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宝贝,到处都是坑!父母可能一不小心,就踩进去了。你满心以为自己正在培养宝贝,但无意间的举动却已经把宝贝推向深渊!
这些小举动,无心也好,为了激励宝贝也罢,实实在在都在伤害宝贝,父母一定要看看!
别让你的无心之举,害了宝贝。
对宝贝说过的话,转眼就忘
“妈妈明天就跟你一起……”
“爸爸这个周末就带你去动物园。”
这些话有没有很耳熟?这样的约定或者奖励,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说出口就忘”。
有些父母觉得自己工作忙,事情多,忘了很正常,说不定宝贝自己都不记得了。还有的父母,就真的只是说说而已,骗过宝贝这一阵就好了。
其实,你随口一说,宝贝可能都记在心里,并且时刻都在努力达到目标,期待父母能兑现承诺。结果,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久而久之,宝贝也就不再相信父母,也不再被父母给出的奖励和目标所激励,做事消极,亲子关系变得疏远。
经常威胁、吓唬宝贝
宝贝经常会不听话,有一招百试百灵,那就是: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再哭,我就叫警察叔叔来把你抓走。
由于效果好,成本低,这招几乎成了对付宝贝不听话的灵丹妙药。然而这么做,宝贝确实听话了,同时也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孤僻。
于是,本能地害怕,本能地变乖去迎合讨好大人,换取不被送走。
长期被吓唬的宝贝,内心极其缺乏安全感,长大以后也更加容易感到孤独,会发展成两个极端:疯狂表现自己换取认可或者严重自闭,社交障碍。
比较宝贝
爸妈们聚在一起,最喜欢做的就是比较宝贝。
比赢了,满心的优越感,回家要求宝贝继续努力,随时为下一次比较做准备;比输了,满心的焦虑感,受苦的还是宝贝,苛责宝贝不够努力。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比较是不是公平?可能宝贝这次考试不小心多错了一题,比叔叔伯伯家的哥哥姐姐少了几分,难道就说明宝贝不努力,就是比别人差?
这样的比较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容易打击宝贝的自信心。严重的话,还会产生厌学情绪,跟父母的关系也会恶化!
所以,停止比较宝贝,要比就只跟自己比,既有意义也能激励宝贝!
要宝贝当众展示才艺
每逢过年过节,亲戚团聚,不少宝贝就会觉得噩梦来了。因为,爸爸妈妈肯定又该让自己给叔叔阿姨外公外婆表演了!
父母觉得宝贝有才艺,是好事,给亲戚朋友展示一下也无妨,既活跃气氛,也给自己长了脸。但你们有考虑过宝贝的感受吗?
有的宝贝可能本身就内向腼腆,不喜欢在人前展示。但是爸爸妈妈的要求又拒绝不了,只能违背自己的心意去做。慢慢的,宝贝满腔的怨气就会转移到所学的东西上,产生厌烦情绪。
宝贝厌烦所学的直接结果就是,他会为了逃避当众展示的尴尬而放弃这项学习。反而得不偿失,对宝贝的发展毫无益处!
老师找家长,一定是宝贝做错了
这是最伤害宝贝的行为,父母这么做,等于否认了宝贝的一切。
默认宝贝有错在先,老师一找家长,肯定就是宝贝犯错了;别人一找上门,不用说,宝贝一定闯祸了。
特别是脾气暴躁的家长,对方还没说呢,就立刻火冒三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教训宝贝一顿再说。宝贝要是为自己辩解,那肯定是撒谎,还得打!
如此一来,宝贝很容易因为委屈诉说无门,变得叛逆,渐渐就真的变得父母说的那样。父母和宝贝之间的信任度为0,那还谈什么教育?
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亲子之间亦是如此。
宝贝提出帮忙,父母直接拒绝
父母总是嚷嚷着宝贝不懂事,但等到宝贝主动要求帮忙时,又不由分说,直接拒绝。不给宝贝证明自己的机会,也伤害了宝贝的懂事。
家长可能觉得宝贝需要做的事就是好好学习,那就是给父母最大的帮忙了。而且,很多事情宝贝根本不会,帮忙也只是添乱而已。
而被拒绝的宝贝,会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差劲,不能给家人提供帮助。长此以往,就会发展成不自信,自我怀疑。
其实,宝贝提出帮助,就表明已经认识到父母的辛苦。
家长不要直接拒绝,如果真的存在危险,也应该跟宝贝说明,或者分配别的小任务,让宝贝通过做事证明自己。
每一个父母,培养宝贝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发现不对,立刻回头,教育这件事你会越来越得心应手。同样的,宝贝也会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