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宝贝一般3岁左右就开始上幼儿园了,我们家长一般认为那么小的宝贝去上幼儿园也只是锻炼下,没想着要让他学到什么,那么幼儿园到底会教宝贝什么么?一起来看看吧!
开学了,总是会碰到家长问老师:“幼儿园具体都教些什么?是不是整天都在玩??”
在很多家长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幼儿园应该像学校一样教拼音、算术等等。但事实上,宝贝们在幼儿园里学的除了知识技能外,还有更多无形的东西,老师可以这样回复家长哦~
教宝贝学习交往
其实,许多3岁左右的宝贝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宝贝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教师和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
宝贝学会怎样参与别人的活动,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可以上前招呼,你在干什么呀?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默默看别人玩,或者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样的社交对于宝贝长大之后融入集体大有帮助呢。
教宝贝尊敬老师
不要以为“尊师”是上了学的宝贝才要学的内容,其实,要在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要先让宝贝有这个意识。让宝贝在幼儿园里只要遇到老师都会习惯性问候“老师好”,老师反过来夸宝贝懂事、懂礼貌,在老师这样的评价下,宝贝自然更加喜欢幼儿园。
教宝贝学会生活
在家里,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比如:扣纽扣、梳头发、拿玩具,总是会忍不住上去帮一把。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对这么多小朋友做这样的关照,他们会要求宝贝们在规定的时间里穿好衣服,要求他们在多少时间内到教室外边排队。
宝贝在幼儿园里学会了自己穿鞋,开果汁瓶盖,知道上了洗手间之后要洗手。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了宝贝相当的自信,也给爸爸妈妈莫大的方便,你带他出去旅行或去朋友家做客,再也不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着他、帮着他了。
教宝贝照顾自己
幼儿园生活,本身就是让宝贝去学习一些家长没有时间或者说是没有耐心去教育宝贝的那些芝麻大点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说早晨起来怎么穿衣服和袜子,比如说吃饭时怎么拿筷子,比如说完饭后又要怎么去刷牙,再比如说是大便之后怎么擦干净小屁股……所以说,宝贝在幼儿园学到的这些生活点滴就是要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
教宝贝保护自己
宝贝在独立生活的能力中还要学会保护自己。比如吃饭的时候喝水的时候要注意别烫着自己、比如跟小朋友玩耍的时候要注意自身安全,危险动作的游戏不要参与,感觉到危险的时候要学会喊老师相救。
还有在幼儿园之外找不到老师和爸爸妈妈的时候:不跟陌生人说话,不让陌生人把自己带走,不吃不喝陌生人给的东西。要记住家长的电话号码,要找可靠的人(比如警察叔叔)求救。总之,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教宝贝关心别人
这一点,不同脾气性格的宝贝,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有的宝贝时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无理,也总能“自控”地不发生过火的事情。如果宝贝能够学会控制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顺利很多。
教宝贝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其实跟关心别人的感觉差不多,有着同一种的解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可是,这一意义,宝贝至少要等到长大以后估计才能真正的懂得。但是,引导宝贝在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要学会伸出手去帮助自己能够帮助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宝贝慢慢去体会,真诚地给予别人及时恰当的帮助, 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家园配合,宝贝更出色
很多家长接宝贝放学的时候,都会给宝贝买上几样零食,宝贝一出来,就忙不迭地帮宝贝拿东西,甚至回到家之后,也从不要求宝贝遵守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
这样的做法,会让老师们在幼儿园对宝贝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有连贯性的过程,所以如果家长能在家里让宝贝坚持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对宝贝的教育,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宝贝早睡早起少吃零食
一到周末或者假期,家长大多会放任宝贝晚睡晚起,零食也会供应得比平时多一些,但是这样不利于宝贝养成良好的作息和饮食规律,开学之后,还很容易让宝贝出现假期综合症。
宝贝的习惯是长期养成的,最好不要因为周末或者放假打乱,这样才能让宝贝有良好生活习惯,为宝贝奠定一生的健康基础。
让宝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幼儿园,宝贝们已经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回到家,家长的关爱和心疼,很多宝贝又过上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建议回到家之后,家长依然让宝贝动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能培养宝贝自理能力,也能让宝贝积累自信心。
陪宝贝玩一玩幼儿园学会的游戏
宝贝在幼儿园学会了新的儿歌和游戏,家长不妨陪他们唱一唱、玩一玩,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能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还能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增加学习的兴趣。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在乎开跑的时候多抢几步,在乎的是持续的动力和能力。家长们不希望宝贝输在起跑线,所以盼望幼儿园能多教知识。但是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宝贝拼音和算术,还有习惯养成、还有能力培养……这些,才能给宝贝灌入一生成功的动力。
幼儿园顺从宝贝的发展规律,教会他们一生受用的东西;作为家长,也希望您能看到幼儿园的努力和专业。请坚信一点:只有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才能给宝贝最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