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做错事该如何教育?接纳情绪比追究责任更重要

宝贝做错事,家长应该如何处理比较好?面对宝贝的犯错,家长该追究责任吗?宝贝打碎东西或者做错事以后,你的第一反应是严厉指责?还是体察他的心情呢?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时时刻刻都会发生,作为一个成熟的父母,如何做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呢? ABo中文字网

专家告诉我们,当宝贝犯错的时候,学会接纳宝贝的情绪比马上追究宝贝的责任更为重要! ABo中文字网

请看下面两个家长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处理宝贝错误的案例,希望能够引起你的思考——接纳宝贝情绪:让宝贝主动反思过错和责任 ABo中文字网

吃早餐时,豆豆一手拿着酸奶瓶,一手插吸管,由于用力过度,瓶子滑出了桌面,摔烂在地上。尽管豆豆妈妈没有责怪宝贝,但豆豆仍然哭喊:“要把瓶子装起来”、“要妈妈给他买一瓶新的。” ABo中文字网

无论妈妈抱着豆豆怎么轻声安慰,他还是没有停止哭泣和要求,直到妈妈问他:“你是不是希望重新再吃一次早餐?这样你可能就不会打碎瓶子了!”,这样才解开了豆豆情绪背后真正的诉求——他打碎东西了,很后悔、很懊恼,内心充满了恐慌和紧张,他也很后悔,希望“坏事情”没有发生。 ABo中文字网

这正是豆豆不停要求妈妈新给他买一瓶新的酸奶的原因,在心理学上,这是处于追求完美敏感期宝贝的典型表现,妈妈因为懂得这一点,先接纳了豆豆的情绪,懂得了豆豆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以一味地去指责豆豆,最后豆豆才会自己停止了哭泣,还主动打扫地上的碎玻璃。 ABo中文字网

ABo中文字网

严厉责备宝贝:让宝贝被迫承担双重责任 ABo中文字网

如上文案例,如果妈妈第一时间指责豆豆:“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要小心一点,你怎么就不上心呢?”,如果妈妈是这样的责备语气,豆豆会有什么反应呢? ABo中文字网

一种可能是豆豆会想方设法替自己找借口:“瓶子太滑了,不是我不小心!”;另外一种可能是豆豆会感到更加畏惧,由于情绪无法向外表达,便只好向内心挤压,久而久之,就会让宝贝的内心因郁闷和压力产生疾病或者心理问题。 ABo中文字网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类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个很常见的案例—— ABo中文字网

公园里一对母子在吹泡泡,没一会儿,宝贝就把泡泡液弄洒了一大半。因为妈妈事先有提醒,所以当“坏事”发生时,宝贝吓坏了,他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妈妈没有发觉宝贝的情绪,她大声指责:“你看,你都倒掉了,泡泡都没有了!” ABo中文字网

宝贝小声说道:“还有一点。”这句话,实际上是宝贝看到妈妈着急后,想反过来安慰妈妈。宝贝自己的懊恼情绪还没有来得及梳理,却又在想办法来安慰妈妈,自己的这些负面情绪如何处理呢?只有积压在内心,将来在某个时候,或许以各种扭曲的形式再表现出来。 ABo中文字网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以上的案例让我们清晰的看到,宝贝被指责时,他会因为惧怕而产生心理压抑或者是心理问题;反之,如果宝贝的情绪得到家长理解和接纳,他更擅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勇于承担自己的失误。因此,不盲目指责、不盲目夸大实事、不一味地讲大道理,把问题交给宝贝自己反思和处理,宝贝就会能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ABo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