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礼貌对宝贝有哪些危害

无原则地谦让

在很多二孩家庭中,大宝贝必须让着小宝贝,否则就会被大人打上不懂得谦让的标签,是不懂礼貌的行为。大宝贝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可如果让6岁前的宝贝就严格遵守这个传统,去背负沉重的道德包袱,未免苛刻了。谦让本没有错,可如果家长在宝贝争吵时,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批评大的,保护小的,往往使大宝贝认为父母偏心或者嫌弃他,而渐渐变得叛逆或者不自信,而小宝贝恃宠若娇,变得越来越任性。正确做法是,家长在面对宝贝的争执或矛盾时,做个中立的仲裁者,了解清楚事情的始末,再选择处理办法,做到不偏袒,不护小,让宝贝从小学会分清是非对错,而不是毫无原则地谦让。 k1F中文字网

k1F中文字网

逼宝贝打招呼

很多家长带宝贝出门时,如果碰见熟人,就会催着宝贝和人打招呼,可宝贝说什么也不愿意。家长为了给自己一个理由,就说宝贝有点内向,直接给宝贝贴上了标签,于是一个笃定不爱打招呼的宝贝,就可能这样被家长强化出来了。这个家长就轻而易举地摧毁着宝贝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宝贝缺乏力量去自我成长、自我构建。其实,见面问好,尤其是见了长辈要问好,是基础的社交礼仪,是宝贝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但若为了培养宝贝的基础礼仪,而采取逼宝贝打招呼的方式,往往会事与愿违,尤其是对于叛逆期的宝贝,会更加叛逆。 k1F中文字网

实际上,要培养宝贝“见面问好”的礼貌习惯,并不需要逼迫,大人做好榜样就好。如果爸妈总能热情地与别人打招呼,那么宝贝耳濡目染,自然会养成好习惯。你也可以给宝贝多看些习惯养成的绘本。有时候,书中可爱的形象会让宝贝很有亲切感,他们自然乐于学习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带宝贝去聚会,可以先告诉宝贝会遇到哪些人,因为有些宝贝不喜欢很多人的场合,这样预热可以让宝贝先有个心理准备,到场后就会表现得好很多。 k1F中文字网

k1F中文字网

面对别人的夸奖过于谦虚

听到夸奖时,习惯性地回复哪里哪里,这也是常见的中国父母的谦虚和礼仪方式,然而,对宝贝而言,会瞬间摧毁宝贝的自信心。很多家长过分谦虚,完全没注意到宝贝内心的活动,更别提保护宝贝的自信。如果经常这样拒绝别人的夸奖,宝贝很可能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努力了还是做不好,可能出现自卑情绪,并且懒于付出努力。家长们需要做的,只是笑纳别人的夸奖,同时鼓励宝贝做得更好。 k1F中文字网

k1F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