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宝贝多久去一次博物馆?家长们会带自己的宝贝参观博物馆吗?作家肖复兴先生曾谈到:“每到假日,我一定要带儿子要去的是两个地方:一是图书馆;一是博物馆。“让宝贝进博物馆。起码有三个益处:一是开阔眼界;二是开启心智;三是有助于课上学习。”下面分享带宝贝参观博物馆的境界。
那么博物馆怎么玩呢?
嗯……也需要点技术!
以宝贝的兴趣为先
就拿上海来说,博物馆那么多,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你家宝贝都会喜欢,况且不同年龄段的宝贝他的兴趣点也不一样,以宝贝的兴趣为主导是重中之重!
0—2岁,宝贝还很懵懂,他可能更喜欢有着鲜艳颜色的东西,更喜欢绘本上看到过的小动物,美术馆、昆虫馆都可以带宝贝去看看。
3岁以上,随着宝贝生活阅历的丰富,知识面的扩展,他的求知欲、好奇心越来越强了,可以从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博物馆入手,比如自然博物馆、儿童博物馆、科技馆等,这些博物馆大多都设计了互动体验区,宝贝们可以直接动手触摸,动手去体验。
等宝贝再大一点,一些主题型的博物馆,比如汽车博物馆、玻璃博物馆,深海探索博物馆、眼镜博物馆等,能让宝贝更深入地去了解去体验。
总之,如果家长知道宝贝对哪方面的东西感兴趣,那就带他去哪种类型的博物馆,更得宝贝心!
事先做好功课
1、在决定去哪个博物馆之前,不妨先去它的官网看一下。了解一些基本信息:地理位置、门票价格、开放时间、展区概况等,对当天的出行先有一个初步的计划,有的博物馆可能是周一闭馆,或是平时只接受团体游客,家长们事先都要注意一下。另外,很多博物馆都开通了网上预约功能,既可以避免排队的痛苦,也能避免遇到限流,白跑一趟。
(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它的官网做得非常好——藏品信息完整又清晰,而且还有丰富的活动安排及预告,是进行亲子活动的好选择!)
2、对于大一些的宝贝,家长可以带领他们一同浏览博物馆官网,了解讯息。在网页上,宝贝可以事先知道博物馆有几个展区,展出些什么东西,可以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当天首先去参观。有些博物馆除了常规的展览外,还有些特别的活动,比如上海自然博物馆近期有“我为甲虫狂”、“小小博物家”、“珊瑚碉大揭秘”的活动课程,还有“逃出白垩纪”、“宇宙大爆炸”等剧场,这些精彩的活动不容错过,宝贝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并预约参加。
3、宝贝还可以事先准备好绘本、书籍、或者带着一些问题。比如宝贝在绘本中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昆虫,想去昆虫博物馆一看究竟,那么不妨带上绘本吧,一一对应着看,从书中“走”出来的昆虫,会让宝贝觉得更加有意思。比如最近宝贝对于玻璃很感兴趣,那么不妨带着几个小问题走进玻璃博物馆吧。
事先做功课的过程,不仅仅是让宝贝对博物馆产生兴趣,这个过程更是培养了宝贝决策能力、思考能力等。学习,从还没走进博物馆就已经开始了!
陪宝贝尽情去探索
家长们要记住,你不是“带”宝贝去博物馆而是“和”宝贝去博物馆,所以请跟着他们的节奏,陪宝贝尽情去探索吧。
家长的脚步要慢一些,从宝贝的角度去看看,他们看到了什么;家长们要弯下身子去听听,宝贝们在说些什么。也许他们看到的东西只是局部,但也不妨碍他们从局部认识世界。也许他们说得并不对,但也许更有想象力。
也有可能,你的宝贝来到博物馆就沉浸在某样东西中“不能自拔”,不妨让他们就多玩一会多“研究”一下,千万不要破坏宝贝的专注力,他可能正是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深度学习。
也有可能,你的宝贝根本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参观一个展品,只是走马观花,也没有关系。参观博物馆并不是要让宝贝把所有的东西都看到都记住,才不吃亏。参观博物馆首先是让宝贝去感受,第一次他可能没感觉,那是时机未到,以后还有机会呢。
学会开放式提问
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家长对宝贝适当的提问很重要。好的问题可以鼓励宝贝思考并且让亲子对话更加深入。这种好的问题,称之为开放式问题,可以让宝贝有话可说。
当宝贝十分关注某个事物时,家长可以问:“你观察到了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你为什么会对这个感兴趣?”针对具体的情境,家长可以问得再细致一些。
当我们向宝贝提问的时候,他们也会向我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宝贝的问题是我们发现他兴趣的最好契机,当发现宝贝的兴趣之后,我们要做的不是立刻告诉问题的答案,而是借此机会启发他的思考。很多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重要,真正有意义的是宝贝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找到自己的兴趣。
教育宝贝好时机
观展的全过程也是父母教育宝贝的好时机。在陪伴宝贝充分享受博物馆文化殿堂时,应教育宝贝注意观展礼仪。比如有些展厅要安静、有序地参观,不能随便乱跑,更不能吃零食。有些场馆有禁止拍照的标志,父母要严格执行。因为一些画作、古董等文物,闪光灯会加速它们的“衰老”。
增加一些仪式感
生活是要有仪式感的,尤其是越小年龄的宝贝,我们不仅可以购买一些跟展览相关的纪念币,玩偶,书籍,书签,我们甚至可以自己制作一份作品,在我们观展完成之后,这会大大的激发宝贝的成就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收获。
把博物馆学习带回家
参观完博物馆不是就完事了,要有个回顾,要留下点东西,尝试让宝贝把看到和学到的东西讲出来。对于宝贝来说,真正的学习发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而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
如果家长在博物馆中发现了宝贝感兴趣的东西,同样可以带着宝贝在生活中去寻找。比如宝贝对昆虫感兴趣,就带他去大自然中观察虫子,宝贝对汽车感兴趣,就带他去研究汽车。家长思考的深度会影响宝贝思考的深度,从一个兴趣点延伸出的学习机会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