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童年的一种思维方式,会影响宝贝一辈子。美国教育协会曾经有过一项调查,发现全球父母最爱犯的一种育儿错误——以为爱就是教育,到底这些父母做了啥事?
故事1:
汤姆和约翰是两兄弟,哥哥汤姆9岁,弟弟约翰3岁。
有一天,两兄弟在客厅搭积木,哥哥搭得很快,一座座积木小房子瞬间搭成。弟弟在一旁也想搭自己的小房子,但每次积木垒到4,5块时就会倒塌。尝试了几次后,弟弟一怒之下,将积木全部踢飞。
坐在一旁的爸爸跑过来:“来,爸爸帮你!”然后帮小儿子垒了一座坚实的积木小房子。
第二天,两兄弟又搭积木,这一次,弟弟没有动手,而是站在旁边等爸爸。
故事2:
南南在上幼儿园中班那年学游泳,由于恐惧水,不敢憋气把头埋进水里,妈妈看着心疼,便让儿子穿上带浮力的泳衣。宝贝因为有泳衣的浮力,不用学憋气也能“游”。
两周后,一起学游泳的其他宝贝都已经学会了游泳,现在一年已经过去,南南还是需要穿着带浮力的泳衣。
这些父母的行为很普遍,也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的现状,以为爱就是教育,看似是爱宝贝,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宝贝带来了什么样的思维模式!
马丁.塞利格曼30年的研究结论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通过30多年对千百个儿童的研究,发现了父母的这类错误行为,以为爱就是教育——会给年幼的宝贝造成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机制。即当一个宝贝在事情上遇到困难或挫折,父母看似爱的帮助,会给宝贝传递一种会让宝贝觉得自己无能的信号——你不行,还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帮你吧。
由于大人的帮忙,困难就变成了宝贝面前难以逾越的鸿沟和高山,宝贝也因为不能战胜困难而难以建立成就感。最终便会让宝贝养成这种思维模式:遇到困难便放弃,没有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一位小学一年级老师,她曾跟我们一些家长说过一位叫小肥的宝贝的故事:
当上课铃声响了,老师发现小肥没在座位,班里一位小女孩说看见小肥小朋友在厕所哭。老师以为宝贝遇到什么事情,急匆匆往厕所赶。到了厕所,发现宝贝坐在地上,一只鞋子掉在一边。老师问宝贝是不是摔伤,宝贝摇头;又问宝贝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宝贝又摇头。最后宝贝委屈地说道:“我不能走路了,我的一只鞋子掉了,我要等妈妈来帮我穿才能走路……”
父母把6岁多的小肥变成了在一只小鞋子面前习得性无能的宝贝。
以为爱就是教育,会让学龄前儿童丢自信
习得性无助心理的背后,实际上是掌控行为的失败。而掌控行为,是学龄前儿童自信的关键。当一个宝贝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事情掌握在自己的控制内,并得到了预期理想的结果,这便是宝贝掌控行为的成功。当宝贝有较好的掌控行为和经历,那么这些宝贝在日后面对困难会毫不退缩。
一位12个月大的小婴儿扶着柜子、踮着脚尖把手伸向柜子上的假花。当她第一次踮着脚尖扯下一片叶子,小婴儿看着飘落的叶子咯咯笑,继而会第二次踮着脚尖伸向假花,扯下一片花瓣,飘落的花瓣会让小婴儿再次愉快地咯咯笑,小婴儿会第三次踮着脚尖……这便是掌控行为的成功,会促进宝贝一次又一次地做出挑战自己极限的行为。
以为爱就是教育,会让宝贝低自尊
当父母看到宝贝失败后的沮丧,会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帮宝贝后宝贝便会高兴。这是父母把宝贝获取自尊的前因后果颠倒了。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自尊的前提是感觉满意,并且表现满意。对于一个宝贝来说,自尊就是觉得自己不仅有能力享受努力后的成功,并且还能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未来挑战。而看到宝贝沮丧后给予帮助让宝贝高兴得到自尊的父母,实际上是先把自尊给宝贝,再希望宝贝努力战胜困难,父母这种做法反而会降低宝贝的自尊。因为宝贝不仅没有机会享受自己努力后成功的喜悦,也不能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结果便是习得性无助。
儿子在幼儿园小班时有个小玩伴。有一次,儿子拿杯子喝水,小玩伴看着我:“我能喝水吗?”我说“当然可以”。过了一会,小玩伴又问“阿姨,我能喝水吗?”我又说“当然可以”,但宝贝一动不动。我心想他可能不好意思,便说“自己倒水喝就行。”小男孩一副为难的样子:“我不能自己倒水,我妈妈说我会打坏杯子,所以我不能碰任何杯子……我不是个好宝贝!”
听到宝贝最后一句话,我有些震惊。
面对宝贝的挫折和失败,父母请把“爱”换成“教育”:
1)让宝贝对自己的失败有正确的认识
“你不能很好地搭积木,是因为年龄有些小,等你像哥哥那么大的时候,就能做得很好”,“你之所以摔坏水杯,是因为你跑得过快”,“你的小脚丫不能穿进鞋子,是因为你没有松鞋带”……让宝贝对自己的失败有客观而正确的认识。这些失败和挫折,并不是因为宝贝的品格问题导致,也不是永久性的不能改变的问题,让宝贝相信只要通过努力和尝试,或者等年龄稍大一些,便能很好地胜任一些现在总会失败的事情。让宝贝对自己仍旧有信心。
2)帮宝贝克服困难,获得成功喜悦
心理学家Susan Harter说,如果儿童能够通过积极行动达到目标,不仅能挽回他们的自尊,还能让他们摆脱曾经失败带来的阴影。这是摆脱习得性无助的重要方法。如果一个宝贝由于恐惧而总是在同一件事情上失败,一次次的失败会给宝贝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比如学习游泳,这时父母可能就需要提供帮助,比如陪伴宝贝练习,或者帮宝贝找专业的老师,又或者经常陪宝贝多接触水也能让宝贝降低对水的恐惧……当宝贝哪一天战胜了,他便会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自信。
古文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们可以爱宝贝,但不能把盲目的“爱”当成“教育”,需要考虑长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避免给予宝贝那些会导致习得性无助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