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发热要注意哪些

宝宝发热要注意哪些危险信号?很多宝妈担心发烧不及时护理会烧坏脑子?下面来看看面对宝宝发烧,宝妈需要提前了解哪些? A53中文字网

发热——儿科门急诊最常见主诉,也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急诊与住院原因。加拿大著名医学家Willian Osler(1849-1919)曾说过,“人类只有三大敌人:发热、饥荒和战争,其中迄今为止最大、最可怕的敌人是发热。”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发热”在人类发展进程的重要地位,更揭示了人们对发热的恐惧。 A53中文字网

如果一个宝贝有点咳嗽,或者流鼻涕、拉肚子,家长不一定会带去医院看(很多时候会自己根据经验先给点药吃)。但是只要出现发热,多数家长都会带去医院看病。 A53中文字网

在儿科门急诊,发热绝对是最常见的主诉,没有之一。因此,对于儿科医生而言,如何掌握发热的诊治策略,尤为重要。 A53中文字网

一、是不是发热? A53中文字网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中国儿童急性发热指南定义为体温升高超过1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 A53中文字网

以某个固定体温定义发热过于绝对,但大多数医学研究采用肛温≥38℃为发热;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 A53中文字网

但是,发热受到性别、年龄、种族、昼夜、季节等变化的影响,而且不同的测量方法,所测量的体温也不尽相同。此外,衣被过厚、喂奶后、饭后或者哭闹,也会引起体温过高。 A53中文字网

不同测量方法,温度也不尽相同,判别标准也有区别: A53中文字网

A53中文字网

表1:不同测量方法下的正常体温范围 A53中文字网

二、发热如何分类? A53中文字网

(一)按体温高低分类 A53中文字网

1.低热:< 38℃ A53中文字网

2.中度热:38~38.9℃ A53中文字网

3.高热:39~41℃ A53中文字网

4.超高热:≥ 41℃ A53中文字网

(二)按病程分类 A53中文字网

1.急性发热:发热时间≤7天; A53中文字网

2.短期发热:发热时间≤2周; A53中文字网

3.不明原因发热(FUO):发热时间≥1周,经彻底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初步实验室检查后病因暂时不明确者; A53中文字网

4.慢性发热:发热时间超过1个月。 A53中文字网

三、为什么会发热? A53中文字网

(一)致热原性发热 A53中文字网

发热最常见的机制为:致热原性发热,包括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A53中文字网

外源性致热原包括各种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疫苗等; A53中文字网

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宿主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进而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体温上调。 A53中文字网

非感染性致热原包括肿瘤、创伤、手术、免疫性疾病等导致损伤的、异常的细胞及组织的坏死,刺激机体内源性致热原,从而产生发热。 A53中文字网

致热原性发热,临床最为常见,包括各种感染、免疫及肿瘤所致的发热,占发热的绝大多数情况。 A53中文字网

(二)机体产热过多(多为低热) A53中文字网

1.剧烈运动、惊厥、哭闹等; A53中文字网

2.摄入蛋白质过高、高热能饮食; A53中文字网

3.甲亢等高代谢病人。 A53中文字网

临床场景 A53中文字网

在刚哭闹不久、抽搐后或进食后测量体温,往往体温稍高于正常水平,多为低热。 A53中文字网

(三)散热障碍 A53中文字网

1.汗腺缺乏:广泛皮炎、烧伤、外胚层发育不良; A53中文字网

2.环境温度、湿度过高; A53中文字网

3.衣被过多、过厚:焐热综合征。 A53中文字网

临床场景 A53中文字网

夏天的时候,刚出生不久的婴幼儿,家长包裹得严严实实,测量体温发现高于正常。 A53中文字网

匆匆忙忙抱到医院看急诊,医生检查发现衣被过厚,予适当减少衣被,体温就自行恢复正常了。 A53中文字网

(四)体温调节功能异常 A53中文字网

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累:大脑发育不全、颅脑损伤、颅脑肿瘤术后、脑瘫等; A53中文字网

2.高钠血症; A53中文字网

3.婴幼儿脱水; A53中文字网

4.药物中毒:安眠药等; A53中文字网

5.暑热症。 A53中文字网

临床场景 A53中文字网

笔者曾遇到一例Prader-Willi综合征,发热1年就诊,经过国内多三甲医院就诊,最终都没有查到明确病因。 A53中文字网

查阅相关文献,本病患儿可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缺陷,疑诊为中枢性发热。 A53中文字网

这种发热,患儿通常体温很高,但是一般情况良好,常规的退热药无效,抗生素治疗无效。 A53中文字网

四、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A53中文字网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影响和可能有害的影响。 A53中文字网

1.发热有利于增强免疫反应和抑制病原。 A53中文字网

导致发热的内生致热原能增强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趋化性,促进中性粒细胞、B/T淋巴细胞功能的发挥。此外,体温过高可以减少体内病毒负载、抑制病原体的增值。 A53中文字网

2.发热也会引起儿童身体不适,这也是家长带宝贝就诊的主要原因。 A53中文字网

发热使得机体新陈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水分丧失增加;可导致脱水、心率增快、心脏负荷加重和呼吸急促。 A53中文字网

■ 发热会影响神经系统,使得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常表现为精神疲倦、激惹、哭闹不安、烦躁等。部分儿童可因高热或体温变化引起惊厥发作,这可能与小儿中枢性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有关。 A53中文字网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家长怕“发烧会烧坏脑子”, A53中文字网

这也是照护者碰到发热就无比紧张的原因。 A53中文字网

虽有研究表明,如果体温持续超过42℃将导致患儿神经系统受损。但是临床上,较少出现超高热的情况,绝大多数为低热、中度发热和高热。这种情况多数不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更不会“烧坏脑子”。 A53中文字网

只有中枢性疾病所致的发热,如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所致的发热,才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但是,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都是化脓性脑膜炎导致的,而不是发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A53中文字网

■ 发热还会导致心率增快(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15次/分),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心力衰竭; A53中文字网

■ 发热导致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增加,呼吸加快,增加呼吸系统负担; A53中文字网

■ 发热还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所以患儿经常会胃口不好、腹胀、便秘等。 A53中文字网

五、发热的常见原因包括哪些? A53中文字网

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发热的原因前3位依次为: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自身炎症性疾病、血液肿瘤性疾病。 A53中文字网

2011年有荟萃分析,对18个研究,包含1338例不明原因发热(FUO)儿童的研究表明: A53中文字网

  • 51%为感染性疾病(细菌性占59%),高收入国家常见病原体为巴尔通体病和尿路感染,低收入国家多为布鲁氏菌病、肺结核和伤寒等; A53中文字网

  • 23%无明确诊断; A53中文字网

  • 9%为免疫风湿病; A53中文字网

  • 6%为血液恶性肿瘤。 A53中文字网

六、发热的危险预警信号 A53中文字网

多数情况下,发热症状多为轻微的、自限性疾病的表现,但也有部分发热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临床上,需要通过综合评估,早期识别出高危患儿,以便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A53中文字网

(一)发热程度 A53中文字网

不作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但是<3个月的婴儿体温≥38℃或者3~6个月的婴儿体温≥39℃,即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IIa级证据)。 A53中文字网

(二)发热的持续时间 A53中文字网

不作为预警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IIb级证据),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婴幼儿,发热时间长短不能完全预测细菌感染的总体发生风险(IId级证据)。 A53中文字网

但是,对于<3岁的婴幼儿来说,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发热时间≥2天,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较高(Ic级证据)。 A53中文字网

(三)对退热药的反应 A53中文字网

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应用解热镇痛药的反应,不能确定对严重细菌感染有预示作用(Id级证据)。 A53中文字网

(四)发热的分级预警信号 A53中文字网

A53中文字网

表2:发热的分级预警 A53中文字网

(五)发热需要警惕的疾病 A53中文字网

发热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表现,如延误诊断或治疗可能造成死亡或残疾的发热性疾病。 A53中文字网

这些疾病包括脓毒症、菌血症、细菌性脑膜炎、肺炎(各种病原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中耳炎、疱疹病毒感染、病毒性脑炎、重症手足口病和川崎病等。 A53中文字网

(六)其他高危因素 A53中文字网

除了按照上述流程进行危重患儿的识别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种特殊情况: A53中文字网

  • 任何婴幼儿发热,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能意味者严重细菌感染; A53中文字网

  • 1~3个月龄不明原因急性发热婴幼儿,伴有一般状态不佳或实验室指标异常(血常规、尿常规、CRP/PCT)阳性时应警惕细菌感染、尿路感染或颅内感染; A53中文字网

发热疾病谱中,感染性发热所占的比例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