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婆婆一起合作育儿

育儿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家庭长辈的参与更加和谐育儿有效,那么如何和婆婆一起合作育儿?当了妈妈之后,我加了一些妈妈群,发现每一个群里的妈妈都在吐槽婆婆,或者吐槽自己和婆婆之间因为育儿产生的摩擦和矛盾。 hAR中文字网

她们和婆婆产生的那些矛盾看起来都很具体,比如宝贝感冒了要不要吃中成药?衣服穿多少合适?让宝贝自己吃饭还是追着喂?给宝贝吃什么?怎么吃?要不要给宝贝把尿……透过这些摩擦和矛盾,我们看到什么? hAR中文字网

hAR中文字网

第一、妈妈和奶奶是带娃的主力军 hAR中文字网

婆婆住家里帮忙夫妻俩带宝贝,这种几个人一起养宝贝的混合抚养的模式在中国是一个很普遍且未来将长期存在的现实。 hAR中文字网

既然带宝贝的人不止一个,那就容易产生矛盾。无论是婆媳,还是夫妻都容易因为育儿产生矛盾。 hAR中文字网

很多家庭里面,因为爸爸不带宝贝,带宝贝的主力军是妈妈和奶奶,所以这两个女人就容易产生矛盾。 hAR中文字网

其实,从这个层面来讲,有了宝贝后,婆婆才是女性带娃的最大支持力量。婆婆是妈妈的同盟,而不是敌人。 hAR中文字网

第二、婆媳育儿矛盾是由两代人的差异导致的 hAR中文字网

如育儿方式、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价值观、个性等多方面差异,再加上近距离相处,这些差异就容易激发矛盾。 hAR中文字网

因为老一辈的人从匮乏的年代走过来,他们习惯了节俭的生活方式,要让她们改变很困难。还有很多老人喜欢追着喂宝贝饭,其实是因为她们童年,少年时代经历过饥荒的创伤,与其说怕宝贝饿着,不如说怕自己内在的宝贝挨饿。 hAR中文字网

第三、婆媳矛盾其实背后是权利之争 hAR中文字网

两个人在争谁是对的,谁说的算,谁对宝贝的养育有话语权。 hAR中文字网

婆婆和媳妇的内心都有一个声音:我的想法是对的,你跟我想的不一样一定是错的。你既然是错的,就应该听我的。 hAR中文字网

理论上讲,妈妈应该是在养宝贝上说得算的那个人,但是现实比理论更复杂。 hAR中文字网

与其追求谁说的算,不如追求大家一起合作,更好地育儿。 hAR中文字网

虽然老人带宝贝会有一些弊端,如老人对宝贝过度保护过度限制,对宝贝自主能力的培养不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要老人帮忙育儿,年轻父母也不应该剥夺宝贝从老人那里获得爱的机会。 hAR中文字网

抛开老人带宝贝的一些问题,老人带宝贝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 hAR中文字网

老人自己带过宝贝,有一些宝贵的经验可以使用。 hAR中文字网

爷爷奶奶带宝贝,宝贝就多了两份爱,可以体会到除了父母之爱以外的爱。 hAR中文字网

老人带宝贝比你请保姆、送宝贝上托儿所更让你放心。 hAR中文字网

混合抚养可以让宝贝学习到人际相处的一些技巧,学习到与不同的人怎么去沟通、相处,让宝贝从小就适应多元、复杂的现实环境。 hAR中文字网

老人帮忙带宝贝,妈妈可以多一些自己的时间,这会让妈妈心情愉快一些,对宝贝也更有耐心一些。 hAR中文字网

不要认为老人的方式与你不同,就一定是错的。其实你是对的,老人也是对的,只是大家的方式不同。 hAR中文字网

其实纸尿裤有纸尿裤的好处,尿布有尿布的好处。只是我们针对个人家庭的情况,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家庭的养育方式。 hAR中文字网

其实婆媳的育儿矛盾中,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大家的想法、观念、做法有差异。 hAR中文字网

只有先抛开对错观,才能更好地合作育儿。 hAR中文字网

与其争谁说得算,不如进行分工和合作,大家一起把宝贝养好。 hAR中文字网

很多妈妈的痛苦是:自己也需要婆婆帮忙带宝贝,但是又不接受婆婆带宝贝的方式,可是她又不能(没时间没精力)自己带宝贝,也没法要求婆婆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结果,把自己搞抑郁了。 hAR中文字网

因为她陷入到一个无解的难题里面。 hAR中文字网

也许,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没人能像你一样把宝贝照顾得那么好,但你依然要懂得放权,适当地让别人帮忙带宝贝,也要允许别人在带宝贝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方式来。 hAR中文字网

婆婆、丈夫他们带宝贝的方式一定会与你的不同,懂得合作,信任别人,才能让自己和他人更好地完成育儿工作。 hAR中文字网

当有矛盾和差异时,不要情绪化,可以用具体化的方式解决问题。 hAR中文字网

有的妈妈遇到和婆婆有育儿分歧时,会很有情绪,控制不住地想去责怪婆婆,容易导致婆媳矛盾激化。 hAR中文字网

遇到这种时候,丈夫要站在妻子这一边,起到支持的作用,不是要求丈夫站在妻子这一边,去指责婆婆——自己的妈妈,而是代表夫妻俩和自己的妈妈提一些想法和意见。一般来讲,儿子提的一些意见和要求,妈妈更容易接受。 hAR中文字网

现代家庭中想要完成育儿工作,需要大家分工和合作,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平和、具体地沟通。 hAR中文字网

搞清楚自己的原则,设置一些界限或者底线很重要,同时,要学会坚持你自己。 hAR中文字网

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妈妈会抱怨老人哪里做得不对、哪里做得不好,但是她们自己又不肯坚持去做她们认为对的、好的养育行为。 hAR中文字网

其实是因为她们的内心并没有强大和成熟到可以坚持去做一些老人并不认可的事情。 hAR中文字网

她们还是宝贝的心态,在“养育宝贝”这件事情上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 hAR中文字网

只有摆脱在育儿上需要老人百分百认可的心态,才能更得心应手的养育自己的宝贝。 hAR中文字网

放下完美主义,提高合作中的容错率。 hAR中文字网

很多妈妈在刚开始当母亲时,相信存在一种非常完美的养育方式,如果能掌握,就会养出一个完美的宝贝。这种完美主义会导致对宝贝的很多事情过度焦虑和紧张,对自己,对别人养育宝贝的方式会有很高的要求,这必然会导致挫败。 hAR中文字网

现实是没有完美的人生,也没有所谓的完美的养育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它的优点和局限性。 hAR中文字网

老人带宝贝也好,年轻人自己带娃也罢,每个人在育儿的过程中都会犯一些错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错误能够带来成长。 hAR中文字网

老人本没有责任和义务帮我们带宝贝,但是他们却一直在努力默默付出。对这类付出型父母,我们应多一些感激,多一些理解和体谅。 hAR中文字网

有了宝贝之后,婆婆是妈妈的同盟和帮手。 hAR中文字网

奶奶和妈妈都是爱宝贝,只是大家爱的方式不同。 hAR中文字网

大部分的婆婆和大部分的媳妇其实都是普通人,她们中没有谁是绝对的坏人,既然是普通人,每个人就会有自己的局限和问题。 hAR中文字网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找到自己心态稳定平和的相处之道,才能在合作式育儿中更轻松快乐地养育宝贝。 hAR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