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进入物权意识形成期的宝贝来说,他们对于自己的物品开始表现出很强烈的占有欲,他们希望没意见东西都完全归于自己所有,甚至会用激烈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所有权”,这也是宝贝成长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乐乐妈带宝贝去公园玩的时候,另外一个小朋友因为乐乐不给他玩自己的新滑板车就哭了,然后小朋友的妈妈就过来说道:“小朋友,能把滑板车跟我们分享一下吗?”这个时候,乐乐妈说道:“乐乐,你愿意把滑板车借给小朋友吗?”
乐乐:“我不愿意,这是我的。”
我:“嗯,那你就跟小朋友说,这个车是我的,我不想借给你。”
然后乐乐就去跟小朋友说道:“这个滑板车是我的,我不想给你玩。”之后那个小朋友的妈妈就很生气的抱着宝贝走了。
其实关于宝贝不同意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或者送给别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家长认为宝贝这样就是不懂分享,就会强迫宝贝做出分享的行为。而上文中乐乐妈的行为也会被认为是不对的。
其实简单来说,大人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如果说一个陌生人在公园中要求你把自己的新手机借给他玩一会,自己愿意吗?如果说别人想要一个自己很喜欢的物品,自己真的那么想给吗?
家长认为成人已经对物品的所有权有了明确的认知,所以能分清楚什么是分享、什么是赠与、什么是出借。其实在宝贝三岁之前,正是物权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宝贝被强制分享,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严重的后果:
1、宝贝可能会更自私
家长强迫宝贝分享自己所有的物品,会打破宝贝对于物品的“所有权”,他们会认为所谓分享就是抢走了自己的东西,会产生不安定感。
在宝贝心里会逐渐形成分享是痛苦的、是不快乐的这种思维,会逐渐的厌恶分享这件事,甚至会习惯性的去争夺各种物品的所有权以保证自己的权利,弥补缺失的安全感。
2、容易丧失自我
当家长在宝贝不愿意分享时,对宝贝进行语言要求或者直接把东西拿给别人时,宝贝会认为自己的愿望不被尊重,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长此以往,宝贝很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就是其他小朋友开心了,爸爸妈妈就开心了,那他们就会觉得我懂事了。
也就是说,在宝贝的心里会认为他人的需求胜过自己的需求。长期下去,宝贝会不断的压抑自己的感受,隐藏自己的意愿。这样的宝贝不仅容易形成懦弱、胆怯的性格,还容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丧失自我,无法捍卫自我的正当权利。
3、扰乱宝贝物权意识的形成
在很多育儿场景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家长或者成年人会去逗引宝贝,说这个东西是我的,甚至会去强行把宝贝的东西抢过来,有的宝贝会往回抢夺,有的宝贝甚至会哇哇大哭,然后家长还会说宝贝“你真小气”。
在宝贝三岁之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权认知,家长眼中的玩具也好、书本也好,哪怕是一个小瓶盖也好,在宝贝眼中可能都是最重要的东西。家长如果强迫宝贝把东西“分享”出去,只会扰乱宝贝物权意识的形成,不敢确认自己所有物品的权利。
4、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
我们可以发现,宝贝如果被强迫分享的时候,整个过程是不快乐的,对于宝贝的心理来说是压抑的,他们是由于自己无法反抗而交出了自己心爱的物品。慢慢的,他们会认为自己连心爱的东西都无法保护,而逐渐形成自卑的心态。
宝贝在成长过程中,安全感也是自信心的来源,而长期被要求分享的宝贝会不断的降低自身对的安全感,会认为家长没有捍卫自己的所有权,因此会不断丧失自信心,甚至会影响到成人之后的心理状态。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要及时发现宝贝是否进入了物权意识的关键期,包括语言方面,动作方面和情绪方面的表现。如:宝贝开始重复表示某一物品是我的,对于其他动自己东西的人表现出攻击行为等。
家长如果发现宝贝已经进入幼儿物权意识关键期,需要充分理解宝贝这一阶段的心理,帮助宝贝平静的度过:
1、及时引导,避免正面“较真”
宝贝进入到物权意识关键期后,家长必须意识到这是宝贝成长过程中的特殊时期,并不代表着宝贝就是自私的性格,如果家长总是想要给宝贝灌输分享的思想,反而会产生反作用。
家长引导宝贝尝试和其他宝贝或者其他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一起看书,还可以把自己的东西拿去给宝贝,让宝贝意识到分享不代表失去,而且分享是可以带来快乐、友情等正面情绪的。一旦发现发现出现抵触心理,就要及时停止。
2、禁止“逗宝贝”
有的家长会在宝贝不愿意分享时,说宝贝:“你真小气”,或者在宝贝把东西给自己时,说“我就是逗你,我才不要”、“你自己留着吧,我有更好的”之类的。
也许家长认为自己的语言并无恶意,但是宝贝会认为这是家长在拒绝自己的分享,这种分享行为则会带来疑惑和失望的情绪,宝贝无法感受到分享的快乐,也就不会对分享产生更大的兴趣。
3、带宝贝理清物品归属问题
在宝贝小的时候,还不能完全分清东西是我的还是其他人的,而且对于所谓共有物品没有很明确的认知,因此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会出现自己独自占有某个玩具的情况。比如家中有两个宝贝的,会两个宝贝争抢一个玩具。
因此家长应该告诉宝贝,什么东西是自己的,这个东西的所属权是谁,可以怎么样处置。而什么样的东西是共有的,所属权并不在自己这,所以应该和大家一起排队玩,而且不能自己长时间独自占有。
因此,家长在宝贝物权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应该尊重宝贝对于自我物品的“占有欲”和“保护权”,尊重宝贝对于自我物品归属问题上的意愿,清晰的意识到,如何培养宝贝正确的物权意识远比让宝贝学会盲目的“分享”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