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的孩子在吃奶时突然中断吮乳,表现烦躁不安,两手握拳,啼哭不停,面红耳赤或面色苍白。
2、不少家长对此茫然不解,束手无策。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婴儿吞气症。
具体分析:
1、这是由于婴儿在吮奶时吸入了大量的空气,吞下的空气聚集在胃下部,奶液则留在胃上部;
2、空气不能及时逸出,而进入小肠和大肠,使肠壁肌肉产生阵发性痉挛,引起腹部不适或剧烈腹痛。
正常婴幼儿,在刚出生的前2个月,吃奶通常很专注。饿了就哭,饱了就睡,体重快速增加。
但是,到了3个月之后,大部分婴儿开始不再一鼓作气地吃奶,而是吃吃停停,有时还唧唧咕咕发出声音。医学上称四五个月婴儿的这种暂时的厌奶状况为“生理性厌食期”。
具体分析:
1、它的特征是孩子正常发育,活力很好,只是奶量暂时减少,通常1个月左右就会自然恢复食欲。
2、这个阶段的婴儿虽然吃得少,大多仍能维持应有的生长发育,也没有证据显示会影响智能发展。所以,妈妈们不必担心。
有些年轻的家长认为,母乳喂养的婴儿不用喂水。于是,一直不给婴儿喝水。结果导致婴儿烦燥不安,经常哭闹。
具体分析:
1、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混合喂养或纯奶粉喂养,都要给婴儿补充水分。
2、婴儿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0 %~80 %,由于小儿体液代谢比较旺盛,常常会出现缺水现象;
3、有时小婴儿烦躁哭啼,不一定是因为饥饿,而是由于口渴。所以,在给婴儿喂奶间歇,还应经常喂水。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