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培养宝贝,是在为宝贝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只会读书的宝贝,在社会里很难吃得开,让宝贝多承担一点,多独立一点,懂得爱和付出,是我们能给宝贝最好的爱。
1、“你只管学习,别的不要管。”
小时候,我很羡慕邻居家的宝贝,明明两个人成绩都差不多,她写完作业之后就可以去院子里荡秋千,而我要帮奶奶分毛线,她吃完饭就可以去看电视,而我还要帮妈妈洗碗。只因为她爸妈这样对她说道:“你只管学习,别的什么都不要管!”
等到我们都大了,一起上了高中,问题就慢慢浮现了。
班级里组织活动,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她从来漠不关心,同学对她的示好,她从来不知道回报。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她是个自私的人。
她对此很痛苦,因为很多少时候,她也想多付出一点,可她不会,不会做暖心的事,不会说温情的话。
其实,这并不能怪她,是她父母一直让她只想着自己,不必对别人有任何回报,这种经年累月的暗示让她心里的一部分都蒙了尘,落了灰,对别人好的那种技能好像许久不上发条的玩具,彻底失去了动力。
2、惯子如杀子“你只管学习,别的都不要管”,说这句话的父母,其实是爱着自己的宝贝的,是想给自己的宝贝创造一个最好的学习环境。但这种爱,是狭隘的爱,宝贝的一生,除了学习成绩以外,性格、人品、习惯的养成都非常重要,“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管”的宝贝,很容易被养成瘸腿的兔子,在人生路上一瘸一拐,磕磕绊绊。
当你总是对宝贝说这句话时,除了让宝贝不通人情世故之外,你还犯了这样几个错:
特殊待遇如果你经常对宝贝说这句话,意味着你把宝贝放在了家庭的中心,一家人围着宝贝转,事事为先,处处照顾,这样的宝贝就会自感特殊,习惯于高高在上,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关心他人。宝贝长大后,无论是社交、家庭,还是工作中,面对困难时将会退缩,面对压力无法承担,因此形成的性格都将成为自己的人生障碍。
轻易满足宝贝要什么就给什么,为了让宝贝安心学习,满足宝贝其他方面的一切要求。这样的宝贝会变得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随意浪费的坏性格,更不用说会拥有什么吃苦耐劳的精神了。
每个家长都明白,赚钱不易,什么东西都不是轻易得来的,需要努力付出才能获取收获。而这样养大的宝贝会觉得一切都是应得的,对于别人的好意也丧失了感恩之心。
包办代替
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宝贝劳动,有的竟说道:“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宝贝劳动?”也有的说道:“叫‘小家伙’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宝贝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宝贝还不做任何家务事,宝贝总有一天会长大,我们总有一天会老去,不可能一辈子为宝贝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剥夺独立
什么事都不让宝贝去做,剥夺宝贝做事情的能力、面对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宝贝会养成依赖心理,不会与人沟通,性格孤僻,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当宝贝失去了独立性时,将来你会放心宝贝离开你远行吗?
3、独立、责任和爱有人总相信,宝贝小不需要为父母做什么,长大他们就懂了。这是错误的想法。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是需要培养和锻炼的,性格习惯品质的养成,一样是需要培养和锻炼的。
1、鼓励宝贝关心家人
刚会写字画画的宝贝给妈妈画一张卡片,那就是他所能做出的最好的关于爱的表达,不应该被忽视,而应当被褒奖。当宝贝主动给父母拿拖鞋、倒茶的时候,多鼓励他这样多,懂得关心孝顺父母,是懂得爱和付出的第一步。
2、鼓励宝贝参加家庭事务鼓励宝贝参与家庭事务,不仅仅是让宝贝学会做家务,也是让宝贝对家庭里发生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因为宝贝小就当做儿戏,现在的宝贝大多早熟,都很有看法和见地。适当地可以采纳宝贝的意见,让宝贝有荣誉感和成就感,对家庭有责任感、有担当,能分担。
3、鼓励宝贝多做决定
不要把宝贝锁在学习的小空间里,要让宝贝放眼看看外面广阔的天地。宝贝自己的事情,无伤大雅的,可以让宝贝自己做决定,这是培养宝贝独立自主面对问题的能力。
4、给宝贝最好的爱在生活中,我其实是个比较疼宝贝的人,但辰辰从幼儿园起,就会帮我从书架上拿书,帮我拎菜,他一贯自己背书包,自己收拾房间,哪一天我一个人在家,他还会老气横秋地嘱咐我“锁好门,不要随便给人开门”,他很为自己是一个小男子汉而自豪,能在父母面前做大人让他得到了强烈的荣誉感和存在感。宝贝需要知道父母爱自己,更需要知道父母也需要自己。这对宝贝而言,是双重重要的事情。
我们培养宝贝,是在为宝贝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只会读书的宝贝,在社会里很难吃得开,让宝贝多承担一点,多独立一点,懂得爱和付出,是我们能给宝贝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