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美”不是坏事,不让宝贝“臭美”才是问题

关于宝贝臭美是不是好事?宝贝就是想要涂我的口红,穿我的高跟鞋,想要拿水彩笔画眼影,家长该怎么办? 0aB中文字网

谈起宝贝上幼儿园后看了冰雪奇缘电影后,就好像中毒一样,除了反复要看那部电影之外,还每天要求着能够模仿Elsa,拿水彩笔画眼影,穿公主裙。 0aB中文字网

她很困惑的地方,在于是不是迪斯尼电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出了问题,导致宝贝过早接触成人化的东西。面对宝贝这种“想涂口红、穿高更鞋、画眼影”的行为,到底应该怎么改善,才能帮到宝贝? 0aB中文字网

坦白说,宝贝对人物形象感兴趣,并不只是女宝贝才有的特例哦。 0aB中文字网

我家是两个男宝贝,有段时间我因为商务活动需要,天天都是穿高跟鞋(平时我都是穿小白鞋)。平时放在鞋架上的高跟鞋,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摆设,但那段时间,两个宝贝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天天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拿着高跟鞋自己穿上去走两圈。 0aB中文字网

还有我在家里也有一个化妆台,里面放着我平时会用的化妆品,口红、眼影、眉笔、粉底等肯定不会少。 0aB中文字网

有段时间,宝贝们也会打开我的各个化妆品认真的看,把口红当水彩笔用,或者尝试在自己手上涂画等等,我之前还专门写文说过这件事情哈,对于老母亲来说,看见家里的男宝贝这样的表现,说没有过“惊涛骇浪”肯定是不可能的。 0aB中文字网

前两天学校组织传统活动日,给两个宝贝准备了汉服。汉服的小男宝贝款也是裙褂状的,宝贝们特别开心,穿上去后狂跳舞说“yeah,终于穿裙子了!” 0aB中文字网

平时他们知道裙子是女宝贝才能穿的,男宝贝没法穿,但那天给他们穿上的时候,他们开心地穿了整整一天到处跑。 0aB中文字网

我介绍那么多我家两个宝贝的事情,其实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3~10岁的宝贝,对成人的服饰、装扮、化妆品、高跟鞋、裙子等穿衣打扮好奇,是很正常且普遍的情况。 0aB中文字网

比如像明星,贝克汉姆的女儿小七、马伊琍的女儿爱马、戚薇的女儿Lucky等等(这些明星都特地撰文分享过这些“甜蜜的苦恼”);或者我们这些平常人家,无论男宝贝还是女宝贝,这一波的审美好奇,都很常见。某种程度上,这些表现也是宝贝对自己的审美标准的持续完善。 0aB中文字网

宝贝的审美敏感期 0aB中文字网

这是螺旋式发展的必经过程 0aB中文字网

蒙特梭利的理论里,便有关于审美敏感期的观察。审美的敏感期在宝贝的成长过程中是螺旋式发展的。 0aB中文字网

最初,宝贝首先对吃的东西要求完美、完整。橙子必须得切片的,不能带一点皮;薯条不能折,长度得超过食指所长;饼干不能碎一个角,必须得完整没有一点缝…… 0aB中文字网

接着,宝贝对所用东西要求完美、完整。本子不能褶皱、水彩笔用了一次后就不够漂亮了;水杯不能有破损的地方,少了自己的名字贴就不是自己的东西…… 0aB中文字网

然后便是对自我形象的要求需要完美。就是喜欢这个形象的衣服,即便是冬天也要穿上美美的白纱裙,舍不得脱下来,总是有一个发箍别在头上,对妈妈的口红和高跟鞋好奇…… 0aB中文字网

最后便是对环境、内在气质、艺术品质等状态的完美要求等。宝贝开始对儿童房的设计有要求,对自己的性格特征有鲜明的描述,再到自己的穿衣风格都开始有明确的标准…… 0aB中文字网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宝贝发现他/她所制定的标准被打乱的话,他/她会生气、发脾气和哭闹,变得非常执拗,不听劝。 0aB中文字网

但本质上,审美敏感期是宝贝成长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宝贝正是通过这样子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和调整,才最终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成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0aB中文字网

一个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认真浸泡的宝贝,长大后的审美标准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反之,如果错过了对这段敏感期的重视,那么要培养宝贝自身的审美文化,其实也是很艰难的,甚至要花费大量时间的折腾。 0aB中文字网

我自己就有很深的感受。长大后我也时不时有这样子的感慨,同样是一幅图,为什么别人发现的角度就如此新奇,而自己却一点都看不出来呢?对于一些服装搭配,同样是两件平常衣服,为什么别人就能提出很棒的点子,而我怎么搭也就是那个样子。 0aB中文字网

可回想我的小时候,我似乎从来都没有这个环境,让我去思考这些问题。 0aB中文字网

上学的时候大多是校服,平时在家衣服也是爸妈挑选好的,小时候我还剪短发,更谈不上什么扎小辫子做做设计了,我一直“漠视”着看我身边的审美环境,我长大后在想要去学习这块,当然是费力的。 0aB中文字网

虽然美和艺术,在很多人生活中它并非刚需品,就好像调料,有了它自然是美味,但是没有它也不至于难以下咽、活不下去。 0aB中文字网

可是,追求美和艺术,却是人类和世界的天性,我们的社会整体都是持续在迭代自己的审美文化,即便是养育宝贝本身,我们也是持续渴望更好、更新、更先进的方式,不是么? 0aB中文字网

0aB中文字网

如何和宝贝谈“审美”? 0aB中文字网

让宝贝从“臭美”转为“观察美” 0aB中文字网

意识到我家两个宝贝开始有这些审美好奇心的时候,我也开始有意无意地给宝贝渗透更多关于“美”的主题。 0aB中文字网

在和“臭美”的宝贝讨论“美”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两个大原则: 0aB中文字网

◇ 不要排斥宝贝的“臭美”行为 0aB中文字网

我们的宝贝最早对美的萌发和好奇,一定是受到环境的影响。这里无所谓是受妈妈的装扮、隔壁邻居的小姐姐、还是受动画片的某个形象、某部电视剧里的造型所影响。 0aB中文字网

不管这个标准在成人看来,和自己所坚持的价值观有多么不一致,我们仍然需要尊重宝贝这份最早的喜好。喜欢了就是喜欢了,喜欢本身是没有错的啊。 0aB中文字网

允许宝贝可以“臭美”,理解宝贝之所以“臭美”的原因,用平常心去看待这个过程,这是基础。 0aB中文字网

◇ 多和宝贝谈谈“如何理解美” 0aB中文字网

宝贝最初对美的好奇,会从表面的形象开始。我就是喜欢这一个配色、喜欢这一款衣服,喜欢某一项独特,这些都是宝贝最早期对美的认知的呈现。 0aB中文字网

但是为什么每个人的审美观,总是会有差异,这里也涉及到了家庭氛围中我们对美的讨论深度和广度。 0aB中文字网

对低幼宝贝来说,对美的理解不需要上升到人文艺术专业。让低幼的宝贝感受到,美是开放性、多元性的接纳和包容,更为关键。这也是人文艺术的基础。 0aB中文字网

我经常和宝贝讨论的关于美的主题,其实不外乎三个层面:自我、他人和世界。 0aB中文字网

针对自我:“我是特别的,我是我自己” 0aB中文字网

宝贝很多时候,穿上了一件心仪的服装,就会幻想自己是对方。比如我家弟弟有段时间很喜欢罗纳尔多,天天穿着罗纳尔多的球服,把自己当成是罗纳尔多,模仿他的任何行为。 0aB中文字网

这个时候,我都会告诉他,“你在模仿罗纳尔多哦。”告诉宝贝,这是一个模仿行为,是很重要的,比单纯地说“你像罗纳尔多”、“我家来了一个罗纳尔多哦”要好。 0aB中文字网

“像”是一种结果,“模仿”是一个动作。让宝贝明白自己并不是罗纳尔多,自己的举动是一种“模仿”,是可以帮助宝贝强化自己的行为意识。 0aB中文字网

针对他人:“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我们都是我们自己” 0aB中文字网

等宝贝开始建立自己的审美标准的时候,他也会出现喜好区别,比如看见黑皮肤的宝贝感到害怕,发现老爷爷的皱纹直接说丑死了。 0aB中文字网

这个时候比起直接跟宝贝说,“这样子不礼貌、没教养”,其实帮助宝贝理解“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才是更至关重要的引导要点。 0aB中文字网

讨论的时候,要记得和宝贝沟通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肤色、五官、外形、性格特征,是帮助我们成为自己。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0aB中文字网

针对世界:“世间的美好,绝不仅仅只是外表” 0aB中文字网

电影《奇迹男孩》上线的时候,我和宝贝讨论过奥吉。这个小男孩,先天脸部畸形,所以从小都受到歧视。 0aB中文字网

我当时是这样子和宝贝说这件事情: 0aB中文字网

正如奥吉的妈妈所说的,无论是脸上的疤痕、还是皱纹,甚至眉毛的形状、眼睛的大小、是否有痣和酒窝,都是我们每个人的特色。 0aB中文字网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张地图,一张在脸上,一张在心上。我们心里的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指引方向,知道我们要做什么,要去往什么地方。而我们脸上的地图,是记录着我们所走过的每一段路,它们永远都不会丑陋。 0aB中文字网

美不美,是广义的,真正的美,是发自内心的。从古至今的历史艺术,真正美好的事物,从来都不是仅仅第一眼的迷恋,而是历尽沧海桑田,仍然震撼人心的动人心魄。 0aB中文字网

任何的大爱,都是先从最小的那一份触动开始,而真正的美,内化在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里,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风度、修养、文化和谈吐。 0aB中文字网

我们不能成为别人,也不需要成为别人,但我们可以在舒适的地方,做最想要成为的自己。 0aB中文字网

其实宝贝的审美,是一个很系统的话题,从艺术熏陶、人文修养、理解他人和自己的意识等,各层面都不可或缺。但是对于低幼的宝贝来说,他们的学习其实并没有那么超前。 0aB中文字网

世界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而即便是最小的个体,也有做自己的权利。 0aB中文字网

我们引导并和宝贝一起讨论美,并不是为了要用自己的审美标准来代替宝贝的审美标准,而是我们可以一起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一起去感受美所带给我们的好奇心。 0aB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