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3岁前,老母亲们恨不得赶紧送到幼儿园,好轻松一下。可当宝贝真的要上幼儿园了,妈妈们非但没觉得轻松,还更紧张了。担心宝贝能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能不能跟小朋友融洽相处?会不会听从老师安排?
养宝贝真是熬熬熬的过程,有操不完的心。
三岁之后的宝贝,进入幼儿园,要开始融入社会小集体,需要一个很重要的能力——社会力。
社会力,就是与社会接触的能力,包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还有解决事情的能力,它比智商还重要。
慢热的宝贝
更善思考和规划
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宝贝比较内向、慢热,和小朋友总是玩不到一起,很怕将来一直如此。
其实,宝贝慢热,不一定是坏事。
在一个综艺,叶一茜家的小亮仔,还有刘畊宏家的小泡芙也有参与。
活动主题是几个小朋友到幼儿园当小老师。
刚开始自我介绍时,小亮仔比较害羞。叶一茜透露,小亮仔就是慢热型的宝贝,但是一旦打开了自己,他的社交圈子就会变得很广。
而小泡芙妈妈也说到小泡芙是慢热型。但是小泡芙的慢热,是因为到了新环境,需要先观察一段时间。
我们通常有一个概念,如果宝贝在一个群体里是很积极的,就觉得这个宝贝是人气王,社交能力强,会认为慢热型的宝贝,好像社交能力比较弱。但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的相关研究认为慢热型的宝贝,更善于思考和规划。
针对这类宝贝,家长可以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宝贝多接触公共环境,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触。有些家长会选择给宝贝报早教班,跟很多小朋友一起玩;也可以带去公园、游乐园等公共区域活动,多接触其他社会群体;也可以在家里办派对,邀请小朋友们到家里玩……
培养宝贝的领导力
社会力,包涵了一个重要的能力——组织能力,即领导力。
有些宝贝表现出很强的领导能力,会组织小朋友们一起玩,会协助老师规范秩序,让其他小朋友跟着他的节奏走。
在上面提到的节目中,有个大宝贝带领其他小朋友做游戏,就表现出很强的组织能力。能临场应变,提出不同的游戏方法,让小朋友们跟着他的指令进行活动。
这个宝贝的妈妈,就透露了他们家培养宝贝组织能力的一个方法。
在他们家,会定期举行家庭会议,并让宝贝来主持。家庭成员都需要发表意见,给各自评星,看下有哪些没做好的。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宝贝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还能培养责任心,还能让家长宝贝反思行为,有利于沟通。
换位思考对宝贝非常重要
父母担心宝贝不听从老师的安排,表现不佳。其实这也是有办法解决。
那就是角色扮演,也是换位思考的一个方法。
节目中的小朋友充当了一天的小老师,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更体谅老师的不容易。
并且,在帮助其他小朋友的过程,宝贝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合作意识,也是社会力重要的元素。培养合作意识,首先是要学会帮助别人。帮助别人的时候,宝贝体会到合作的乐趣。被帮助的宝贝,也能体会合作的意义。
在家庭中也是如此,宝贝参与家庭事务,也能更理解父母的辛苦。宝贝主动要求帮忙的时候,家长不要一下子就拒绝,给宝贝机会尝试。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宝贝的动手能力也会增强。
在宝贝帮完忙后,记得要及时表扬,让宝贝知道他是被需要。这种被需要的成就感,会让宝贝更积极主动去帮助别人。
同理,让爸爸们完整带一天宝贝,他们就更能理解妈妈的辛苦。
实践,是另一种教育方式
宝贝吃饭是一件让家长头大的事情,我们也曾聊过很多次。其实,如果宝贝体验了食物得来不易的过程,宝贝会对食物就有新的认识。
一位妈妈苦恼宝贝不吃米饭,就干脆带宝贝去插秧。劳动了一下午,宝贝的兴趣依然不减。当天晚上回家,宝贝喊腰酸,连米饭都吃得一粒不剩。
家长说宝贝不爱吃蔬菜,其实可以带宝贝种植蔬菜。自己亲手种的,吃起来分外香。
实践,是另外一种教育方法。这也有助于培养宝贝的游戏力。
所谓游戏力,除了在玩中学,要换位思考,还有让宝贝去体验。
幼儿园就是小集体,让宝贝自己在环境中成长比家长口头说多少遍都有效果。
宝贝们相处有矛盾会吵闹,这都没事的,因为这些对宝贝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有些家长会代替宝贝去解决宝贝们的矛盾和冲突,这是不可取的。宝贝才是矛盾冲突体的主体,家长不能越俎代庖,应该放手让宝贝自己去解决。宝贝自己参与,或多或少都有进步。
培养宝贝的社会力,注意是三点:
1. 尽量为宝贝创造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玩耍的机会。
2. 为宝贝营造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活动。比如组织派对或者串门的机会,夏令营、冬令营也尽可能多参与。
3. 让宝贝多帮助其他人。帮助人的同时能让宝贝更好地成长。让宝贝体会到在合作当中可以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多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宝贝的社会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等等,一定会快速提升。
不要因为宝贝在特定环境里的表现,就给宝贝下一个“未来就是如此”的标签。宝贝的可塑性很大,家长要做的就是竭尽所能给宝贝一些培养和建构宝贝社会能力的机会,其他的让宝贝自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