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放学回家,父母都会问宝贝什么?特别是宝贝回到家,父母问的第一句非常重要,接下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一下吧。
不同的问话体现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问话体现了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甚至能影响宝贝今后的人生。有人曾经做过调查,将中外父母的问话进行了对比。
在中国,父母把宝贝从幼儿园接回家时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
1.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
2.你们今天学什么了?
3.有人欺负你吗?
4.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而国外父母问宝贝的那一句话通常是:
1.今天你快乐吗?
2.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3.你有什么作品吗?
4.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
中国的父母比较多地关注宝贝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而国外的父母则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宝贝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宝贝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与伙伴交往上。
前者的关心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可能会让宝贝自己对生活和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情绪情感的变化、成功感的建立等。
而后者的话,更容易让宝贝有倾谈的欲望,有表达的意愿,会让宝贝对自己的作为有所感触,并且会对今后的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
专家指出,父母每天接宝贝回家时,是宝贝思维最活跃、最兴奋的阶段,也是开发宝贝智力的黄金时间,父母可以好好利用这一段时间,开发宝贝的思维,给宝贝的表达创造良好的机会。
譬如,可以提一些这样的问题:
你今天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为什么它是最快乐的事?
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戏?
你听见了/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事?
你的好朋友是谁?他有什么优点?
像这样的问题,提问内容具体,宝贝知道从何而答。如果父母每天一出园第一句话就问:“你今天吃什么了?”
在宝贝思维最兴奋的阶段,他不会理清思路,回答一天三餐是什么,可能只给您一个简单的回答,比如面条,因为面条是宝贝最易记住的词汇。
如果您想了解宝贝每天吃了什么,您可以把宝贝领到园里的食谱园地,按照食谱问一问宝贝,宝贝就会把思路理清,认真告诉您。这样您不仅能了解宝贝饮食情况,还能大大增加宝贝的讲述欲望。宝贝讲述的多,就有助于父母了解宝贝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这样的问话,还能激发宝贝的语言表达能力。宝贝在表达的过程中,有时还会附带上他自己的见解,这会让宝贝的思维更加活跃。
父母在提问时,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提问时最好使用开放性的语言,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要用“是不是”这类封闭性的语言。因为,封闭性的提问容易造成宝贝思维的惰性,而问“为什么”,会让宝贝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开阔宝贝的思维,而宝贝丰富的想象力也会得以发展。同时,这样的提问还能练就宝贝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