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或纵容宝贝的坏情绪都是错的!这三招教你理顺宝贝的负面情绪。我们的宝贝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或者我们可能会看到别人的宝贝有这样的情况。
宝贝一遇到一些小事,就大哭大闹甚至打人;宝贝遇到不会做的题、写不好的字,就愤怒的摔东西;宝贝想做一件事而家长不配合,宝贝就撒泼耍赖,躺在地板上打滚儿;造成这些行为的大部分原因是情绪管理能力欠缺。
如果我们每次都只是就事论事地给宝贝讲道理,那么下次遇到不合心意的另一件事时,宝贝依然会重演大哭大闹、摔东西、打人的行为。
因为你给宝贝当下那个事情讲的道理,只是治标的方法;
我们要教给宝贝如何正确的表达情绪,如何疏解情绪,这才是治本的方法。
当然,这个过程不简单,即使你方法用的对,也不是你刚刚说了一次,宝贝就能马上做到并彻底改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和宝贝一起共同努力。
情绪管理,是一门艺术,是值得我们花心思长时间去学习并掌握的艺术。
情绪管理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和宝贝们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而且还能帮助大家建立和周围人的良好关系,同时还能帮助宝贝们更好地学习以及将来更好地发展客户与事业!
(一)大象与骑象人
美国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把人类心理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我们分裂的“自我”,就如同大象与骑象人。有一半正如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
大象显然是一只动物,很感性很自我;而骑象人具有理性,会分析会权衡。
当宝贝遇到问题大发脾气、大哭大闹的时候,就是心中的那头情绪大象失控了,在大脑中横冲直撞。
可是,宝贝自己大脑中的骑象人,因为没有发育完善,所以力量很薄弱,控制不了这么强大的大象。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来做宝贝情绪的骑象人,引导宝贝将情绪的大象慢慢平静下来,恢复到正常状态。
(二)为什么宝贝自己的骑象人力量薄弱?
美国著名积极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发表了“掌中大脑”的理论,这个理论被用在SEL儿童社会情感课中,非常形象和生动的给宝贝们介绍了我们大脑的相关知识。
在大脑中,控制着我们情绪管理的部分叫“前额叶皮质”。
当我们处理平静状态时,前额叶皮质处于工作状态,让我们能专注地学习、工作和思考。
当我们在愤怒或恐惧当中时,前额叶皮质就失去了与脑干及中脑的连接,处于非工作状态,于是我们的情绪就失控了,会做出一些过分的行为。
而调节我们情绪的“前额叶皮质”,要到25岁的时候才会发育完善。所以,宝贝的情绪管理能力不强,不只是心理原因,还有这个生理原因。
因此,我们首先要降低对宝贝的期望!
别期待着宝贝会像我们成人一样控制好情绪。何况,“前额叶皮质”发育完善的我们,还有很多无法很好控制情绪的人。
有一些妈妈问我:“我就是控制不住我的脾气怎么办?我就是个暴脾气啊,没办法!”其实,主要你用心,只要你肯内观自己,只要你肯不断学习和练习,你的脾气一定会有所改善。
之所以没有改善,是因为你相信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就是无法改善!
你自己都认为自己无法改善,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宝贝做到呢?
所以,当宝贝大发脾气时,我们要有一种接纳的心态,而不是批评、指责甚至失望。
接纳,这里说的是:我们要接纳宝贝的愤怒的感受,但不意味着接纳宝贝因为愤怒而做出的所有行为!
——感受与行为是不一样的,这个区别大家要分清楚。
(三)我们要做好宝贝的“骑象人”
正如前面分析所述,宝贝自己的骑象人力量薄弱,所以宝贝小的时候,就需要我们作为宝贝的骑象人,将宝贝心中那头大象训练有素。
同时,我们在引导的过程中,争取激发出宝贝自己的骑象人的力量,让宝贝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能够通过自己的骑象人,控制好自己的大象!
那么,如何做好宝贝的“骑象人”?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让宝贝认识“大象”
大象,在我的认知里,指的就是感受。
如果宝贝不懂得识别自己的情绪,自然就谈不上情绪管理。所以,想要让宝贝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认识情绪是首先要做的事情。
我的两个宝贝包括我自己,当然,只要是有类似内容的,都可以实现这一个功能。
我们要做的不是天天让宝贝看,而是:
问问宝贝,今天都有什么感受?让宝贝指一指出现了哪几种情绪。
宝贝,为什么有这个感受呢?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和妈妈说一说吗?
今天的妈妈在你的心里是哪一张表情?为什么呢?
妈妈今天有了这几个感受,因为妈妈今天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通过经常这样与宝贝沟通感受,不断丰富宝贝感受的词汇宝贝才能准确的掌握自己的情绪状态,才能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在这一步我们其实会发现:我们自己的感受词汇少得可怜!
我们平时习惯了用“感觉不好”、“感觉挺好的”这两句话才形容我们所有的感受。在我们这样的这种影响之下,宝贝的感受词汇也很匮乏。
所以,这个环节是我们和宝贝共同学习的环节。
(2)引导宝贝及时从负面情绪中冷静下来
当宝贝能够察觉到此刻是开心的、难过的还是愤怒的时候,就可以慢慢引导宝贝及时在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暂停。
这个暂停,不是宝贝发怒了,我们就把宝贝赶到一个房间,让他自己冷静;
而是我们引导宝贝,当发怒的时候,及时察觉,并主动让自己冷静。
因为:
我们赶宝贝去冷静,在宝贝看来,这更像是惩罚;
宝贝自己去冷静,他会认为自己在努力变得更好!是自己在掌控自己的情绪,会有力量感!
当然,最好的引导方式,就是大人先做好榜样。言传不如身教,这是一句真理。
我和我老公都是急脾气,我的两个宝贝脾气也都比较急躁。我接纳这样的自己,也接纳这样的宝贝。但是,我的接纳并不意味着我就安于现状。我在接纳的同时,在不断的自我调整与改善,争取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越来越好。然后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家人。
这里举两个例子:
(a)我生气的时候
宝贝每天都在成长都在变化,我们每天面对的问题都不一样。当我自己状态不太好,而宝贝们又有一些不良行为时,我可能会发脾气。
当我对宝贝大声说了几句话后,当意识到自己失控了时,我会对宝贝说道:“淏仔,妈妈现在很生气!情绪很糟糕!妈妈需要冷静一下。这个问题先放下,等平静后再说。”
然后,我可能会去厨房做点事情,也有可能回到卧室看看书,还有可能出去拿个快递散散步。过了一会儿我的情绪平稳了,淏仔的情绪也恢复的时候,我们会继续再讨论一下刚刚的事情,然后关注于问题解决的方法。
(b)淏仔生气的时候
当我做了几次这样的示范之后,淏仔也便有意识地在愤怒的当下抽离自己。记得有一次,他生气的朝我大吼,我有了不被他尊重的感受,于是我说道:“淏仔,注意一下你对我说话的方式。”
淏仔意识到自己失控了,不再说话,很生气的把自己关在了屋里。我在客厅坐了一会,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的时候,淏仔开门出来了,对我说道:“妈妈,刚才我生气了,我态度不好,对不起。”我抱抱他,对他说道:“嗯,妈妈感受到你的愤怒了。你自己就找到了让自己冷静下来的方法,妈妈为你开心。”然后,我们再继续讨论之前的事。
即使到现在,我和宝贝们都有生气的时候,我们就在每次情绪来的时候,互帮互助,共同改善与进步。
(3)与宝贝们一起做“愤怒选择轮”
问一问自己:做什么事情会让我开心?做什么会让我低落的心情好一些?
然后,写下你的答案。
我相信不会只有一种。因为我的两个宝贝,都能写出八九种方法。比如:画画、睡觉、听音乐、玩玩具、吃好吃的……
然后,把这些方法写在一个转盘上,当情绪来的时候,就去转一转,转到哪个方法就尝试一下,看是否真的能帮我们平静下来。
如果真的有效,就继续保留;
如果试了两次没有效果,就可以删除。
每个人的方式都会有所不同,所以转盘不建议通用。
当然也可以用其他你们喜欢的方式。
比如:我给两个宝贝用的不是转盘,是给两个宝贝每人一个小罐子,把每个方法写好团成一个个小球放在里面,当情绪来的时候,就伸手进去抓一个。
对于这个愤怒选择轮,大人要先用起来,给宝贝做个示范,这样效果最好。
每次当宝贝用的时候,我们都及时给予鼓励的反馈,无论是选择的方法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我们都会有收获的。
当方法无效,我们可以建议宝贝再选一个,然后对宝贝说道:“你又发现了一个方法不好用,这是我们这一次的收获哟!”
当方法有效,我们可以说道:“这个方法果然有效呀!你的方法真的很有魔力哟!你在生气的时候想到了暂停,想到了你的选择轮,这真是一个值得开心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