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二代”宝贝心理特点及教育问题严峻,家长切莫大意。有些人因为对挫折的忍受能力差而灰心,这个特征在独一代宝贝身上已经显现,现在在独二代身上更加明显。
我在幼儿园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幼儿园中班的一次教育活动,老师提出问题让小朋友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宝贝都举起小手要求回答问题,老师叫了其中一个宝贝的名字,突然另一个男孩大叫起来,听课的老师们都很惊愕,而班级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似乎对他的表现没有感到意外。
原来是因为男孩举了手,而老师没有请他发言,他就大喊大叫起来。课后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宝贝一贯如此,拿他已没有办法,因为家长对宝贝一味溺爱和迁就。
在教育活动随后的提问中,老师也给了这个宝贝发表看法的机会,而他的回答简直文不对题;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从来不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发言,没有表现出一点儿谦虚好学的精神来。
连举手而没被老师叫到名字这样的小小挫折(甚至我们都不能把这个叫挫折),宝贝都不能忍受,我们还能指望他将来能完成什么样的工作呢?
独二代宝贝,一般都是在家长的赞美声中成长的,很多家长接受了“无批评教育”的科学观念,把“无批评”简单理解为不批评而一味表扬,把“宝宝你真棒!”挂在口上,即使宝贝做错了事情,也无原则地护着宝贝,生怕宝贝受一点儿委屈。
例如,大人说话时,宝贝任意打断大人的谈话、随便插嘴,此时有几个家长能认真地对宝贝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很多家长都是笑眯眯地等着宝宝发表“高见”,听完之后还不忘赞美几句“宝宝说得真好!”
无批评教育,其实说的是尊重宝贝的特点;因为宝贝的经验少、能力有限,他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要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纠正。
例如在上例中,大人说话时宝贝乱插嘴,无批评的做法就是,坚定地告诉宝贝:请你等待2分钟,我们把事情说完,再认真听你说话;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说道:“你这宝贝,怎么这么讨厌!”“大人说话时不要随便打断!”
如果宝贝做到了安静等待2分钟,之后大人也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认真倾听宝贝的谈话;如果宝贝做不到,也要告诉他因为他不能安静等待,所以大人要花更多时间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也就没办法听他说话。这样做,既尊重了宝贝又告诉他正确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无批评教育。
五、独立性差
由于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的过度保护,除学习活动之外,宝贝在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动手机会。尤其对于3岁前的宝贝,家长认为宝宝还小呢,理应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孰不知这样一来,将严重打击宝贝的自信心。
事实上,家长的“过度爱护”,超出宝贝的需要、超出宝贝的承受能力,造成宝贝事事总得依赖家长,对宝贝的发展尤为不利!有个极端的例子:有个5岁宝贝,每天早晨吃的煮鸡蛋都是家长帮他剥了壳的;有一次宝贝参加幼儿园春游活动,到了吃饭时间,老师发现他拿着食物在发呆,询问后才知道,宝贝不知道怎么剥鸡蛋壳!
这种情况对宝贝自信心的损伤是显而易见的:宝贝觉得自己离开了大人的照顾,就什么都不会做,无法生活,他们从心里觉得自己能力低下。
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证实,自信心是获得工作和学习成功、获得生活幸福的关键因素,所以培养宝贝的自信心是家长最该关注的事情,而宝贝自信心就是在他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过程中树立的。
家长如果想把自己的宝贝培养成有自信的人,就要注意让宝贝从小自力更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宝贝自己穿衣、穿鞋、吃饭等等,而家长不妨做个“懒”家长。
例如,宝贝2岁开始,就让他们自己用勺吃饭,家长不要再那么“勤劳”地给宝贝喂饭了。到了4岁,就让宝贝自己练习使用筷子,手巧而心则灵啊。虽然在我们成人看来,吃饭、穿衣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对于3岁前的宝贝来说,这些就是事关重大的任务。
独二代儿童的心理特点说了这么多,似乎还是负面特点说的多而正面的少;仔细想来,原因在于我们对下一代寄予了很高期望,心里想着他们能把缺点都改正了,所以情不自禁地对负面特点格外关注。当然,独二代儿童的心理特点还有很多,例如他们的敏感、好学,他们的自尊心强等等。
和独一代儿童比较起来,独二代宝贝处于一个社会发展更加快速、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他们身上的担子更加沉重,而独一代父母的养育职责也更加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