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宝贝自杀,这句话父母别再说了!

明朝祝允明的《读书笔记》中有这么一句话,叫“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dTY中文字网

这和养育宝贝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养育宝贝的前提首先是观察自己、完善自己,谦卑地学习,而不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没有过错、不可以被指责的君主。 dTY中文字网

事实上,没有人不曾犯错,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反思。 dTY中文字网

1 dTY中文字网

曾经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直让我印象颇深。 dTY中文字网

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姑且称他为小A吧。 dTY中文字网

小A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玩得太疯,把家里的一串钥匙给弄丢了。于是,爸爸大发雷霆,把他痛骂一顿,并讲了一大堆道理。之后,他还要求小A必须在半小时内找到钥匙。 dTY中文字网

其实小A之前早就翻箱倒柜地找过很久了,再找当然还是找不到。于是,爸爸就让他在楼道里罚站。 dTY中文字网

漆黑的楼道,忽明忽暗的感应灯,让小A非常害怕,过了许久,最终还是邻居把他送回了家。 dTY中文字网

事情本也告一段落,然而戏剧性的是,几年之后,爸爸也把钥匙弄丢了。 dTY中文字网

爸爸随口对小A说道:“奇怪,钥匙怎么找不到了,儿子你明天去换个锁。” dTY中文字网

这样一个故事,说来似乎轻松,但却是出现在“父母对你伤害最大的事”的题目之下。也许那个父亲永远也不会意识到,不愿意和爸妈沟通的儿子,究竟是怎么把心门关上的。 dTY中文字网

dTY中文字网

2 dTY中文字网

“凭什么,他永远都是对的,而我做什么都不对。”这是很多青春期逆反的宝贝,会大声嘶喊的一句话。 dTY中文字网

而父母的回答往往是:“就凭我是你爸/妈”。 dTY中文字网

还有一个小段子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父母就是,讲得过你的时候和你“讲道理”,讲不过你的时候和你“讲伦理”。一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似乎成为了父母的“免罪金牌”。 dTY中文字网

而很多父母也坚信,当宝贝出现问题的时候,错的是宝贝,而他们自己并不需要反思和改正。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dTY中文字网

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则新闻。男孩小斯在参加完高考后,跳河自杀,在QQ空间里留下了数千字的“遗书”。 dTY中文字网

小斯在遗书中控诉了自己小时候经常遭到父亲的无端打骂,因为吃饭打嗝被打、因为夹菜姿势不对被打、因为考试得98分被打。 dTY中文字网

总之,父亲随心所欲的标准,也是他挨打的标准。 dTY中文字网

不仅如此,小斯的父亲会经常打击小斯的自尊,总是以自己的思维逻辑对小斯进行说教,而小斯对此的总结是“套路很老、套路不深”。 dTY中文字网

最终导致小斯决定自杀的导火索是,他随经营着一辆城乡中巴车线路的父亲一起售票时,小斯问父亲会不会给他发工资,再一次被父亲责骂。 dTY中文字网

于是,小斯的情绪彻底走向了崩溃,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dTY中文字网

我不知道当悲剧发生之后,小斯的父亲面对宝贝的遗书,能否意识到,在宝贝短暂的一生中,自己究竟给予了他怎样的痛苦和无助。 dTY中文字网

而宝贝最终选择了自杀,真的是因为自己的软弱逃避,还是因为这个家庭一步步把他推向了绝望? dTY中文字网

dTY中文字网

3 dTY中文字网

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回避自我否定”的本能。 dTY中文字网

人们通过这种本能,来确认自身的价值感。而自我价值感较低的人,这种本能会更加强烈。 dTY中文字网

这就昭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永远坚持自我正确的父母,可能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同样承受了不被认可、不被看见的痛苦。 dTY中文字网

这种自我价值的匮乏感,会使他在成年之后,仍如惊弓之鸟,需要在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中不断地捍卫自己。 dTY中文字网

然而这种固守“正确”,却让最亲密的亲子关系走向疏离,甚至陌路。 dTY中文字网

父母与宝贝,归根到底,不过是在时间长河中,能够携手同行一段的“有缘人”。 dTY中文字网

在生命的轮回面前,宝贝与父母是如此的平等,他不是因你而来,更不为你所有。 dTY中文字网

宝贝的到来,不是为了实现父母的理想,当父母以种种威胁的手段,强迫宝贝去走一条由他们规划的道路时,这种爱就成为了占有。 dTY中文字网

在前段时间央视推出的纪录片《镜子》中,不止一个出现叛逆行为的宝贝,哭诉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实施的密不透风的“控制”。 dTY中文字网

当宝贝辍学、早恋、沉迷网络游戏,甚至以暴力打骂父母时,父母会觉得非常奇怪,原本乖巧听话的宝贝,怎么会突然之间变成了这样。 dTY中文字网

但对于宝贝来说,他们都很清楚,这是自己长期压抑的情绪的集中爆发。 dTY中文字网

他们的父母往往是早年对宝贝缺少陪伴,没能够建立足够亲密的亲子关系,没能给予宝贝足够的心理营养,但却在成长期里对宝贝密切控制。这种对亲密关系的透支导致的亲子问题,或早或晚,都是一种必然。 dTY中文字网

dTY中文字网

4 dTY中文字网

父母,是人的一生中拥有时间最长的角色之一。 dTY中文字网

做好这个角色,需要我们的反思,也需要不断地和宝贝一起成长进步。 dTY中文字网

要给宝贝更高质量的爱,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dTY中文字网

平等的尊重,宝贝也是规则的监督者 dTY中文字网

前些天,我在表姐家见到了这样一幕。 dTY中文字网

小外甥因为淘气,被表姐打了一巴掌,小家伙哭得撕心裂肺的。表姐没好气地问:“怎么,还委屈你了啊?” dTY中文字网

小外甥倔强地仰着小脸,说道:“妈妈骗人,你说不许打人,你还打我!” dTY中文字网

表姐一下子就愣住了。 dTY中文字网

之后,表姐向小外甥道了歉,小外甥也火速地原谅了妈妈。 dTY中文字网

其次,与宝贝建立平等沟通的基础 dTY中文字网

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TY中文字网

只有父母以身作则,与宝贝执行同一套行为标准,才能成为宝贝的表率,让宝贝心悦诚服地遵守规则。 dTY中文字网

dTY中文字网

爱不越界,允许宝贝成为他自己 dTY中文字网

在很多家庭中,会出现一个典型的“倒错现象”,那就是“父母都在关心宝贝,而宝贝在关心家庭。” dTY中文字网

父母给宝贝划定了一条跑道,然后对宝贝的行为密切关注,容不得宝贝出一丝差错。而宝贝却在关注整个家庭安不安稳、幸不幸福。 dTY中文字网

我的一个好友小美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每次她和老公发生激烈争吵之后不久,女儿就会表现得特别乖巧懂事,小心翼翼地讨父母开心。 dTY中文字网

当宝贝被卷入到父母关系问题当中时,他本能地认为:“都是我的错”。 dTY中文字网

“划清心理边界”是每个家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dTY中文字网

宝贝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人生,不是为完成父母的理想而来。 dTY中文字网

父母的关系问题,不宜对着宝贝倾诉,更不能拉着宝贝站队,或者把压力传递到宝贝身上。 dTY中文字网

更不能认为宝贝小,就把宝贝当做出气筒、挡箭牌等,随意在宝贝身上发泄在外面积累的负面情绪。 dTY中文字网

爱的补足,给宝贝丰盈的内心世界 dTY中文字网

年幼时,父母与宝贝建立亲密关系,是宝贝一生心理营养的基础。 dTY中文字网

每个宝贝都需要感受到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接纳、足够的重视,获取安全感,得到赞扬与肯定,并把父母作为心中效仿的楷模。 dTY中文字网

正常来说,心理营养是父母需要在宝贝7岁之前,依照不同的年龄阶段给到宝贝的。但是如果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并不意味着父母就无所作为了。 dTY中文字网

缺少心理营养的宝贝,自始至终都在等着父母补上那些缺失的爱。 dTY中文字网

没有完成这些功课的父母,仍需要把宝贝当成那个幼小的婴孩,陪宝贝重走这一段心路历程。 dTY中文字网

对于宝贝来说,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是一生底气的由来。哪怕直面风雨,也有港湾可靠。 dTY中文字网

没有被父母肯定、认同过的宝贝,会在成年之后汲汲追寻,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dTY中文字网

而缺乏学习榜样的宝贝,更容易迷失人生的方向,缺少不断前行的动力。 dTY中文字网

补足宝贝的心理营养,无论何时开始,都不算晚。 dTY中文字网

dTY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