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因为经济关系,思想关系,政策关系,很多家庭都会选择生一个宝贝,然后全家人都围着这个宝贝转,因为宝贝是这个家庭爱的结晶,是这个家庭爱发散的关键点。
所以,对宝贝爱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有倾尽全力满足宝贝所有要求的家长,有不遗余力让宝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也有尽己所能为宝贝创造美好未来的家长,无论是哪种方式,都体现出父母对宝贝浓浓的爱。
但是,以下几种爱宝贝的方式,千万不要用在宝贝身上,因为这在你的意识里或许是爱宝贝最好的方式,但是对于宝贝来说,却是让宝贝走向“深渊”的加速器。
第一种方式:特殊待遇
宝贝还小的时候,家里所有的人都顺着宝贝的意思,宝贝在家里的地位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宝贝的方方面面都受到特殊的照顾,比如吃“独食”,家里好吃的东西都集中放在宝贝面前,让宝贝一个人吃,还有就是过生日只能让宝贝一个人过,而且是那种非常隆重的过。
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宝贝,自然会觉得自己是特殊的,高人一等,不仅姿势,还会没有基本的同情心,也不会好好的关心他人。
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尽心尽力抚养出来的宝贝连自己都不会关心,只会索要,你会是什么感受?
第二种方式:过分注意
宝贝还小,的确需要很好的照顾,一家人只要有空就围着这个宝贝转,逢年过节的时候亲戚朋友什么的,也是围着宝贝转,宝贝做什么事情都会得到家人和亲戚的夸赞。
这样的宝贝在成为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小太阳之后,也会误认为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不仅一天到晚没有办法安静下来,做事情也没有办法完全集中注意力,了,因为宝贝认为自己是中心,一旦家人的注意力没有在自己身上,就会闹得所有人都不得安宁,不分场合。
第三种方式:轻易满足宝贝的要求
这种就属于溺爱非常典型的一种,那就是宝贝要什么就给宝贝什么,有些家庭等宝贝稍微长大一点,比如上幼儿园或者上小学的时候,给宝贝很多的零花钱,这样的话,宝贝想要什么,更加容易满足。
宝贝想要得到什么东西都能得到,必然不会珍惜物品、浪费金钱且不懂体谅他人,对于物质的追求太过分,生活中也缺乏忍耐和吃苦的精神。
这样的宝贝在家里是能够很好的惯着宝贝,但是到了社会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宝贝就很容易受挫,被社会所淘汰。
第四种方式:生活懒散
宝贝还小的时候是没有什么生活习惯可言的,所谓的生活习惯都是宝贝后天养成的,如果说在教育宝贝的过程中没有任何规矩,允许宝贝想干什么干什么,比如睡懒觉,不吃饭,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等。
这样的宝贝生活随心所欲习惯了,长大了之后容易缺乏基本的上进心、好奇心,做事情的时候集中不了注意力,基本上有始无终。
第五种方式:祈求央告
宝贝吃饭睡觉本来就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但有的时候不听话,你让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什么,但是家长又不舍得责备,就会出现央求宝贝吃饭睡觉的情况,或者以答应宝贝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为代价让宝贝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但是宝贝的心理变化并不是你所想的体谅你,而是你越央求他,他越不按照你说的做,这样的宝贝不仅没有办法明辨是非,而且通常会没有责任心,性格上也不够落落大方,父母在宝贝面前也完全没有威信可言,在宝贝心里,父母已经失去了教育的资格。
第六种方式:包办代替
现在有些宝贝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还不会照顾自己,连基本的吃饭穿衣都要父母来照顾,家务事也是一件都不会做,宝贝根本体会不到劳动的快乐,体谅不了父母做家务的辛劳,也不会主动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家长继续这样保护下去,继续什么事情都帮宝贝做,那么宝贝必定成长为一个懒散,自理能力严重缺乏的宝贝,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第七种方式:大惊小怪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之前的宝贝是不会怕什么东西的,比如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也不怕疼,如果摔跤了往往都是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
但是后来的宝贝有了很多很多怕的东西,也经常哭,这些其实是父母造成的,因为当宝贝受伤了,宝贝生病了,家长都是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娇惯着宝贝,不让宝贝离开自己的身边,这些宝贝,可能一辈子都会懦弱了。
第八种方式:剥夺宝贝独立的想法
在宝贝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个自然而然的想要独立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无意中剥夺了宝贝独立的想法。
这样的宝贝会胆小无能,缺乏自信,依赖心理非常严重,很有可能成为在家横行霸道,在外胆小如鼠的性格。
第九种方式:害怕宝贝的哭闹
如果宝贝一哭闹,家长就马上妥协,那么宝贝就会一直以哭闹,不吃饭的方式来要挟父母,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害怕宝贝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这样教育下长大的宝贝,在内心深处已经种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发展到最后,可能会成为打骂爸妈的宝贝。
第十种方式:不分情况的当面袒护
宝贝做错了事情是要得到教育的,这一点家长是不能袒护的,因为这是让宝贝家里是非观念的必要手段,如果家长袒护的话,宝贝不仅会没有是非观念,还会把父母当成保护伞,性格上也会扭曲,造成家庭不和,在外也容易受到伤害。
中国俗话说道:“宠儿多不幸,娇儿难成才。”
这是告诫家长怎么样去教育自己的宝贝,怎么样去给宝贝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
教会宝贝如何做人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职责。宝贝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首先走出爱的误区。
经常被过度溺爱的宝贝,他们觉得大人所做的一切, 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不懂得为人着想, 也不知道大人的艰辛和付出。
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自私自利、骄横乖张,不懂得宽容,更受不了委屈。他们甚至不懂得礼貌,目无长辈,口无遮拦。
这完全是宝贝的错吗?不要只是抱怨,别人家的宝贝怎么那样懂事,我家的宝贝却是个小霸王。宝贝从懵懂无知到变身霸王并非一日之功,当宝贝习惯了索取,他们就忘记了感恩,他们总在希望别人不断地给予,也不会想到自己要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所以,爱他就教他学会分享,爱他就让他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