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男孩,两岁,要他做什么都好像没有长耳朵,急死我了。”“我怀疑我家宝贝有多动症,总是坐不住,爱四处跑,根本一刻都停不下来。”“我家那个小子,经常被老师批评,上课总是开小差,跟同学说话,是不是男孩天生注意力就差一些呢?”
……
关于男孩的这些“问题”,妈妈们掰着手指都数不完吧。
可你知道吗?有时真的是误解了我们的宝贝。
比如给宝贝读书,有一位妈妈跟我说他1岁的儿子每次读故事书都只能看几页,然后就要去玩其他的,或者看其他的地方,她就觉得宝贝的注意力不行。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爸妈,面对宝贝,就好像读一本永远都读不完的书,又像吟唱一首美丽的歌,又像面对朝阳,又像看不清的迷雾。
我记得当初第一次给儿子讲故事,还是他五六个月的时候,我轻轻地把他抱在怀里。
满怀期待的给他打开一本海洋动物绘本,封面的大鲸鱼似乎没有引起他的任何注意。
但是第一页海岸上的鲜花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在乡下生活的缘故,我常常抱着他去路旁看盛开的各种小花)
其他的一概不看,我当时有一点小惊讶。
而且他看了那一页之后也不再看其他,挣脱开去。
小小的宝贝只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感兴趣。
因为这样更有安全感呀,如同宝贝依恋母亲熟悉而温暖的怀抱一样。
而如今呢,四岁多的他可以一个人静静地翻看我讲过的故事书,能在房间待半个多小时呢。
这是给儿子准备的显微镜,看看微观的世界
刚开始,宝贝们迎接这个世界的方式总是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特别是男孩,跟女孩的乖巧比起来,更是让父母头疼。
顽皮好动,是个让人又好笑又好气的淘气包。
跟父母美好的期待相比,总是显得不足。
但是谁都希望自己的宝贝能够有好的专注力,因为这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
无法安静下来的宝贝,很难去适应社会的规矩和学校的教育。
有很多的宝贝,你要他写作业的时候,他就东张西望、坐立不安,或者在纸上乱画。
而你想将他的注意力拽回来,不停地重复道:“注意,认真一点,专心点啊!”
最后往往是父母失去了耐心,脾气上来了就吼。
但是当你为他读他最喜欢的书或者玩喜欢的玩具时,他会仔细地听。
有一个妈妈曾跟我说道:“家有男孩,4岁半,喜欢乐高,喜欢蹦蹦跳跳,也算乖吧,可就是讲故事的时候没有一刻可以坐着稳当的听,总是自己再旁边玩玩具或者滚来滚去的,我以前听过“让宝贝去玩,总有一天他会坐下来”的说法,可是我也坚持很长时间了可就是没用,我应该怎么办?他自己拼乐高的时候可以坐很长时间的。”
可以看到这个宝贝听故事的时候坐不住,喜欢做点自己的事。
但很多宝贝其实边玩着,也听进去了。
因为他们的耳朵在听,其他的行为都是一个习惯性地动作,并没有关注,他们还是在关注故事的本身。
当然,也有宝贝没有认真倾听,那就先停下来,等他安静下来再继续。
有的人会说静待花开,但是要记得,首先要有默默用心耕耘才有机会静待花开。
专注力是一种习惯,需要从小培养。
而更需要父母自己有好的注意力来关注并倾听宝贝。
一定要避开那些破坏宝贝专注力的行为。
请努力做一个不打搅宝贝的父母。
喜欢帮宝贝做好,是很多父母乐此不疲地在做的事。
好像只有宝贝的行为或者动作完全符合自己的想法,才能把心放回肚子,否则会一直提醒、纠错,甚至是责骂。
有时以关心宝贝的名义,在宝贝学习或者玩耍的时候,一会递水送水果,一会提醒离得太近,一会又指责宝贝做得不好,还在宝贝需要安静的时候打电话、大声说话,总之一直打扰宝贝,宝贝的耐心被消磨殆尽,哪还能专心致志。
我记得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我常陪他去公园玩捞鱼的游戏,那是一个非常需要专注地游戏,因为要手眼配合才能捞到。
每次去了那儿,就会见到各种指点宝贝的父母。
有一个妈妈让我印象深刻,那个小男孩也两岁多的样子,捞的时候,有时因为动作过大就溅起水花在手上,妈妈赶紧说停下,擦擦手,这水脏。
过了一会又说道:“为什么总捞不着,快去捞那条,这条,这条……快呀!”
情急之下还一把抓住宝贝的手去捞。
她没有看到宝贝那不舒服的表情,而只是按照自己理想的方法去帮助宝贝达成目标。
可是她忘记了,这不是工作,这是宝贝的时间。
快或者慢,捞得多或者少,都没有关系,宝贝没有去设定目标。
只是专心地去追着,玩着,快乐地享受这个过程。
每次这种时候,我都躲得远远的,做一个安静地守望者。
父母的打搅只会让宝贝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变得不知所措。
游戏玩的不爽是其次,长期这样的干扰,只会让宝贝的注意力被毁掉。
而有的宝贝变得惟命是从,失去主见。
请试着,这样去关注我们的男孩。
跟男孩说话的时候,请不要隔空喊话或者用吼骂的方式去沟通。
而可以走到宝贝的面前,蹲下来沟通。
用我们的专注换来宝贝的专注。
有时可以拉拉宝贝的手,或者拍拍肩膀,提醒他应该吃饭了,或者该写作业了。
当宝贝看到我们的眼神或者感受到我们手的力量时。
他们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我们这边,这时沟通起来就容易多了。
另外跟宝贝说话的时候,语句要尽量简短明确,不要故意长篇大论或者唠叨。
因为你说的太多,他们反而把自己的小耳朵给关闭了。
比如要宝贝收拾散落地上的玩具。
“你把玩具收了。”
“不收的话小心我打你屁股”
“还不动啊,是不是要我好好给你叨叨啊!”
扯破嗓子也不会管用吧,宝贝也许装作没听到。
不妨直接明确一点:“在五分钟内把地上的玩具放进那个橙色的盒子里吧,帮助小玩具们回家。”
当他们做好的时候,给予肯定。
让宝贝看到你对他正面行为的关注,能够让他更好地去专注于正面行为。
另外要记住不要一次给宝贝过多书籍和玩具。
我知道很多妈妈给宝贝阅读,囤了不少的好书,恨不得一下子都给宝贝。
可是这样的方法并不好,比如小小自然图书馆这套书,一共有40册,当然不要一次倒在宝贝的面前,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而建议每次给2-3本。
玩具更不能过多。有1-3种玩具就足够了,而且不能一次给宝贝太多,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玩具太多的时候,宝贝会一下子玩这个,一下子又摸摸那个,根本就无法在一个玩具身上停留足够长的时间。
还可以通过游戏训练宝贝的专注力。
我推荐手眼协调的动手游戏,比如好的积木,走迷宫,或者拼图,加强宝贝的选择性专注力与手眼协调能力。
还有一些有趣的亲子游戏:比如隔空声音辨物,我们让宝贝背对着,敲打物品,让宝贝听声音分辨物品,或者我们轻声说话,让宝贝根据我们的嘴唇和声音猜我们说了什么。
不要相信电子游戏为你提高宝贝的专注力,或者借助电子保姆帮你的宝贝安静下来。
很多东西其实不需要花钱,只是需要花时间。
比如带宝贝在大自然里多跑一跑,找找蚂蚁、蝉衣或者毛毛虫,都是很好的锻炼方法。
而父母的专注和陪伴应该是宝贝从小拥有好的专注力的法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