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怕宝贝淘,宅在家里
老人年纪大了,跑不动。宝贝活泼好动,一跑出去玩,淘起来没头。为了防止宝贝淘,老人更喜欢把宝贝圈在家里。哄着他看看电视,玩玩玩具。
如此后果:
?宝贝长期跟着老人宅在家中,身体缺乏锻炼,体弱多病。
?没有足够光照,缺乏维生素D,影响长高。
?总待在家里缺少跟外人的接触,溺爱放纵,导致怕生、内向,长大后不懂与人交流和沟通。
二、怕宝贝哭,给零食满足
宝宝一哭闹,就妥协,只要你别哭,想吃什么都给你买,想要什么都满足。
如此后果:
?给宝贝吃垃圾零食,不但对健康无益,长期食用添加剂过多的食品还会影响宝贝的大脑发育。
?零食不受控制,宝贝吃饭没有胃口,到了餐点不肯正常吃饭。
?一旦宝贝发现“哭了就能吃到好吃的”,就会懂得以哭闹发脾气来要挟家长达到满足个人欲望,变得更加任性。
三、怕宝贝饿,追着喂饭
老人带宝贝,最常见的就是追着宝贝喂饭,生怕宝贝吃不饱,无论宝贝是不是好好吃饭了,最终总是以“来来来,再吃一口”结束。
如此后果:
?习惯于“喂饭”的宝贝,长大了独立性差、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宝贝进食过快,导致咀嚼功能不足,影响消化吸收。
?过量喂饭可能将宝贝的胃撑大,造成小儿肥胖。
?喂饭时宝贝老是“被打扰”,宝贝的专注力容易被破坏,上学后容易变得“注意力不集中”。
四、怕宝贝冷,穿的太多
老人有时候会以自己的冷暖感知来给宝贝穿衣服,总是希望宝贝多穿点衣服,害怕宝贝感冒发烧。
如此后果:
?小婴儿因为末梢血液循坏差,会出现手脚凉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不是因为他冷!
?穿得太多,一旦活动便会出汗不止,皮肤血管扩张,衣服还浸湿不即使擦干,反而更容易“着凉”感冒。
五、劝慰宝贝,责怪无辜
宝宝不小心磕在桌角上了。一边把宝贝抱在怀里,一边打一下小桌子,还不忘说“宝宝磕疼了吧,都怪这小桌子,看我打他”。
如此后果:
?宝贝摔倒的原因有很多,但一味责怪无辜的物体(地、桌子等)只会给宝贝传递一个非常错误的信息,让宝贝学会推卸责任。
?会让宝贝不善于自我总结和纠正,长大后容易变得自欺欺人。
六、说三道四,总唱红脸
很多老人带宝贝,会在宝贝面前说爸爸妈妈的坏话。像“我是想给你吃的,可是你妈妈不让,我给你吃了,你可不能告诉你妈妈”“爸爸让你自己走路,不让我抱你,爸爸回来你就说自己走的”,如此种种。
如此后果:
?宝贝会在老人面前没大没小,总是粘着老人。
?破坏妈妈的形象,不利于日后管教,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危害宝贝的心理健康,让他早早学会说谎。
?老人经常在宝贝面前说三道四,久而久之,宝贝学会了背后“损毁”别人,直接影响他日后为人处世的方式。
七、小心谨慎,诸多限制
宝宝这个不能动,宝宝那个不能拿,宝宝这个不可以,宝宝那个也不行。总是小心谨慎,诸多限制。
如此后果:
?宝贝常因好奇出现“破坏”、“捣乱”等看似有冒险性但却又有创新性的探究行为,老人若总急着阻止和评判,等于泯灭了宝贝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容易让宝贝变得胆小、羞怯。
?老人的误导,会让宝贝不善于自我总结和纠正,长大后容易变得自欺欺人。
八、不相信科学,迷信害人
宝贝发烧是因为宝贝被吓到了,喝点符水就好了!宝贝高烧不退,是家里的祖先们喜欢宝贝,给祖先们做场法事,宝贝就好了!
如此后果:
?迷信“偏方“,“符水”,最终耽误宝贝的治疗,加重病情。
? 若是做一些让宝贝无法接受的事情,还会危害宝贝的心理健康。
抚养宝贝,是父母的责任,老人并没有义务,只是老人心疼我们子女太辛苦。义无反顾的帮我们带宝贝,所以,希望以后多理解老人,无论老人带宝贝的方法是不是对,我们都应该用感激的心去对待。如果老人带宝贝的问题能通过沟通解决当然最好,如果老人无法认同你的观点,那么,最好还是自己亲自带宝贝,毕竟宝贝的教育不能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