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特别粘人是怎么回事

对于宝宝来说,最大的依赖是父母。所以很多宝宝都会粘着父母。但有些宝宝却特别粘人,这样举动有些反常。那么宝宝特别粘人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吧。 nZf中文字网

nZf中文字网

“妈妈!妈妈!你快来陪我嘛!” nZf中文字网

“妈妈呀!你一直抱着我好不好?” nZf中文字网

“妈妈呀!你快点过来呀!” nZf中文字网

如果说宝贝是开心果,那么,黏人的宝贝还会是“年糕”或者“口香糖”时刻粘着你—— nZf中文字网

说不放,就不放! nZf中文字网

过度黏人的宝贝,真让人抓狂! nZf中文字网

很多妈妈都无奈地说道: nZf中文字网

“我上厕所的时候,宝贝都会在门口盯着我!” nZf中文字网

“我觉得我就是一个时刻被监控的、且必须随叫随到的犯人!” nZf中文字网

“如果某个瞬间,我发现宝贝一个人在玩耍,我会呆在原地不动,静静享受一个人的自由,哪怕只有一分钟!” nZf中文字网

“即使宝贝在睡觉的时候,我紧张的神经也不能休息,偶尔会听到宝贝叫我,仔细查看并没有,我已经产生了幻觉!” nZf中文字网

面对黏人的宝贝,父母身心疲惫,耐心高度透支,父母时刻都处于无奈又抓狂的状态,偶尔情绪崩溃的时候,免不了对着宝贝生气发火。 nZf中文字网

“你这宝贝,我一秒钟都不能离开,你到底要怎样?” nZf中文字网

“我得做事情呀!难道你不能自己玩一会儿?” nZf中文字网

“你总要我陪着你,天了!我该拿你怎么办?我是你的奴隶吗?” nZf中文字网

可是,抱怨、生气有用吗? nZf中文字网

并没有...... nZf中文字网

心理学家西尔斯等人研究发现:当宝贝黏人或者渴望关注的时候,如果母亲越急躁、越爱责骂宝贝、越不耐烦,宝贝越有可能表现得更依赖人。 nZf中文字网

为什么我的宝贝如此黏人? nZf中文字网

国外研究者将黏人、过度依赖的宝贝归为“焦虑型依恋”,并提出了四个有意义的假设: nZf中文字网

1. 有的宝贝生来就比别的宝贝需求更高、更焦虑、更敏感。 nZf中文字网

例举一个常用的关于敏感的测试表: nZf中文字网

①宝贝很容易受到惊吓 nZf中文字网

②对灯光、气味、声音、疼痛非常敏感 nZf中文字网

③能察觉细微的细节变化 nZf中文字网

④如果你对他提出过多要求,他会烦躁或惊慌 nZf中文字网

⑤内心世界丰富多彩,想象力超群 nZf中文字网

⑥很容易被你的情绪影响 nZf中文字网

⑦受到很多人关注时候,会紧张害怕 nZf中文字网

如果以上各项多数符合“是”,那么,他可能就是天生敏感的宝贝。 nZf中文字网

对于天生敏感的宝贝来说,他们生来就比别的宝贝更焦虑,感受力也远远超过一般宝贝,偶尔的风吹草动都会激发他们的“不安全感”。 nZf中文字网

“天生敏感的宝贝是一个潜力股,如果你养育方法得当的话。” nZf中文字网

2. 生产过程及产后几周内发生创伤事件,会增强宝贝的生理焦虑反应。 nZf中文字网

研究表明,出生时候经历过窒息的宝贝对环境更加敏感,生产过程及产后几周的创伤事件,会直接导致宝贝焦虑、黏人、不安全感。 nZf中文字网

对于这类宝贝,我们需要耐心陪伴,多给宝贝一些安全的经历,慢慢让宝贝建立自我的安全模式。 nZf中文字网

3. 宝贝被过度满足而被宠坏,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更加渴望依赖。 nZf中文字网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里写到,“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宝贝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顺!” nZf中文字网

为什么我们小的时候,普遍都是父母眼中乖巧独立的宝贝? nZf中文字网

而现在的宝贝,父母绝对重视、长辈无比宠爱、老师悉心照顾;家里想干嘛就干嘛,外面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达不到目的一哭二闹三打滚...... nZf中文字网

和小伙伴玩耍偶尔磕着碰着,那可是天大的事情;逢年过节、过生日,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同学,全都捧着他围着他。 nZf中文字网

弗洛伊德早期的研究中提出,“父母过度关爱宠坏宝贝,会导致宝贝特别需要关爱,无法容忍挫折。” nZf中文字网

被宠坏了的宝贝,就会天天黏着父母,习惯了无微不至的陪伴。 nZf中文字网

如果说想要让宝贝不黏人,学会独立,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应该先做点什么? nZf中文字网

4. 宝贝经历过真实的分离或是受到过威胁、抛弃,对分离更恐惧。 nZf中文字网

人工由于某些原因,宝贝过早被送进幼儿园,或者经常更换照顾者,就会让宝贝不停遭遇分离的体验。 nZf中文字网

有研究证明,“儿童早期与母亲分离”产生的效果是会积累的,而最安全的分离剂量是“0”。 nZf中文字网

也就是说,在宝贝小的时候,妈妈最好不要和宝贝分离。 nZf中文字网

宝贝时刻黏着你,是真的需要你陪吗? nZf中文字网

1. 真性需求——希望你即刻出现,并满足宝贝需求。 nZf中文字网

“妈妈,你快来看,我堆的这个城堡可漂亮了!”此时,宝贝想展示自己努力的结果,通过你的肯定,从而获得自信。 nZf中文字网

“妈妈,这个盒子我怎么也打不开,你可以帮一下我吗?”当宝贝遇到一些自己没办法解决的困难时,需要我们帮助。 nZf中文字网

这些时候,他的“黏人”就是“真性需求”,只需给予相应的回应即可。 nZf中文字网

2. 假性需求——可以通过“延迟游戏”来解决。 nZf中文字网

有时候,宝贝因为太习惯你的陪伴,不管你在做什么,都会一直想要占有你的陪伴,此时,可能只是习惯性的过度依赖。 nZf中文字网

当判断出宝贝是假性需求的时候,可以用延迟满足的游戏和宝贝“周旋”。 nZf中文字网

但需要特别注意一点,当宝贝提出假性陪伴需求时,要用耐心的语气肯定回答他“好的”,然后慢慢延迟。 nZf中文字网

答应他们的需求,实际上就是给予宝贝一份表面的满足感。 nZf中文字网

宝贝有了这份满足感,就算我们没有立即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满足的。 nZf中文字网

黏人的宝贝不能硬来,只能软攻! nZf中文字网

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桌子上有一颗糖果,如果宝贝能忍着,过半小时后再吃,就会得到两颗糖果。 nZf中文字网

简单说,就是让宝贝学会忍耐。 nZf中文字网

那么,有没有可能将这个概念延伸一下,应用到黏人的宝贝身上,让宝贝学会忍受自己玩耍,可以接受妈妈短时间的离开呢? nZf中文字网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游戏是生命的主要元素。” nZf中文字网

用“延迟满足的游戏”化解黏人?让我们来试试看~ nZf中文字网

“猜猜看” nZf中文字网

“妈妈!妈妈!你在哪里啊?”宝贝在玩具屋传来了习惯性的呼唤。 nZf中文字网

此时我正在厨房做饭。 nZf中文字网

按照惯例,我会不耐烦地问她怎么了,然后丢下手中的琐事,去回应她提出的要求。 nZf中文字网

但这次我并没有立刻出去安抚她。 nZf中文字网

“宝贝,我在这里,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哦!”我耐心地应答着。 nZf中文字网

“是哪里啊,妈妈?”宝贝好奇地问。 nZf中文字网

“宝贝,我给你一点线索,你要好好猜一猜,我这间屋子里面,有冰箱!” nZf中文字网

“还有什么呢?”宝贝边玩玩具,边问着。 nZf中文字网

“还有榨汁机、还有水池。” nZf中文字网

“妈妈,水池是干什么的?那还有什么呢?” nZf中文字网

“还有电饭锅、烤箱……” nZf中文字网

在与宝贝一问一答的互动游戏过程中,宝贝对陪伴的渴望和需求就会逐渐缓解。 nZf中文字网

如果感觉宝贝的情绪有变差的迹象,我会回答得更有趣味一些。 nZf中文字网

如果5分钟、10分钟过去了,宝贝并没有跑过来黏着我,那这次游戏就很有效,我也能很快做好一餐饭菜了。 nZf中文字网

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过程中,宝贝的专注力是有限的,所以,为了确保这次短暂的独立玩耍是一次成功的经历,我会在宝贝不耐烦之前及时出现在她面前,鼓励她说道: nZf中文字网

宝贝,你刚才是自己玩耍的,做的很不错哦。下次,我们再玩这个“猜猜看”的游戏吧! nZf中文字网

“迷路了” nZf中文字网

有时候,当宝贝叫我过去的时候,我先马上回答“好的!”然后继续忙自己的事情,等待一会。 nZf中文字网

当宝贝再次呼叫时,我就会回答:“宝贝,我好像迷路了,找路需要一点时间的,再耐心等一会儿好吗?”或者让宝贝过来找我。 nZf中文字网

不论是几分钟后你出现在他的身旁,还是他主动找到你,对宝贝来说,都是一次“独立”的经验。 nZf中文字网

游戏,是解决亲子问题的万能钥匙。 nZf中文字网

看似简单的游戏不仅能让黏人的宝贝学会等待,而且可以在等待的过程中给宝贝独自玩耍的机会。 nZf中文字网

这一次次独立玩耍的经验积累,就能让宝贝收获到独立的勇气,何乐而不为呢! nZf中文字网

泰戈尔在诗里这样写道,“我们几乎忘记了如何像宝贝般享受游戏。”我们有时会忘记了如何游戏,忘记了宝贝们本该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 nZf中文字网

每个宝贝都是如此特别,如果你深深感觉自己有一个黏人的宝贝,如果你想让宝贝学着独立,如果你足够爱你的宝贝,那就寻找你们专属的亲子小游戏吧。 nZf中文字网

相信我们每一位父母的心里,都闪着爱的光芒,就像宝贝看着你时,那双充满爱意的眼睛。 nZf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