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不满2周岁时,限制宝宝接触电子产品还是比较好办的,爸爸妈妈把手机一藏、电视一关,宝贝除了哼唧哭闹表示不满,也没什么招儿,家长给个玩具、转移下注意力,很快也就解决了。
但当宝贝逐渐长大时,家长就得开发新的“防御”手段了。
手机藏起来,宝贝会自己找;
电视关上,宝贝会自己开;
iPad设密码,宝贝只要看你输过一遍自己就能记住……
爸爸妈妈真是哭笑不得,这聪明劲儿用得不是地方啊……
就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宝贝摆脱电子产品的魔咒吗?
当然有!
提示家长注意:
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家长不要抱有“幻想”,要求小朋友通过自制力来约束自己是不现实的,家长应该通过增加户外活动、亲子游戏等方式,带给小朋友一个没有电子产品也不需要电子产品的新环境,从而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保护宝贝的眼睛。
现在正值初夏时节,气温舒适,空气清新,建议家长多带宝贝到公园等户外场所玩耍,不要总让宝贝待在室内。长期待在室内玩手机iPad,不但是对宝贝的视力有伤害,对其身体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利的。
有的家长会说,“我试过,但是宝贝宁愿待在家也不愿跟我出去,怎么办?”
谢斌羽医生解答道: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措辞和语气,不要让宝贝察觉“你是为了不让我玩iPad才带我出去的”。有些家长平时很少陪伴宝贝,突然对宝贝说“我带你去公园”,大一些的宝贝很可能不领情。
另外,对大宝贝来说,家长可以通过“你能陪我去”或“妈妈今天需要你帮忙”这样的话来吸引宝贝的注意,给宝贝主动权和更多的参与感,让宝贝觉得自己是被家长尊重的,而不是像物件一样任凭大人的摆布。
同时,在带宝贝参加户外活动时,家长一定要结合宝贝的兴趣出发,选择宝贝感兴趣的活动或者游戏,喜欢踢球的就去踢球,喜欢轮滑的就去轮滑,而不是以家长自己的兴趣作为选择,这样宝贝才能更好参与、乐在其中,也才能把电子产品忘掉。如果宝贝有关系较好的小伙伴,家长也可以相约外出,这样不仅能更好的“引诱”宝贝走出室内,也能通过友谊的力量更好激发宝贝的热情。
例如,四、五岁的男宝贝正是精力旺盛的社交敏感阶段,家长不妨约上其他同龄小朋友一起,带着宝贝们一起在户外踢足球、玩沙包、赛跑、打水仗等等,宝贝们也可以在这样的身体碰撞中学习社交和游戏的规则。
谢斌羽医生继续讲道:在保护宝贝视力、减少电子产品使用上,家长特别容易走极端,一说“可以用”就由着宝贝的性子、不加限制地让宝贝使用,一说“不能用”就恨不得把电子产品锁起来一丝一毫都不让宝贝接触,家长反复变化的这种态度很不好。
对2岁以上宝贝来说,家长更应引导宝贝养成良好的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可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宝贝的情况,帮助(注意,这里是“帮助”)宝贝选择适合其年龄的电子游戏或动画片等,以便控制宝贝每次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同时,宝贝使用手机iPad时,家长应陪在宝贝身边,而绝非塞给宝贝就不管了,杜绝把电子产品当做“安抚神器”。
如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就是电子信息化的时代,一味不让宝贝接触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的,家长除了帮助宝贝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之外,也不能忽视宝贝的眼睛和视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