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好几次黑名单的8种父母!再累也养不出听教的宝贝

经常会有父母说,我家宝贝不听教,不把我说的话当回事;也有父母说,我家宝贝在我面前很听话,但只是听不做;还有父母说,我家宝贝答应了不去做某事,结果却做得起劲……为什么有父母教育宝贝会“越教越难教”,基本是教育无力? rPR中文字网

不听教,到底怎么回事? rPR中文字网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那里一度让小孩听教的“独门秘诀”是往娃儿的饭碗里吐口水,说娃儿吃了谁的口水就会听谁教(提醒,这是陋习)。话说有一天,邻居老奶奶抱着自己的大胖孙子到我奶奶家,一个劲儿地夸自己的孙子听教,还不忘记夸自己英明神武。最后还问我奶奶:“你给你家胖妞吐了没?”幸亏我家老太太不信邪,说道:“老人的口水臭烘烘的,我看多亲小额头,宝贝才会更听教……” rPR中文字网

长大后这位跟农村老太们不合群的瘦小老太太叮嘱我:“你以后有小孩了,千万不能学他们让娃儿吃口水,你看人一顿不刷牙就会臭,该有多脏啊。想要宝贝听教、品性好,父母得做个好人……” rPR中文字网

rPR中文字网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Don Fontenelle认为,儿童的行为跟父母的行为密切相关,宝贝听不听教也在于此。泥坑里踩出脚印,便要看看脚长得怎样。 rPR中文字网

下面是常被国外儿童学家们批评的、上过好几次黑名单的8种父母,会让自己陷入“越教越难教”和教育无力的囧境,恐怕累死也养不出听教的宝贝了。看看你中招了吗? rPR中文字网

1、说一套做一套 rPR中文字网

小男孩不爱吃蔬菜。 rPR中文字网

妈妈在饭桌上教训:“你不吃蔬菜,就不能吃冰淇淋!”小男孩默不作声。 rPR中文字网

饭后一家人吃冰淇淋,小男孩眼巴巴地看着。 rPR中文字网

妈妈觉得内疚,便给了小男孩一根。 rPR中文字网

宝贝最终收获:说一套做一套,不把父母的批评当回事。 rPR中文字网

2、说大人不可能做的事 rPR中文字网

回家的路上,车里的宝贝嚷嚷说要到公园玩一会。 rPR中文字网

爸爸不答应,因为听到宝贝嚷嚷觉得心烦,便威胁:“你再嚷嚷我把你扔下车!” rPR中文字网

宝贝停了一会,没多久又开始嚷嚷。 rPR中文字网

宝贝最终收获:说一些不可能做的事,不相信父母的威胁。 rPR中文字网

3、错误与指责对不上号 rPR中文字网

一位小女孩在屋里踩单车,结果把茶几撞翻了。 rPR中文字网

妈妈:“看!你把茶几弄坏了,你再也不准踩单车了。” rPR中文字网

宝贝最终收获:批评别人往往错误与指责对不上号,自己被父母的指责伤害,并继续犯错误。 rPR中文字网

4、一会儿“不行”,一会儿“行” rPR中文字网

超市里,三岁的皮皮闹着要买一辆玩具摩托车,妈妈一口拒绝:“不行!” rPR中文字网

皮皮“扑通”一声躺地上打滚。 rPR中文字网

妈妈看了于心不忍说道:“好了好了,给你买!” rPR中文字网

宝贝最终收获:做事路径也是一会儿“不行”,一会儿“行”。肆意妄为,把父母的“不”不当回事。 rPR中文字网

rPR中文字网

5、不检查宝贝是否按大人要求做了某事 rPR中文字网

爸爸出门的时候,叮嘱儿子上幼儿园前要收拾客厅里的玩具。 rPR中文字网

儿子答应了。 rPR中文字网

但直至傍晚,玩具还凌乱地躺在客厅。儿子放学回来继续玩。 rPR中文字网

下班回到家的爸爸也忽视了客厅里的玩具,更没有问儿子是否已经收拾。 rPR中文字网

宝贝最终收获:下了指令不追踪结果。对人说了可以不做,做人可以言而无信。 rPR中文字网

6、爸爸与妈妈给宝贝定的规矩不一致 rPR中文字网

4岁的小胖被邻居小朋友打了,小胖回击把对方的牙齿都打掉了。 rPR中文字网

妈妈:“太暴力了,不要打架,打架不是好宝贝。” rPR中文字网

爸爸:“以牙还牙,人家打你一下,你要反击十下,把对方揍得下次不敢再欺负人。” rPR中文字网

宝贝一脸懵逼。 rPR中文字网

宝贝最终收获:价值观混乱,常用爸爸这根“矛”攻妈妈这块“盾”。未来不重视夫妻关系的和谐。 rPR中文字网

7、经常发出“虚”警告 rPR中文字网

晚上10点多了,妍妍还未肯睡。 rPR中文字网

妈妈:“再不睡觉,我可要打屁屁了!” rPR中文字网

宝贝慢吞吞地动身,一转头又玩起了其他玩具了。 rPR中文字网

宝贝最终收获:“爸妈总是来虚的,无需管”,用虚招对待他人。 rPR中文字网

8、大人对宝贝不良行为前后不一致 rPR中文字网

米子爱抢玩具,看到其他小朋友怀里一个粉红色的芭比娃娃,米子一把抢过就跑。妈妈惩罚米子站墙角。 rPR中文字网

第二天,米子看到有个小弟弟手里拿着玩具枪,她也一把抢过就跑,没多久便被对方家长拿回。这一次,妈妈没有惩罚。 rPR中文字网

第三天,米子继续抢…… rPR中文字网

宝贝最终收获:没有执行标准,该犯的错误还会再犯。自己未来的言行也会相互“打架”、矛盾不穷。 rPR中文字网

rPR中文字网

培根说,“知其所以然,才能知其然”。每个宝贝来到这个世上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在上面涂抹出了灵魂和性格。父母的言行,决定了宝贝的言行。 rPR中文字网

有一位怀孕的妇人问上帝:我怀孕十月,我日日喝雪白的牛奶,他未来会不会是个肤如白雪的宝贝? rPR中文字网

上帝说道:跟你一样。 rPR中文字网

妇人继续问:我日日阅读圣经给肚子里的宝贝听,他未来会不会是个聪慧的宝贝? rPR中文字网

上帝说道:跟你一样。 rPR中文字网

妇人顿悟,不再问。 rPR中文字网

父母教育宝贝,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的宝贝也会长成那样的人。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道:认识你自己。教育宝贝,从教育自己做起吧! rPR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