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为啥半天了一道题都做不出来?
宝贝:我不会啊!
妈妈:不会?我都教了十几遍了,你再说一遍你不会?成心气我是吧,看我不打死你!
宝贝:你打啊,把我打傻了,我更不会!
妈妈:你......
每当父母特别兴致勃勃的教宝贝一些新的知识时,总是会被宝贝的一句“我不会”气得半死。
但能怎么办呢?哭爹骂娘之后,还是得沉下心来继续教,否则就会有些不识趣的人说道:“连宝贝都教不好,你怎么做父母的?”
是啊,我们做不好,你就能做好了?
事实上,还真没几个人能做好父母这个角色。
且大多数,都是在混着父母的头衔,被宝贝“教育”着。
因为,他们连宝贝的一句“我不会”,都听不出来到底代表个啥意思?
“我不会”,是因为所有人都说我很笨
之前我在便利店买东西的时候,碰到一位妈妈带着他8岁的儿子。
隔着老远的距离,就听到这位妈妈吼道:“你能干点啥,这么笨,连道题都不会做,将来想跟你爸一样卖菜吗?”
“我不会做,再说,我为啥长大了就不能卖菜,挺好的呀。”
妈妈听到儿子这样说,立马就抄起了旁边的棍子往宝贝身上打去。
“我这么辛苦养你,就是为了让你卖菜的吗?啊!”
我当时赶紧拦住那位妈妈的手,生怕她再打下去,伤到了宝贝。
接着,我走到了宝贝的身边,蹲下来告诉他:“宝贝,其实你一点都不笨。
而且卖菜也需要学习呢,不然怎么会有人连卖菜做不好呢?”
没想到宝贝却说道:“在学校老师说我笨,回到家妈妈也骂我笨,我那么笨了,怎么会做呢?”
听到这话,那位宝贝的妈妈对我尴尬的笑了笑,不知道她当时是什么感受?
但我想,宝贝的那句话,让她想了很久很久......
其实,很多宝贝都像那上面那位宝贝一样,他们不是学不会,而是已经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尤其是在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和吼骂中,早已经修炼成了“钢铁心”。
“纵然你指责我再难听,我都还是学不会,因为你说我很笨。”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宝贝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
而所谓的无条件的爱是指,因为你是我的宝贝,所以我爱你,会一直爱你。
这跟你是个什么样的宝贝无关。
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宝贝表达出来的却是:“你学习成绩优秀,我就爱你。”
“你不听话,我就不爱你。”
“你太笨了,不配做我的宝贝。”
这对于宝贝来说,就是极大的否定与伤害,使得他们更加的不认可自己,从而丧失原本的优秀品格和自信。
所以父母与其用这种激烈的吼骂方式,去督促宝贝学习。
不如用些温柔的话语,鼓励与认可宝贝的方式。
告诉他:“不是因为你不会,妈妈就不爱你了。反之,就是因为爱你,才更加希望你今后能有好的出路。
而学习,就是最好的方向。”
“我不会”,是因为我觉得好难
有个妈妈跟我分享过一个故事,她说儿子当时学写数字,也经常说“我不会”。
但是她当时没有质疑宝贝的智商,而是拿出自己的耐心,手把手教宝贝写了两个。
之后宝贝就会自己写了,而且只要写的好看一些,她就会特别真诚的夸宝贝:
“哇,你写的真是越来越好了。”
宝贝听到后很开心,于是继续写,而且写一个,自己就夸自己一句真棒。
看的她在一旁偷偷窃喜:“看来这种方式挺好用的,宝贝上钩啦!”
但是,有一次她教宝贝学写数字9,教了好几遍宝贝都不会写。
心里就特别着急,就冲宝贝发了脾气:“这么简单,怎么还是不会呢?”
宝贝明显感觉到了她的情绪,就开始退缩说道:“我觉得好难啊,不会,我不写了。”
然后,把铅笔也放在了桌子上。
结果,这位妈妈意识到了自己刚刚的不对,然后立马温柔的对宝贝笑笑说道:
“你看你最后写的这个9,就比刚才的好看多了,已经进步了。要不要再写一个?”
“不写,太难了。”宝贝噘着嘴对妈妈说。
“不难的,来,我再教你一下。你这么聪明的,肯定越写越好。”
宝贝听到这里,才变得开心起来,拿起笔开始写。
后来,她一直坚持鼓励着宝贝,宝贝的性格也变得特别开朗自信。
她对于妈妈这个角色也是做的越来越好。
其实有时候,宝贝说“我不会”也是对面对困境时的一种退缩表现。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没有及时了解宝贝的心理,很容易就会让宝贝走上极端,轻易放弃。
所以这个时候,宝贝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亲手引导,告诉他没那么难,只要再试一次就会越来越好。
他就会学会克服内心的怯懦,勇敢尝试,从此不再说道:“我不会”。而是:“我可以的,没那么难。”
因为,每个宝贝天生就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内心都渴望着变优秀,得到父母及周边人的认可。
“我不会”,是因为父母会帮我的
多多学习上很聪明,不用多督促她就能做的很好。但是一旦遇上生活自理上的事情,往往都做不好。
有一次上劳动课,老师教大家削水果皮,其他同学都完成的很好,唯独多多不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她坐在角落里哭了起来:“我不会。”
老师经过了解才知道,在她的家庭中,父母都是不让她做任何事情的,就连扫地都没让她干过。
宝贝一直以来被保护的太好,所以心里受不了这种打击,一下崩溃了。
像多多这种情况其实很多,父母舍不得让宝贝吃苦,所以大包大揽。
但是有一天,等到宝贝大了,有些行为开始看不惯了,父母就想着该好好锻炼一下宝贝了。
但往往这个时候,宝贝却懒得学习了,就会说一句:“我不会”,然后当个甩手掌柜。
你说,是宝贝的错,还是父母的错呢?
所以从一开始,父母就要教给宝贝独立自主的思想。
“你今天自己洗袜子,那有洗衣液,不知道怎么做可以来问我。”
“吃完饭,你可以尝试把自己的碗筷洗了,不难的,而且滑滑的很舒服哦。”
“明天我们要出去玩,你想一下自己要带哪些东西,可以写个清单,这样准备起来更清晰,也省的忘带了。”
不过,有些父母跟我讲,宝贝可懒了,让他干了,但是他不想干,我也没办法啊。
其实,宝贝不懒的,最懒的还是父母。
懒得教育宝贝独立的性格,所以干脆大包大揽。
懒得花时间培养耐心,所以干脆一打二骂三上手。
懒得告诉宝贝正确的做法,所以直接说道:“你跟别人家的宝贝好好学学。”
懒得反省自己,所以会觉得:宝贝身上怎么这么多毛病?
所以,宝贝真的懒吗?
“我不会”,是因为我没兴趣
飞飞平常在学校很少跟小朋友一起玩,也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
有一次,班里举行了一场“狮王进行曲”音乐欣赏的活动。
其他宝贝都特别高兴地扮演者各种小动物,但飞飞却站在一旁无精打采的样子,也没有一起参与的想法。
老师想邀请他一起玩,他说了一句:“我不会。”
之后,在后面的活动中,他一直一个人坐在一边看着大家玩。
其实,飞飞这个宝贝很小的时候,性格也是非常好的,很爱跟别人打交道。
但后来飞飞的父母平时工作比较忙,很少跟他沟通。
有时候飞飞遇到不会的题目,想要问爸爸:“爸爸,这道题我不会,怎么做呀?”
爸爸却看着手头的工作,头都没抬一下,就烦躁地说道:
“不会做就别做了,爸爸要工作呢,你上一边去哈!”
宝贝很失落,从那之后,面对一切东西,他都提不起兴趣,只会说一句:“我不会。”
因为曾经在他最需要关心和鼓励的时候,换来的却是父母的冷漠和拒绝。
所以父母平时一定要懂得保护宝贝的脆弱的心灵,不要轻易的去破坏它。
多去关心宝贝的一举一动,让他真切的感受到父母的爱。
没事多陪陪宝贝,一起做做手工,参加活动。
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多多鼓励与肯定宝贝的表现,激发他的好奇心和兴趣。
那个时候想必,宝贝会抱着你对你说道:“谢谢你,爸爸,我很爱你。”
那一刻,应该是世间上最幸福的时刻了吧!
在宝贝的成长过程中,每一句的“我不会”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
希望每个父母都能用心的解读宝贝背后真正的想法。
因为宝贝真的很单纯,单纯到仅仅一个字都能轻易的伤害到他。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一起保护他们吧,让每个宝贝都能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长大。
那样,才是我们成为父母,真正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