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反感逗宝贝,无论是恶意还是善意的!

请不要逗宝贝

亲友逗宝贝这事在中国发生的太稀松平常了,大多数家长都觉得亲友逗宝贝是出于喜欢宝贝,一般觉得别逗过分了就行。 GS1中文字网

我最恨这种中国式家长的戏弄了,这种戏弄实质上就是对宝贝的一种伤害。很多宝贝觉得最受伤害的事情,有些很二家长却觉得是个笑话。 GS1中文字网

GS1中文字网

这次清明节回去扫墓,中午吃饭时,就遇到这样一群混蛋家长,隔壁桌一共坐了五个大人和两个小孩,其中一个小孩大概有6岁,另一个也就3岁 GS1中文字网

饭桌上,一个男的端着白酒,逗3岁宝贝: “你尝尝,可好喝了。”3岁宝贝禁不住诱惑,猛地喝了一口,却被呛得直哭。那人却哈哈大笑。 GS1中文字网

宝贝他妈有点生气,抱着儿子一边哄着宝贝,一边埋怨那人,老公在一边不以为然对她:“小宝贝逗逗怎么了?你小时候没人逗过你吗?” GS1中文字网

老婆一脸不快,也没搭理老公,然后就径直抱着小孩从饭店走了。后来这几个男人还继续吃饭喝酒,全然没有把这个事当一回事。 GS1中文字网

我估计这老公回家肯定被老婆一顿训,好不了! GS1中文字网

这种逗宝贝绝对是恶意的,逗宝贝善意和恶意很好区分,大人把宝贝逗哭了,大人哈哈大笑就是恶意,别说你为了让宝贝开心,其实是为了让不怀好意的大人找乐子。 GS1中文字网

这种欺骗宝贝,让宝贝喝酒,大人觉得无伤大雅,但是宝贝的安全感被破坏,让宝贝陷入恐惧中。小孩被骗了,爸爸还不帮他。 GS1中文字网

这位爸爸应该好好反省一下,是你的面子重要,还是宝贝的安全感重要。你在宝贝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全因为这件事而荡然无存。 GS1中文字网

以后宝贝真的害怕和你包括你这些朋友一起了。 GS1中文字网

GS1中文字网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一件事来,这事挺久了,在五彩城里的,一群妈妈在外婆家(饭店名)排号等着吃饭,其中一个妈妈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宝贝,这宝贝在吃一个五颜六色的棒棒糖。 GS1中文字网

边上一个中年妇女似乎是这个妈妈的闺蜜,闲着无聊,开始逗宝贝说道:“彤彤,这棒棒糖好吃吗?”,宝贝回答:“好吃”。“给干妈尝尝好吗?”,宝贝就把棒棒糖给了她。 GS1中文字网

这妇女还真咬了一口。然后还给了宝贝。过了不一会儿,这女人又开始逗宝贝,又找宝贝要糖,这次宝贝说什么也不给了。女人点着宝贝脑门说道:“彤彤真抠门,小气鬼”。 GS1中文字网

宝贝其实也挺聪明。嘟着小嘴说道:”阿姨真馋,我不给你吃“,这女人更过分了,作势要抢宝贝的棒棒糖,宝贝吓得连忙跑到妈妈身后躲起来了。 GS1中文字网

这时候本来我以为宝贝妈妈会中间打圆场,说一下她的闺蜜,别这么逗宝贝,没想到这个妈妈大脑也不十分好用,竟然说起了自己的宝贝。 GS1中文字网

妈妈说道:”彤彤,干妈爱吃你的糖就要给她,别这么小气,要大方一点“。妈妈反过头和那女人说道:”彤彤平时胆小,不懂事,别在意“ GS1中文字网

看到这种情况,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这么短短几分钟,宝贝就被贴上了”胆小,抠门“的标签。 GS1中文字网

现在育儿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给宝贝贴标签,这妈妈就在不经意间给宝贝贴了两个标签! GS1中文字网

这件事里最坏的就是那中年妇女,她哪里是在逗宝贝,分明就是把宝贝当成玩意耍呢! GS1中文字网

经常有家长问我宝贝性格怯懦,胆小,不爱分享怎么解决?其实就如同这个事件里面的彤彤,本来一个很爱分享的宝贝,就因为这件小事以后也变胆小不爱分享了。 GS1中文字网

宝贝所以胆小都是父母的教育的错,宝贝这样性格的形成基本上都和大人有关,有些父母在不经意间就伤害了宝贝。 GS1中文字网

打着喜欢和爱的旗号逗宝贝,其实是在恶毒的伤害宝贝。没有宝贝可以对这种被欺骗、被戏弄的经历,一笑而过。不尊重宝贝的感受,忽略宝贝的内心,这才不是真的爱宝贝。 GS1中文字网

逗来逗去,宝贝的天真在捉弄中殆尽,多了恐惧、不安、无助、怀疑,宝贝在负面情绪里挣扎。 GS1中文字网

逗宝贝从来都不是为了让宝贝哭。真的逗宝贝玩,是带宝贝走进快乐,传递给宝贝积极的能量, GS1中文字网

这是“逗乐”。而拿宝贝的安全感来捉弄宝贝,看宝贝出丑,不过是无聊的大人最低级的“有趣”。 GS1中文字网

很多大人就是这么无聊,因为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上一代作弄,取乐,现在又来祸害下一代。 GS1中文字网

所以恳请各位负责任的妈妈,请对这种表面是”逗宝贝“实际是”害宝贝“的行为说不! GS1中文字网

我们有义务保护自己的宝贝,宝贝心灵需要每个亲人的呵护! GS1中文字网