一点的说道:奉劝各位朋友们,对于育儿者,要多帮忙少批判。如果你无法搞定他们的小孩,就不要去批评人家有多不会带,真的丢给你,搞不好5分钟你都hold不住!你的一句话,很容易就会毁了照顾者的好心情,进而影响到宝贝被照顾的质量。要多帮忙少批判、要多帮忙少批判、要多帮忙少批判!育儿路上,需要大家的良性互动,产生更好的循环呀!
P.S 1:感谢公婆跟温阿母面对分离焦虑严重的荳荳,总是很能理解的对我说,他黏你是正常的,然后跟荳荳保持距离,等宝贝接受了!才逐步跟宝贝互动,能够尊重那么小的宝贝,真的是很好的长辈典范。
P.S 2:上周Q宝先出现感冒征状,本来想做一下隔离保护荳荳,所以我抱完一个,就会跑去洗手,没想到公婆他们也配合着做,看到他们一起保护孙子,为娘的我真的很感动啊!爱绝对不是说说,细节都看的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