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神逻辑为什么会伤害到你的宝贝?逻辑高对宝贝有帮助吗?带着这样的神逻辑:觉得最有效的管教方法是用语言或者暴力吓住宝贝。仔细一想,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大人。
前几天在幼儿园外边遇到的一件事,让我一直没有忘记。
那天放学后,陪儿子在操场边上玩。
栏杆外边,一对漂亮的双胞胎小姐妹背着书包也回家了。
一个50多岁的妇人牵着其中的一个。
另一个宝贝呢!
看上去就调皮一些,在路旁的一棵树那蹲了下来。
好像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只见大人催促着,带着几分不满:“你每天都这个样子,回家的路上东玩西玩,还不快点。”
见宝贝没动。
她继续说道:“你这个样子我会告诉你妈妈的。不过你爸爸也说了,要把你送人,因为你太不乖。”
这时宝贝抬头看了她,对他的话感兴趣了。
“我前天早上亲耳听见你爸爸跟你妈妈说的,要把你送人。”
“不行,不行。”
“谁叫你不听我的话。”
“把妹妹送走吧。”她小心地说着,这个时候宝贝开始保护自己了。
“你妹妹听话,不会送,就送你。”
“不过你听我的话,也许就留下你。”
如果不是隔着栏杆听见这番对话。
我真的无法想象一个人大人竟然会这样来恐吓宝贝,好让宝贝听话。
什么样的宝贝最听话?
被你越吓胆子的宝贝应该算是其中的一种。
有一个妈妈曾给我留言说自己宝贝的胆子特别小,在家里都不敢一个人去厕所。
原来是家里的老人常常带宝贝时吓宝贝。
只要宝贝哭就说道:红毛怪来了,专门吃爱哭宝贝的心。
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给红毛怪当宝宝。
结果宝贝内心的安全感被破坏掉。
胆子变得越来越小。
请好好反思下吧,因为他们还是宝贝。
你也许是搬来一套无中生有的说辞或者一个玩笑。
但是宝贝会当真的。
还有一个是关于母子关系的神逻辑。
很多家庭是老人带宝贝,所以宝贝跟老人亲。
特别是老人把宝贝带回老家后。
当妈妈回家看宝贝,为了让宝贝少哭点,亲妈都不能陪着睡。
怕宝贝依恋妈妈,所以进行感情切割。
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有一个妈妈说自己请假回老家看自己的宝贝。
因为一年也只能看几次,路途太远,工作太忙。
然后回去的那几天。
宝贝刚开始见到妈妈还有点生涩。
但是没多久就黏上妈妈了。
还说晚上要跟妈妈睡。
这时奶奶就不高兴了。
说这样不行,等会你走了他又哭,咋办?
结果那天晚上母子俩就这么生硬地隔着。
她说一晚未眠,真想好好抱抱儿子。
真的不知道中间隔着什么?又害怕什么?
就怕宝贝哭,所以就这么硬生生地把母爱压制。
斩断亲子依恋吗?
宝贝对父母的依恋是自然而然的情感。
能陪一天就陪一天,能在他小的时候多抱抱,就多抱抱。
记得那时候小小鱼也跟奶奶回老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在每个周末都会回去。
我们都会想办法把小家伙哄到我们房间来。
给他讲故事,或者玩一个有意思的游戏。
一直把我们之间的依恋不断地联结、巩固。
这样宝贝的安全感才会满满的。
老人带宝贝特别需要顾及的地方就是:隔代的爱永远不能取代亲子之爱。
不要跟宝贝说宝贝爸妈的不好。
也不要因为害怕宝贝哭泣,而让宝贝失去跟母亲亲密的时光。
我说了算,谁说都没用。
有一个妈妈前段时间给我发邮件求助。
说儿子1岁1个月,年后老公非要让他上幼儿园。
她觉得儿子太小而且又是冬天,本来宝贝的体质不好。
一哭还会呕吐,也没准备好,她觉得要晚一点。
可是没有一个人听。
宝贝爸说了:“过了年必须上,谁说的也不算”。(有没有感觉像接到了圣旨一样)。
爸爸觉得宝贝胆子小,要去幼儿园早点锻炼一下(幼儿园什么时候成了练胆的地方了?)
婆婆也坚持要送,给自己儿子站队。(看来已经是统一战线,宝贝的事,我们娘俩做主)
在很多家庭里都有这个情况:拿自己过来人的经验来养宝贝的老人。
加上一个把自己当作权威、拍脑门做决定的爸爸。
对宝贝没有一个正确而清晰地认识,而按照自己划定的路线去。
比如宝贝几岁该干嘛,学什么?
都老子说了算。
管你能不能接受,管你身体能不能吃得消。
这样的家庭养大的宝贝,往往感受不到民主的空气。
容易养出奴性,或者养出空心病的宝贝。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论家庭教育》一书中提到,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有六个方面——
一是家庭;二是教师;
三是集体;四是自我教育;
五是书籍;六是社会环境。
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对宝贝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喜欢你宝贝才捉弄他呢!”
“捉弄”宝贝,是我们中国人一个有着悠久传统并且乐此不疲的乐子。
很多人会告诉你答案:“我喜欢你小孩才逗他呢,其他人我还不逗!”
记得儿子两岁多在奶奶家,我妈的一个朋友逗儿子,说“你妈妈不要你了吧,也没看到她带你啊。周末都不带你玩啊。”这句话说了好几遍。
当时我在厨房听到,心里很不舒服。
说句心里话,下次我还碰到谁对着我宝贝说这句话,不管她是谁,我一定要跟她好好理论一番,因为这句玩笑话的伤害力很大。
哪有妈妈不要自己宝贝的呢?
也许正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答案,所以觉得开开玩笑是没有关系的。
可是宝贝知道这个答案吗?
宝贝反而会相信,特别是几个人反复说。
“三人成虎、“曾子杀人”的故事里,说的人多了,大人都信。
何况一个宝贝,而当你那些捉弄宝贝的话被宝贝认可了,在宝贝心里产生的后果,估计你从来就没有想过。
宝贝会焦虑,甚至会讨厌妈妈,抵触妈妈,导致宝贝缺乏安全感,这样对宝贝成长的杀伤力很大,拜托你积一点口德,换种方式玩。
哪怕你只是对我的宝贝微笑一下,我内心就是欢喜的。
要知道,我们的宝贝们并不是什么玩物、动物或玩具,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人,是有灵魂的生命,需要被平等地对待和尊重。
而父母要注意,自己不要带着这种神逻辑,
也不要让这样的神逻辑伤害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