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学习压力都这么大了?宝贝们马上要考试了,不少家长也陪着宝贝一起加班加点,有些家长不淡定的表示育不容易啊!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有这样一句话,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养宝贝不好好教育,是当父亲的过错;教育不严格是为师的懒惰。
它一方面强调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担负起的责任,也说明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了老师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二者相辅相成。
学校教育VS家庭教育孰轻孰重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一种正规的教育,在宝贝到了一定年龄,就得上幼儿园、小学、初中……过一种集体生活。
而一旦送进学园,往往一个星期以后,家长就会发现自己的宝贝发生了许多变化。
上幼儿园前:
“不吃,就是不吃,妈妈喂我!”
上幼儿园后:
不仅自己可以吃饭,还会说上一句:“老师说了,粒粒皆辛苦,这样才是好宝贝。”
于是父母在庆幸自己宝贝长大懂事的同时,也在感叹学校教育的伟大。
家庭教育“父母是宝贝的第一所学校。”对人的一生来说,家庭教育既具有早期性,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俞敏洪认为,一个人在18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比超过60%,学校教育占30%,还有10%的影响来自社会教育。
此时,家长就要注意了,如果你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在宝贝面前表现了,就会给宝贝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有时甚至是终身都难以克服的。
有一个上小学的宝贝,本来十分开朗、活泼,可是最近却十分消沉,对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问及原因,他十分不解地说道:
“为什么不允许我说脏话。爸爸却能说脏话,我说爸爸你不能说脏话,他就骂我,说儿子不能管爸爸。我们小宝贝不能做的,大人为什么就能做呢?”
所以说,我们做家长和老师的,一定要做好榜样。
家园共育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了“家园共育”四个字,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宝贝的教育,在宝贝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或是幼儿园单方面进行教育工作。
因此,如何与老师沟通好,就成了父母们必做的功课。
家长如何与老师进行沟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宝贝。想一想我们只照看一个宝贝时都会手忙脚乱,更何况老师天天要看护那么多的宝贝呢!
所以在跟老师沟通时,家长应更多的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主动了解老师的需求,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
即使真的是老师错了,家长很生气,也要认可老师的工作,对老师好的一面加以肯定。
这样老师会感到他以前对宝贝的关心、爱护没有付之东流,会对自己这次的疏忽深感歉疚。
积极主动,及时沟通
关鸿羽教授说得好:“在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方面,家长应该主动一些,应该多向学校靠拢,多向老师请教。”
如你的宝贝在学校遇到了问题,不要等着老师先联系你,作为家长应主动出击:
“XX老师,不好意思打扰您,我是XX的家长,常听到宝贝谈到您的一些教法和对他的照顾,真的很感谢,费心了。今天宝贝回到家里,说他在学校里发生……(把事件长话短说),我想请教您一下,看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如何配合。”
之后,耐心地倾听老师的说明。
全力配合,尽力支持
“工作忙”貌似成为了许多家长与老师沟通的一种状况,有的家长,即使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也要找亲戚朋友替开。
但其实,老师的教学是需要家长配合的。不忙的时候班级活动要积极参加,即使不能参加,也要有很好的态度,比如给老师去个电话或发个短信表达一下歉意。
切忌出现质疑老师、学校的烦躁态度。
最后,给大家几点辅佐宝贝做作业的建议:
---别定太大目标
错误做法:
“宝贝好好学,争取考到前几名,加油!” “如果考不好,等着吧,年你就别想过好了!”
结果,宝贝唯恐自己考不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在考试的时候更容易发挥失常。
正确做法:
把目标具体化,比如告诉宝贝:“你下一次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
这个小目标不会给宝贝带来过大的压力,同时还让宝贝有了努力的方向。
---不要满嘴不离“考试”
错误做法:
“赶紧去做作业,快考试了!” “好好复习,快考试了!” “你看你,还不努力,马上就要考试了!”
这些话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是每天无数次的上演,宝贝不紧张才怪!
正确做法:
由于临近考试,宝贝们每天的作业量都很大。
倒不如抽个时间跟宝贝聊聊天,5分钟也好,说说除了学习以外有趣好玩的事。让宝贝放松心情,轻松迎战考试。
---不要“监视”宝贝写作业
错误做法:
不知何时开始,教育变成了比谁家家长在宝贝身上花的时间长,于是每晚点灯熬油的不只是宝贝还有家长!
许多家长不管一天上班多累,回到家宝贝不写完,是不会休息的,必须看着!与其说陪?倒不如说是监视。
如果遇到作业做不出,免不了又是一出“棍棒教育”。
大家想一想,这样下去宝贝每天是什么样的心情?结果怎么会好呢?
正确做法:
其实宝贝长时间坐着不动学习是很累人的,也会影响效率,倒不如把空间交给他自己。
其间可以准备一些水果或果汁叫宝贝出来吃,然后再聊会天儿,这样宝贝也开心,也达到了休息的目的。何乐而不为?
---不胡乱买资料
错误做法:
期末了,家长群里讨论最热烈的就是给宝贝买什么资料,别人买了,自己也跟风买。
宝贝本身课业就很繁重了,如果自己再不了解宝贝的情况,对资料类型不了解,其结果只会让宝贝筋疲力尽的同时,效果也很差。
正确做法:
可以先了解宝贝的情况,哪里强哪里弱,再帮助宝贝把课本里的例题做一遍,看看哪些知识点还没掌握或者不扎实,拼音、填空、字词、背诵、算术等,一个个帮宝贝梳理清楚。
认清情况后,再看看买什么资料、做什么题,这样才更有针对性,也会更有效率。
可怜天下父母心,愿每一位家长都能不负辛劳,愿每一个宝贝都能考得理想的成绩,过一个幸福开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