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宝贝“听话”,其实是对宝贝的一种伤害!

有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女孩和一只猫相依为命,结果有一天回家发现妈妈把她的猫扔了。其实这一类的例子并不少见,部分父母赋予了自己支配宝贝物品的特权,忽视宝贝寄托在物品上的感情,随意进行支配或丢弃,殊不知这是对宝贝的一种伤害。 iRp中文字网

从要求宝贝听话到对宝贝的物品进行支配,这是一种控制欲的升级,也是一种伤害的升级。现实却是,在这个问题被拿出来进行诸多讨论之前,中国的大部分宝贝一生都摆脱不了“听话”带来的阴影。 iRp中文字网

“你要听话,不然妈妈不喜欢你了。” iRp中文字网

“你要听话,按爸爸说的去做。” iRp中文字网

“你要听话,妈妈说不能这样做就不要再做了。” iRp中文字网

于是宝贝成长为了对家长百依百顺、自己没有想法没有主见的人,这样的宝贝,失去了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机会,而这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iRp中文字网

那么问题来了,丢掉了“听话”这个词和固定思维,家长如何对宝贝进行教育?不妨从这三点宝贝做起。 iRp中文字网

iRp中文字网

不要用“听话”来作为宝贝的奖章 iRp中文字网

“宝宝今天很听话,妈妈奖励一朵小红花。” iRp中文字网

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很多时候,宝贝因为听话而得到赞赏,他们不一定明白背后的道理,但偏爱被爸妈赞赏的感觉。为此,他们渐渐地丢掉了自己的想法,努力做出乖巧的样子来迎合爸妈的想法,以赢得更多的赞美。 iRp中文字网

由此可见,“听话”本来是爸妈偷懒的方式,一句“听话”可以涵盖千言万语,意思是,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就对了,我无需解释为什么。后来,“听话”也变成了宝贝偷懒的方式,反而按照爸妈说的去做就可以赢得赞赏,自己不用思考也不用付出太多努力,so easy。 iRp中文字网

所以,别把“听话”作为宝贝的奖章。当宝贝顺了你的意和别人打招呼时,不要夸他听话,而是夸他有礼貌;当宝贝顺了你的意不再推其他宝贝时,不要夸他听话,而是夸他懂得礼让……听话从来都不是一种值得被肯定的优秀品质。 iRp中文字网

讲理而不是盲目顺从 给出正确做法比单纯阻止更有意义 iRp中文字网

“宝贝,你要听话,不许再打其他小朋友了。” iRp中文字网

当宝贝犯错时,我们常常这样阻止他。但当我们回头去看这句话时便会发现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明明打小朋友是不对的行为,家长没有强调为什么这样做不对,反而只是突出了听话的重要性——不让宝贝意识到错误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iRp中文字网

丢掉了听话,你和宝贝的沟通可以更加有效。 iRp中文字网

强调结果:“你这样去打其他的小朋友,他们会感觉疼,会哭。” iRp中文字网

强调影响:“因为你对他们的伤害,他们便不和你做朋友、不和你玩了。” iRp中文字网

提供正确的做法:“如果你喜欢他们,可以摸摸他们的肩膀,或者说你好。” iRp中文字网

这才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教育——和宝贝讲道理、让他明白哪里做错了,而不是要他们盲目顺从;告诉宝贝正确的做法而不是单纯地制止某一次的行为。 iRp中文字网

鼓励宝贝表达自己的想法 iRp中文字网

最后,请各位父母谨记:宝贝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请把他当做一个大人来平等对待。 iRp中文字网

在宝贝有了思考能力后,把他的意见作为决定一件事情的参考意见。 iRp中文字网

去某个地方时,别忘了问问他想不想去?有没有想去的地方?不想去又是为什么? iRp中文字网

做某个决定时,别忘了问他想不想这样做?有没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iRp中文字网

尽可能的尊重他的想法和意愿,没办法如他所愿时,也请以理服人,而不是用听话来命令他无条件服从。 iRp中文字网

iRp中文字网
iRp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