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总是被欺负,只知道哭不敢还手。她想去给宝贝讨个说法,又怕别人说她大人欺负小孩,让矛盾越闹越大,也担心自己总替宝贝出头,会让宝贝更懦弱。
可看到宝贝被欺负她又心疼,就把气都撒到了宝贝身上,骂宝贝没用,就知道哭,可越骂宝贝越胆小,让她又内疚又烦躁。
关于宝贝打架这事,当妈的我们每时每刻都能碰到。
就在上上周,我带橙子去上早教课,就碰到了这么一出。
有一个两岁的小宝宝抱着个皮球玩,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跑过来抢。
小宝宝不给,小男孩就一把把他推倒,抱着皮球就跑了。
虽然早教室铺着地垫,被推倒的小宝宝还是被摔得砰的一声,大哭起来。
小宝宝的妈妈赶紧把宝贝抱起来哄着,然后走过去拦住了那个小男孩,问他干嘛推小宝宝。
这时一个眼镜男走过来,一把拉开宝妈,问她:你干嘛?
看样子应该是小男孩的爸爸。
宝妈说你儿子把我宝贝推倒了。
眼镜男说,小宝贝打架嘛,不要紧的,又没什么大事。
宝妈一听就火了,大声说道:小宝贝打架?你看看你宝贝多大,我宝贝多大!
眼镜男声音也大了起来:你那么大声干嘛,吓着我儿子了,你个大人,跟宝贝计较,要不要脸!
宝妈被激怒了,一手抱着宝贝,一手指着眼镜男问:我怎么不要脸了?我儿子被你儿子推倒你不道歉,还说我不要脸,我现在报警,让你们赔医药费。
说着宝妈就掏出手机要报警,眼镜男去抢手机,两人就拉扯起来,那位宝妈怀里还抱着宝贝,吓得哇哇直哭。
周围人赶紧把他们拉开,一个宝妈抱过宝贝安抚着,早教中心的老师也赶过来,把他们带去了办公室。
而那个小男孩,自从爸爸来后就到一边玩去了,似乎这事跟自己压根没关系。
惹不起就一定躲得起吗
当父母看到自己宝贝被欺负,心疼冲上去保护很正常,可如果是自己的宝贝欺负别人宝贝呢?
我见过有父母完全是一副漠然的态度:这是宝贝间的事情,我们大人还是不要插手。
或者振振有词的说道:宝贝太调皮,我也没办法。
就像这位眼镜男,我不知道他平时是怎么教宝贝的,但从小男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以及蛮横的从小宝宝手里抢玩具的动作,可以断定,这位爸爸平时肯定没教过宝贝什么叫道歉,什么叫尊重。
平常我也会跟大家说,宝贝打架,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处理。
但我也说了: 如果宝贝之间只是轻微的碰撞、争抢玩具这类的正常矛盾,你完全可以放任不管,但如果涉及到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侮辱宝贝人格,或者是校园霸凌这种非正常行为,你一定要及时出手。
我们小区就有一个这样的宝贝,长得黑黑壮壮,比同龄的宝贝要大一圈,而且非常骄横,总是欺负其他宝贝。
他爸妈从来不管,有家长去找,他们当面呵斥宝贝几句就算完事,也从来没给大家道过歉。
因为是邻居,大家一开始都采取了躲避的方式,不让宝贝跟他玩,看到他过去就把自家宝贝带走。
可时间一长,这么躲着总不是事,于是就有家长在他欺负人家宝贝时给狠狠地揍了一顿。
他爸妈看见他挨揍,就冲上来跟人理论,还动过几次手。
直到有一天,他被一个比他更熊的宝贝从滑梯上一脚踹了下去,一条腿因此骨折。
宝贝的攻击性是天生的
我想,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采取正面阻止的方式,而不是为了情分躲避,或许就不会导致怨愤积累,宝贝的坏行为也许早就被遏制。
所以大人的姑息和纵容,有时候才是导致宝贝产生坏行为的根源。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就是宝贝天生有一种攻击的冲动,在婴儿期就已经具备。
其实说白了,这是人的原始本能。
就像动物一样,自己的地盘被侵占,一定会立即反击。
所以手脚敏感期的宝宝,总喜欢打人,就是这个原因。
而只有通过父母的正确引导,婴儿的这种原始本能才会逐渐理性,更人性化。
而且宝贝对于危险的认知本来就弱,你不告诉他,他可能会一把推倒挡在他前面的宝贝,不管后面是楼梯还是池塘。
也可能会从另一个摔倒的宝贝身上踩过去,或者是为了摆脱一个跟屁虫而把他单独扔在电梯里。
宝贝不知道危险,但做父母的我们要知道。
所以平时带柚子和橙子出去玩,我从来不会像有的父母那样让宝贝在一边玩,自己玩手机。
我会一直盯着他们,防止别的宝贝伤到他们,也防止他们伤到别的宝贝。
这样确实很累,但如果因为我的疏忽,给自己的宝贝或者别的宝贝造成某些伤害,会让我更愧疚。
与其在事后难受痛苦,不如在事前辛苦点,做好防范。
每个宝贝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宝贝受伤害。
做父母,就是要做好守望者的角色,不过度保护,也不能不闻不问。
教会宝贝说对不起
除此之外,我们一定要教会宝贝说对不起。
宝贝都会无意中犯下一些错,这无法避免,但真诚的向对方道个歉,这是最基本的礼貌。
道歉并不能弥补伤害,但起码会让对方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更是在教宝贝,犯了错,就应该承担责任。
有一次我们带柚子出去散步,小家伙兴奋的路上跑来跑去,尽管我已经在强烈制止,但还是撞到了一个小弟弟。
还好柚子爸反应快,一把抱住了那个宝贝,才避免了出大祸。
小男孩的父母过来检查了一下,没什么事,他们也很大度,说宝贝间碰碰撞撞的正常,没关系。
然后我就对柚子说你撞到了弟弟,应该给弟弟道个歉。
柚子当时也被吓住了,躲在爸爸后面就是不出来。
于是我和柚子爸代替柚子给小男孩道了歉,然后又买了个玩具给他,留下我的电话,让他们万一有什么事可以找我。
回家的路上柚子一声都不吭,我和柚子爸也没提这事,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回到家,洗完澡,我哄着柚子准备睡觉的时候,柚子突然抱着我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对不起。
我明白柚子也知道自己错了,也被吓坏了,所以才不敢说对不起,我也知道他的这声对不起,不仅是道歉,也是在告诉我,他以后不会这样。
不要当宝贝的帮凶
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是一位外国爸爸教女儿说对不起。
是不是很有爱,也要为这位爸爸的坚持点个赞。
其实当宝贝犯错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也很惶恐,很无助,很需要帮助。
如果这时候父母骂他一顿或者打一顿,反而会让宝贝产生愤恨心理。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慢慢引导,给宝贝一个认识错误的时间,宝贝不道歉,你可以替宝贝道歉,让宝贝看到你处理矛盾的方式,宝贝也就会慢慢学会改正自己的习惯。
最可怕的,则是放任和纵容,什么都不做,甚至是进行表扬。
例如有的父母看到自己宝贝欺负别人宝贝就会得意洋洋的说,你看我儿子多厉害,这样不怕以后被欺负。
当宝贝的坏行为有了父母撑腰,就会有恃无恐,变本加厉。
而父母,则会成为宝贝的帮凶。
或者,把宝贝送进一个无法拔足的深渊,或者,让别人替你狠狠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