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对宝贝养育的重要性
爸爸在宝贝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宝贝的成长过程中,妈妈对宝贝的影响应该是呈递减的趋势,而爸爸对宝贝的作用则正好相反,应当是递增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我们总认为“养宝贝是妈妈的事”,但随着近代心理学,教育学的发展,大量的研究报告都告诉我们:爸爸对宝贝的自我形象、自我价值感的影响,比妈妈更大。爸爸是更能决定宝贝未来“够不够自信,是否觉得自己够好?”的人。
在4—7岁宝贝所需的心理营养中,更是如此。
4—7岁宝贝的心理营养
在4—7岁的宝贝心理营养需求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4—5岁,第二个阶段为6—7岁。
4—5岁宝贝所需的心理营养:
肯定、赞美、认同
在宝贝4岁以后,他拥有了“我”这个意识。“我是谁?我有价值吗?我可爱吗?”他迫切的需要大人给予他肯定、赞美与认同。
而在肯定、赞美和认同部分,宝贝更需要从爸爸身上获取这些心理营养。所以变得跟爸爸亲近,喜欢爸爸。而爸爸能否给予宝贝这些心理营养,影响着宝贝长大后是否会变得有底气,遇到挫折时能否有力量去面对。这些心理营养的力量就是宝贝心灵的守护神!
此时爸爸对宝贝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人生价值观
安全感的来源,妈妈很重要!让宝贝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价值感自信心的来源,爸爸很重要!
如果爸爸愿意去欣赏宝贝,并且多用语言和行为表达出对宝贝的赞美,如“你真厉害,爸爸非常爱你!”
宝贝会因此充满自信,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且会认为“我很好,父母都觉得我很可爱”,明白“我是谁”,然后拥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直面他人生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难题和挫折。
(2)自我概念
如果爸爸愿意认真地和宝贝说道:“宝贝,我很喜欢你,非常开心你是我的宝贝。”
那么这句话,宝贝会铭记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
(3)性别认同。
性别认同只有爸爸可以做。要对女儿表达:“我很高兴你是我的女儿(女性认同)”。在女儿16岁之前称呼女儿为女儿;要对儿子表达:“你是我的好儿子,你真像我啊(男性认同)”。
这些会让宝贝认为自己在男性/女性角色是很好的,他是一个很好的男孩/女孩。
6—7岁宝贝所需的心理营养:
学习、认知、模范
“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
“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
“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
……
宝贝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状况,这些问题要如何处理?面对困难,有什么解决办法?对于这些事情的处理经验,往往是通过向父母学习而获得的。
这时候,宝贝需要一个人能够做他的模范。而对于宝贝来说,他的第一个模仿对象就是爸爸或者妈妈。
而这个模范会教会他:
①如何处理他生活中的问题,对待的方法及态度。
②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③如何管理他的情绪。
爸爸妈妈在生活中用什么态度面对问题,如何解决问题,都是宝贝将来走向社会后处理问题的示范和模板。
心理营养,迟来总比不来好
父母如果能对宝贝无条件地接纳、重视,给予足够的安全感,给宝贝肯定、赞美和认同,用自身作为模范,教导宝贝如何处理好生活中的各项事宜。让宝贝拥有了这些心理营养。
宝贝就有能力发展出自己的特长,他能够自己去选择,学习其他生活上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活得开心自在。总而言之,宝贝未来的学习能力取决于7岁前是否有获得充足的心理营养。
如果没有从一开始给宝贝心理营养,也不存在晚或不晚的问题。当你意识到,任何时候都可以给予宝贝。如果因缺失过多而出现问题的话,最先处理的一定是和宝贝的亲子关系。
具体措施可以是:
给予宝贝肯定和鼓励;
告诉宝贝他非常重要;
倾听宝贝的声音;
满足宝贝合理的需要……
其实,在每个成长阶段的宝贝心中,他们都渴望着从父母那里获得充分的心理营养。家长们不妨从此时开始,审视下自身,是否给予宝贝足够的心理营养了呢?如果做到了,请继续保持,如果没有,那么就请从此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