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0-3岁宝贝什么时候需要安全感,宝贝哭就是想要父母的怀抱
宝宝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宝宝没有安全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哭闹,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宝宝要家长抱,哭闹着要求抱抱的时候就是没有安全感,家长一定不能放任宝宝哭,应该及时安抚宝宝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随着宝贝的慢慢长大,逐渐的学会了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可是在宝贝不会说话前,宝贝的情绪表达是最让宝爸宝妈头疼的事情,宝贝还不会说话,不能很好的沟通,想去问宝贝怎么了,宝贝不会表达只会越来越急,宝贝急,家长也急,这是一个非常难熬的过程。
有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就任由宝贝哭,等宝贝哭累了,就自然会停止的。
每一个父母看到自己的宝贝哭,都会有一个心里变化,从开始的烦,慢慢的心疼,不忍心看着宝贝一直这样哭下去,可是又不知道该怎样哄宝贝,今天就来分享三种哄宝贝的办法。
1、0-6个月,宝贝哭一定要抱
不少家长都听过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出来的“哭声免疫法”,即在宝贝哭的时候不要理睬他,等他停止哭泣后,再拥抱他。这样久而久之,宝贝就不会轻易哭泣了。但其实这是非常破坏宝贝安全感的做法,容易导致宝贝出现心理问题。
这个方法的研究者 约翰·华生 ,因为对九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这项实验而遭受到批判谴责,其理论也被许多科学家提出质疑和批判。
而且他的儿女也因为受到其“哭声免疫法”的伤害,精神出现问题:大儿子30多岁就自杀了。女儿性格暴躁、孤僻,多次自杀未遂。甚至华生的孙女,性格和前两者几乎如出一辙。宝贝在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太多主观思维意识的,所以他们的哭泣,就只是单纯地没有安全感,想要依靠。
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及时响应他们的需求,需求越能及时得到满足,就越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安全感、信任感,身心、认知、情绪的发展也会越健康。
2、宝贝哭的时候,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随着宝贝的成长,哭的原因就更多了,积木总是搭不好,感到挫败;想要的东西大人不给,愿望不被满足,生气难过;犯错被爸爸妈妈骂了,害怕伤心······
这些问题,都需要父母通过与宝贝的交流和立规矩来解决,只有找出根源,才能让宝贝改掉动不动就哭的习惯。首先,允许宝贝有难过伤心的时间,在宝贝哭的时候,给他一点自己的空间,思考一下自己哭的原因。之后再温柔地询问他为什么哭,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宝贝是因为输了比赛哭的,亦或是考试成绩太差哭的。那么父母就可以告诉宝贝,这一次的失败不代表下一次,爸爸妈妈相信你可以的,你是很棒的......
然后再陪宝贝一起找出错题或失败的原因,让宝贝吸取经验,这样也有助于他们的成长锻炼。
3、父母要给予宝贝足够的安全感
在年幼的宝贝心里,父母就是自己的全部,在因做错事、调皮不听话被批评而哭的时候,会害怕自己不被爱、被父母抛弃。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先给宝贝一个拥抱,会让他不再恐惧不安,依然能够确认自己的价值感、存在感。在这个前提下,再去纠正宝贝的错误,规范行为,就是传递给宝贝这样的信息:“不论发生了什么,爸爸妈妈对你的爱永远不变,但是错误的行为要及时改正,不能知错再犯哦。”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予宝贝足够的安全感,才能让他们在广阔的人生里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