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毁掉宝贝的“毒药”,不是打骂和离婚,而是父母的这种行为。不是和我问好,而是:“妈妈,你终于回来了,快给我玩会儿手机!”
闺蜜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手机从包里拿了出来递给了宝贝,给宝贝之前,还特意的把屏幕亮度和无线调好了。我感觉到很诧异,但毕竟是在闺蜜家,也没好意思说什么。从进门到一起张罗做饭吃饭,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宝贝一直很安静的待在客厅玩弄着妈妈的手机,就连吃饭的时候,宝贝都是边看动画边吃饭。而闺蜜全家似乎都习惯了这种方式,谁都没有发现异常,或许他们之前也尝试管过,可能都以失败告终吧。
最容易毁掉宝贝的“毒药”,不是打骂和离婚,而是父母的这种行为
相信现在很多家庭都有这种情况,宝贝见到父母回家后,就会央求着要手机或是平板玩耍,这似乎无关于年龄,手机里总能找到各类儿童喜欢的软件,有统计表明,很多宝贝从一岁多就开始喜欢上玩手机,他们会看以看各类视频为主,而3岁以上的宝贝就会自主下载软件,玩各类游戏,6岁以上的宝贝就会和人语言聊天……
造成网民低龄化的原因,正是家长对于宝贝玩手机的纵容,而家长的纵容导致了宝贝越来越痴迷网络世界,痴迷于各种新鲜的视频和好玩的游戏,而这种行为对年幼的宝贝而言,伤害是巨大的。最容易毁掉宝贝的“毒药”,不是打骂和离婚,而是父母对宝贝玩手机的纵容!
家长对于宝贝玩手机的纵容,给宝贝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
如果家长对宝贝玩手机的行为不管不顾,认为宝贝玩手机能够很安稳,不会捣乱,不会调皮,不会时不时的麻烦自己,如果家长有这种想法,就是对宝贝的不负责任,宝贝也会因为家长的行为被彻底毁掉。
长时间玩手机的宝贝,会影响视力,影响脊椎发育,影响睡眠质量,影响心理发育,影响身体发育,耽误学习……这些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有很多数据表明经常玩手机的宝贝和不玩手机的宝贝,在同一个年龄段内,思维的活跃性相差了5倍不止,爱玩手机的宝贝被局限在了对电子产品的痴迷中,而不玩手机的宝贝相反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生活,实践社会,开阔眼界。
每个年龄段的宝贝,对于手机的需求不同,但危害也不同
年龄小的宝贝,手机带来的危害大多是身体方面的影响,比如有损视力,有损大脑发育和思维活跃,运动能力差,饮食不规律,生长发育缓慢……等等,这些情况都是对于幼龄儿童的影响,因为此时的他们刚刚接触世界,自我认知能力差,需要家长的管控,如果家长因为溺爱宝贝而不对宝贝玩手机这件事情加以约束,就会导致宝贝手机成瘾,出现上述情况。
而年龄稍大一些的宝贝,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他们更会用手机尝试各种新鲜事物以及禁忌事物,而此时手机对他们不仅仅只有身体的伤害,心理的伤害也更为严重,比如热爱暴力血腥的游戏,出现早恋的情绪,被不法分子利用胁迫,这些都有可能发生,而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就是家长的纵容,不加以管控。
作为家长,我们在养育宝贝的过程中,要有必要的威严,对于宝贝玩手机成瘾这件事要从小遏制,加以管控,并不是说不让宝贝接触电子产品,而是应该最起码的做到陪宝贝一起接触,管控好时间,不然宝贝形成对手机的痴迷。多带宝贝外出,多陪宝贝读书,培养正确的学习方式,这些才是家长最应该做得。没有哪个宝贝能自己成材,家长如果缺了陪伴和关心,宝贝注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