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后台收到一些妈妈的留言,抱怨宝贝不听话,怎么说都不管用,该怎么办?宝贝做事磨磨蹭蹭,对大人爱答不理怎么办?
对于这种情况,我不会告诉妈妈们要对宝贝耐心一点,反而会警告妈妈们,注意一下你的说话方式。因为如果妈妈的说话方式不对,那就算有再多的耐心,说再多的话,宝贝也听不进去。
所以,睿妈列举以下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几个场景,学学这些说话的小技巧,帮助妈妈们养出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宝贝。
01
不想上床睡觉
“你看看这都几点了?还不去睡觉!到底让我说几遍你才听啊?赶快去睡觉!”然后啪的一下把电视关了。
这样说话的后果:
宝贝表面上没做反抗,然后生着闷气倔哒倔哒地回房间去了。
如果按照下面这样说是不是会更好呢?
“还有10分钟就到睡觉时间了,你是想先洗漱还是先收拾一下书包?”
这样说的好处就是:给出宝贝两个选择,让他自己做决定,一来他会更愿意去实行自己的决定,二来也不会使宝贝产生被强迫的感觉。另外,给宝贝固定了一个睡觉时间,等形成生物钟以后,都不用你催,宝贝自己到点儿就会去睡觉了。
02
不爱搭理人
妈妈看宝贝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想问问他在干嘛,结果问了好几遍,宝贝都像没听见一样,没有一点响应。
“妈妈跟你说话呢,你是聋了还是哑巴了啊?倒是回个话啊。”
本来宝贝可能没什么事,就想自己静静地待一会儿,或者在学校里遇到了什么事,在想解决办法。可妈妈这样一说,宝贝心里能好受吗?
正确说法“宝贝,有什么我能帮到你的吗?如果你不想说就算了,不过妈妈很担心你。”
这样说的好处就是:不会给宝贝压力,让他能够在体会到妈妈的关心后,情绪得到舒缓,慢慢的自然就把心里想的说出来了,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记住,对宝贝说话时不要太强势,宝贝不是仇人。
03
用哭来达到目的
宝贝想再看会儿电视,再玩会儿游戏,妈妈不答应,他就一直哭,直到妈妈答应了。
“哭哭哭,就知道哭,除了哭你还能干什么?人家谁家宝贝像你这样啊,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宝贝。”
其实宝贝之所以会用哭来达到目的,一定是之前妈妈让他尝到了这方面的“甜头”。有时候,家长怕麻烦,一看到宝贝哭就缴械投降,索性答应宝贝的要求,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家长是省事了,却没有教会宝贝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让宝贝误以为哭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等将来宝贝走向社会,哪还有人像家长这样惯着他?
正确说法:当宝贝情绪不受控制的时候,妈妈最需要做的就是稳住宝贝的情绪,引导他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你先冷静一下好不好?我们一起商量一下该怎么办。现在,你可以告诉妈妈你是怎么想的,妈妈听你说。”
04
做事磨磨蹭蹭
当你们准备出门时,宝贝不是还没穿好衣服,就是忘拿东西了,总之,出个门得磨蹭个半小时才行。
“还在那磨蹭什么呢?就你这样的,干什么能行啊?赶紧的吧,快迟到了,听到没有!”
妈妈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给宝贝贴上了“磨蹭”的标签,这会让宝贝的自信心受到伤害,甚至宝贝还会故意和妈妈唱反调:“你不是说我磨,那我就磨给你看。”其实当你不停地催促宝贝时,在不经意间就已将宝贝的节奏给打乱了。而宝贝一被打乱节奏,各种“后遗症”也会接踵而来——易烦躁、耐性差等。
正确说法
“我们还有10分钟就要出门了,你是先穿好衣服,还是先去上趟厕所?”
给出宝贝有选择性的督促,提醒宝贝该做什么,有助于宝贝秩序感的形成。其实有时候宝贝根本没意识到他在磨蹭,因为他们的时间意识很淡薄,还以为自己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已。
以上只是生活中几个常见的例子,妈妈每天和宝贝说的话肯定不止这几句,睿妈只是希望你能从中领会到说话的奥秘,做一个会和宝贝说话的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