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你是否有育儿焦虑?育儿焦虑是什么?家有小学生的妈妈真心伤不起,对于育儿这件事,莲子妈一直比较谨慎,因为每一个宝贝天生就不一样,爸妈在学习如何养育宝贝的时候,一定要找对方法,对症下药,不可盲从,家有小学生的妈妈该如何缓解育儿焦虑?
适合宝贝的教育,才是最好教育。任何时候,都告诫自己用正确的方式爱宝贝,爱自己,爱家人!
征得小英本人的同意,把她经历过的焦虑以及莲子私下建议,整理出来,仅供爸妈们参考。
小英的儿子今年刚好一年级,之前在学前班,学了简单的加减法、字和拼音。
第一天送宝贝去上学,很开心,一周以后宝贝一到校门口就是使性子。每天回家写作业就会哭。
刚开始,她还会安慰,但是安慰越多,宝贝小性子越多,这一点让小英很挫败。
小英第一次对宝贝发脾气,是老师把月考成绩发在群里。
看着成绩单,九十分以上的占一大半。在最后几名看到宝贝名字时,她感觉有一股恶气直冲脑门。
晚上辅导宝贝作业,就爆发了母子大战。战争爆发以后,宝贝没变好,反倒越来越懦弱了。
她发现,宝贝以前做过的很简单的题,都得征询她的意见。
她说对,宝贝马上写上答案;她不说或是想考考宝贝,宝贝就战战兢兢,不知所措。
每次送完宝贝回到家,眼看着宝贝这么痛苦,这么害怕,她心里十分的难受,有时候想着想着还会掉眼泪。
这件事她和老公沟通,老公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你慢慢来,让宝贝也慢慢来。
老师会时不时在群里发“某些家长,不关心宝贝学习”“某些家长敷衍家庭专业”这类信息,她每一次看到,都会对号入座,然后全身不适、头皮发麻。
情绪上来不是吼,就是骂,有时候控制不住还会打!明明知道自己这么做解决不了问题,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该怎么办?
天天被这个问题弄得特别泄气,生活得好绝望。
这个时代是妈妈集体焦虑的时代。
对于焦虑,希望妈妈们知其然必知起所以然,所以先科普一下焦虑,然后再说建议。
焦虑是一种正常的人类情绪,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它都十分常见。
大部分焦虑都是因为对生活不能掌控,不能确定,现实状况有挑战或是威胁引起的一种情绪反应。
这种情绪反应是与现实威胁的事实相适应的,焦虑的强度与现实的威胁的程度相一致,并随现实威胁的消失而消失。
简而言之,就是问题解决了,焦虑就没有了。
焦虑通常情况下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
主观感受有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
有严重焦虑感的妈妈,会发脾气、吼宝贝、打宝贝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前段时间,莲子妈看到过一份《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报告指出:
80后妈妈作为首代独生子女,成为最焦虑人群,超过90后与70后妈妈,90后妈妈最焦虑的是“带宝贝”本身。
全职妈妈的焦虑指数排第三,妈妈集体焦虑因素前四的是:宝贝健康、宝贝教育、夫妻关系、小孩人生安全。
所以,在宝贝事上焦虑,真不是个别情况。
如何解决问题,消除焦虑,是妈妈们即将面临或是已经面临的一个难题。
以下三步建议,送给妈妈们(仅供参考)。
第一步 降低标准
这一点既针对宝贝,也针对妈妈。
就如小英,之前她对宝贝还不会发脾气,但一看到宝贝成绩,就忍不住了。
这样以后,对宝贝要求就越来越高,进而发现宝贝的问题越来越多。
然后从宽松突然变严格,要求宝贝达到自己制定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对当时的宝贝来说,根本无法达到。
小英很有挫败感,觉得宝贝笨。妈妈的观念逐渐传递给宝贝,宝贝自己也觉得自己笨。
于是宝贝在心里默认了这个事实:不是我不好,是我太笨了,所以怎么努力都学不好。
老师发信息,是面对全体的,不排除有的家庭,父母双职工,爷爷奶奶根本不会教,所以在群里督促一下家长,关心一下宝贝学习情况。
小英太想成为一个完美妈妈了,自己宝贝这么笨,肯定是自己没做好,然后不停的给自己加压,最后恶性循环,造成重度焦虑——情绪不稳定、失眠、多梦、掉头发。
第二步:接受事实,从长计议
宝贝成绩不好,接受宝贝不好的事实,然后想一想提高成绩有什么方法。
莲子妈整理出几个重点词汇:“阅读、习惯、专注力、逻辑思维”。
那么换而言之,要解决宝贝学习问题,绝不是眼前的这点问题,还得清楚的认识自己:小学能辅导,高中呢?
有妈妈说可以报培训班,其实培训班可以提高宝贝分数,但不能提高宝贝学习动力。
很多时候,父母应该追求厚积薄发,而不是百米冲刺。
小英从十月份中旬开始,坚持每天绘本阅读半小时。她给我说,宝贝看图写话,现在完全不用她担心了。老师曾在群里说,有的宝贝虽然写了一两百个字,但没有一句说到了重点。
有了长远计划以后,整个人也轻松了,看到宝贝成绩也没那么紧张了。还能发现宝贝进步了不少,觉得特别的开心和满足。
第三步:划清自己和宝贝的边界,选择积极倾听
一年级的学生,是培养独立能力的关键。比如独立入睡,独立看书,独立写作业。
如果这个时候妈妈好边界不清,处处干预,包办宝贝生活,替宝贝做决定,不给宝贝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这样做的妈妈,很容易使宝贝的生活充满挫败感。
莲子妈想提醒妈妈一句:宝贝进入小学以后,千万不要生活上包办代替,行为上又被严格要求。
给宝贝成长的机会,也要给宝贝的空间,还得了解自己的宝贝。遇到沟通障碍,多听宝贝说,接纳宝贝的小情绪。
小英自从和宝贝商量好,那些是自己的事,那些是妈妈的事以后,不用天天坐在宝贝身边给宝贝读题,宝贝遇到难题她不再急着去教,而是鼓励宝贝自己解决。
宝贝固执地说自己不会,她也不会急得发脾气。
而是说“啊!这道题真的挺难的,我好像也不会。要不你先想想,想不出来我们就给老师打电话,或者问问其他同学。”
晚上读完绘本,会用十分钟或是二十分钟和宝贝聊天。每晚宝贝会主动和她说道:
“妈妈,你辛苦了”
“妈妈,我爱你”
“妈妈,我长大了会保护你”。
倾听,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也能让宝贝在妈妈身上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