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①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由远端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牌经。②拇指伸直,由指端经罗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牌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③在拇指末节罗纹面作旋推法,亦称为补脾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位置:食指桡侧缘,从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
次数:100~300次。
主治:腹泻、痢疾、便秘、脱肛。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骨尖成一条直线。
操作:推法为主。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均可。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作直推,分别称为推上七节、推下七节。
次数:100~300次。
主治:腹泻、痢疾、食积腹胀、肠热便秘。
位置:尾椎骨末端。
操作:以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用拇指面旋推本穴,称旋推龟尾。
次数:100~300次。
主治:腹泻,便秘,脱肛,遗尿,痢疾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